舌尖上的守护(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舌尖上的守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舌尖上的守护(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舌尖上的守护

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各地践行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山里的野生菌,护得好、卖得俏;海里的水产品,养得好、种类多;田里的稻与虾,同生长、产出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人们的食物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是树立大食物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

唱“林草戏”、念“山海经”、打“科技牌”,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都能产出舌尖上的食物。各地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食物供给更多元,居民餐桌越来越精彩。

顺应消费需求,林下产业做大做强

凉拌沙松尖、苜蓿花炒蛋、蕨菜炖土鸡……一桌丰盛的菜肴,食材取自附近的山林。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小哨社区村民曹福华开办了一家农家乐,“到6月份,游客就能吃上菌子餐了!”他口中的菌子,是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等云南产出的野生菌。

小哨社区拥有1.5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72.8%。茂密的森林孕育了丰富的林下资源,野生菌就是其中之一。干巴菌,是小哨社区盛产的野生菌里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

为更好发挥干巴菌的经济价值,当地推出“包山拾菌”的集体经济运营模式,将出产野生菌的林地资源按照野生菌产量,以分片竞包的方式,承包给村民统一管理、采摘、销售。“包山拾菌”有效增加了菌源,有利于保障野生菌品质。“社区参与承包的有50多户,去年平均每人分红收益近4000元。”小哨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李海彬说。

“包山拾菌”对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帮助。曹福华承包了一片菌山,占地700多亩,他经常到山上为林地浇水,增加林子湿度。“只有好林子才能长出好菌子,保护森林就是保护干巴菌,守护生态就是守住钱袋子。”曹福华说。

去年,曹福华承包的林子收获了400多公斤干巴菌。除了销售到市场,菌子也是自家农家乐餐桌上的主角。“7月份就有游客进山采菌子,采完直接在农家乐加工,一天要接待十几桌客人。”

今年,老曹还在林子里养了几十只鸡鸭。“鸡鸭吃杂草、吃害虫,粪便能肥土,让林子长得更好。”老曹计划,下一步再散养些牛羊,集养殖、采摘为一体,充分利用好林下资源。

“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是天然的大粮库。”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说,森林中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种子、果实或叶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向森林要食物的潜力巨大。目前,全国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年产值超9000亿元。

今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及林下采集加工等,引导加工企业向林下种植养殖集中区延伸。到2025年,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总面积达6.5亿亩,林下经济总产值稳定在1万亿元以上,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达800个。

政策配套给力,大海变成“蓝色粮仓”

从山林大川到江河湖海,拓展食物来源,眼光还要放得更远些。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选择更加多样,水产品作为第三大食物蛋白质来源,成为居民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多的鲍鱼、海参、螃蟹等海洋水产品,丰富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渔船从岸边开出5海里左右,轰鸣的马达声安静下来。官文生穿上潜水服,背上30多斤重的氧气瓶,跃入海中。作为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一家海产品公司的潜水员,官文生此行要潜到20米深的海底采捕海参。

“上午出海,下午海参、海胆、海螺等各种海鲜就能发往市场。”官文生说,一个氧气瓶能支撑25分钟左右的水下活动,一次能采上100多斤海鲜。

舟楫为马,耕海牧渔,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调查显示,海洋中可供食用的鱼、虾、贝、藻及其他动物不下几千种;在全世界水产品中,有85%以上产于海洋。

靠海吃海,如何耕好“海上良田”?近年来,长海县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以发展建设现代海洋牧场为契机,全力打造海上“蓝色粮仓”。自2016年以来,长海县获批10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为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力支撑。

政策给力,项目支持,长海县兴国金茂海产品有限公司加大投资力度,向海洋投入更多真金白银。公司总经理王立新介绍,目前,1万亩海洋牧场海域内累计投放了6000多块人工鱼礁和50万立方米的石料礁。

“海底的人工鱼礁是各种海洋生物栖息的‘房子’,吸引各种藻类、鱼虾蟹聚集。”王立新说,“海洋牧场加快建设,水下各类生物明显增多了。”

“海洋牧场基础设施为海洋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繁殖、栖息场所。近年来,在长海县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内,海洋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主要经济品种产量提高20%以上。”长海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任强说。

科技赋能产出,稻田套养一田多收

“现在是小龙虾上市的季节,我们的标准化虾稻田每天至少要产100斤小龙虾。”在湖北省潜江市龙居湾虾稻共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史翠珍一边从水中提溜出捕虾网一边说。

在潜江的标准化虾稻田里,各种设施设备各显身手,成为农民的好帮手。在虾稻田边,史翠珍找到一个冒出头的水管,抽取最上面的一节,田里的水便往里面灌了进去,从田埂外的另一个出口流入水渠。“这些水管一节一节地埋在沟里,是用来控制水位的。”史翠珍说,水的深浅影响小龙虾繁衍速度和个头大小,这样的设计,既能精确控制虾稻田的水位,又能将水田里多余的水排出去,方便种植水稻。

潜江市建设标准化虾稻田是从2011年开始的。在那之前,养殖小龙虾大多是人放天养,挣钱的农户并不多。

如何改变这个局面,让农田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优质的食物?当地积极探索虾稻田的建设。沿着田埂挖出深一米左右的环形虾沟,种水稻时将农田水位降低,幼苗期和个头小的小龙虾就会跑到深水区的虾沟生长;待秧苗长结实了,再提高农田水位,沟里的小龙虾自然又跑回稻田,实现种植养虾两不误。为鼓励创新,市里还为改造水田的农户提供每亩40元的补助,标准化虾稻田建设加速推进。目前,潜江市共建成虾稻共作基地85万亩,其中高标准万亩基地13个、千亩基地70个。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实施虾稻共作,每亩可年产水稻1500斤左右、小龙虾400斤左右,纯收入超过3000元。”潜江市龙虾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挺介绍,为保证小龙虾的成活率,潜江市为标准化虾稻田装上了更先进的设备。

“现在的虾稻田里,水质、水温、溶氧量等设备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到合作社的后台中心,如有异常,技术人员会立即到田里解决问题。”刘挺说。

稻渔综合种养带动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大量适销对路的生态优质水产品。据了解,我国稻虾种养主产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十三五”末,稻虾种养面积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1892万亩、206.23万吨,分别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和水产品产量的49.22%、63.38%。(记者 常 钦 叶传增 胡婧怡 吴 君)

来源: 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