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信证券,王蔚祺)

深耕铁锂十余载,伴随行业高速成长

公司是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领军者

德方纳米自成立之初就重点布局纳米材料领域,目前已成长为磷酸铁锂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1 月,同年 12 月就完成了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铝、纳米碳纤维、纳米碳微球等纳米材料的研发。2008 年公司成功开发出纳米磷酸铁锂,并于 2009 年通过国家 863 计划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纳米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工作,产品相继获得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客户认可。根据高工锂电数据统计,2018 年至2020 年,公司在磷酸铁锂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 29%、27%和 25%,位居行业前列。2021 年磷酸铁锂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因产能有限市占率下降到 20%。

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目前第一大股东为联合创始人以及前董事长吉学文,持有公司 17.49%的股份。公司由吉学文、孔令涌、王允实联合创立。原董事长吉学文曾在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担任科研参谋,曾独立开发多种气敏传感器,纳米材料应用研究造诣深厚。现董事长兼总经理孔令涌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曾多次主持科技部、工信部项目。公司原董事兼技术顾问王允实曾任中科院金属所助理研究员,拥有丰富的材料研发和产业经验。2022 年4 月14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吉学文、孔令涌、赵旭、WANG JOSEPH YUANZHENG、WANGCHEN的《一致行动协议》到期解除且不再续签。目前公司由原五名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1)

公司聚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跟随行业快速发展

受益于我国新能源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2017-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8.55亿元增加至 33.74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54.27%。2017-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 0.93 亿元增加至 8.01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71.41%。2022Q1 公司实现营收 33.74 亿元,同比增长 562%;实现归母净利润7.62 亿元,同比增长1403%。回顾公司历史财务业绩,只有 2020 年出现明显的下降,该年份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 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导致市场需求低迷,磷酸铁锂价格降幅明显,下半年才有所恢复,产品售价同比大幅下行。同时导致2020 年公司产能利用率显著下滑、新建产能投产延迟,造成公司盈利能力承压。2020 年公司毛利率为10.36%,同比下降 10.9pct。2020 年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快速走高,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增加,磷酸铁锂正极产品价格进入持续上升通道。2021 年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在原材料价格走高的行业背景下,公司所特有的低成本液相法工艺优势凸显,盈利能力快速提升。2021 年公司毛利率为28.85%,同比提升18.49pct。

2021 年之前,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含两部分:1)纳米磷酸铁锂;2)碳纳米管导电浆料。2021 年公司磷酸铁锂业务营收为 48.10 亿元,同比增长430%,营收占比达到 99.60%。2021 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实现营收0.19 亿元,同比下降43%。2021 年 3 月公司为进一步聚焦主业,将碳纳米管相关业务剥离出售给曲靖飞墨。2021 年以来公司先后投资建设 44 万吨新型磷酸盐项目以及4.5 万吨的补锂剂产线,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2)

公司持续奉行大客户战略,产品销售以国内为主。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为 97.3%,近三年占比持续维持在 90%以上。公司目前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赣锋电池等国内客户展开密切合作,海外客户处于商业洽谈阶段。2021年公司对国内客户营收为 48.36 亿元,占总营收的99.9%。

财务分析:费用率稳中有降,周转能力有所改善

近年来,公司期间费用率维持稳中有降态势。2019-2021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由12.57%下降至 8.53%。

管理费用方面,公司管理费用率由 2019 年的 4.36%降低至2021 年的3.66%,主要系营收基数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合理优化,提升管理效率所致。销售费用方面,公司持续绑定大客户、产品供不应求,节省大量市场开拓费用;同时会计准则变动运输费计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率由2019 年的2.51%下降至2021 年的 0.66%。研发费用方面,公司新产品开发保持快节奏,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9-2021 年研发费用率稳定在 4.5%左右。财务费用方面,公司财务费用率由 2019 年的 1.03%下降至 2021 年的 0.83%,相对处于稳定状态。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3)

SWOT 分析:独特工艺打造核心壁垒

公司战略: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坚持“务实、高效、拼搏”的企业精神,紧抓市场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新增产能的建设。在业务布局方面,纳米磷酸铁锂主业不断扩张产能,并布局补锂剂和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开拓新增长点。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以液相法工艺为基础,不断探索新型锂源、新型材料制备工艺,推动产品降本增益。在客户方面,公司持续奉行大客户原则,深入绑定下游头部电池企业享受其高速扩张带来的红利。

SWOT 分析:公司竞争优势在于核心技术,公司首创行业内领先的液相法,构建技术和成本领先壁垒,率先研发新型磷酸盐体系,也可以获取技术红利;同时公司与大客户合作紧密。公司的竞争劣势为正极材料品类相对单一,以及资金实力相对薄弱。行业发展机遇方面,我国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促进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正极需求高速增长,同时储能行业快速崛起将带动新的需求。市场挑战主要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潜在的技术颠覆风险。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4)

动力与储能双轮驱动,磷酸铁锂市场快速增长

磷酸铁锂具有成本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的优势

正极材料决定锂电性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是核心考量。为了满足锂电池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正极材料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1)为电池充放电提供锂源;2)提供更高的电极电位保障输出电压高;3)电压平台稳定保障输出电位平稳;4)正极材料的电化当量小,保障较高能量密度;5)锂离子在材料中扩散系数高,保障高功率密度;6)可逆性好保障电池循环性能;7)较高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8)化学稳定性好、资源丰富、制备成本低。

根据不同的技术路线,常见的正极材料可以分为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NCM)、镍钴铝酸锂(NCA)等。而电动汽车中常用的正极体系主要是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与三元材料相比,磷酸铁锂的优势在于: 1)循环寿命长:磷酸铁锂的橄榄石型结构稳定性更高,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电芯的循环寿命在 3,000 次以上,三元材料电池单体电芯的循环寿命在1,500 次以上,磷酸铁锂材料的循环性能具有明显的优势。 2)安全性能高:磷酸铁锂结构中的磷氧化学键稳固,分解难度大,即使在高温或过充状态下电极材料也不会发生崩塌或形成强氧化性物质。一般来说磷酸铁锂在700-800℃左右才会发生分解,而三元材料在 200℃左右就会分解并释放氧气。3)成本低:三元材料往往需要镍钴等金属原料,这类原料国内储量小,主要依赖进口,因而三元材料生产成本高。而磷酸铁锂本身原材料国内较为丰富且无需添加贵金属,生产制造成本低。

需求端:补贴退坡 技术进步促进动力领域铁锂需求回暖,储能市场快速发展

电动汽车市场中磷酸铁锂占比在逐步回升。2021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54.5GWh,同比增长 143%;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为74.3GWh,同比增长9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 79.8GWh,同比增长 227%。2021 年国内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装机量占总装机量比重为 51.7%,较 2020 年提升 13.3pct。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5)

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中占比提升主要得益于:

1)补贴退坡后,动力电池追求降低拉动高性价比磷酸铁锂的需求。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较 2018 年同比下滑 50-70%,此后逐年下降。我们预计补贴将于2022年底彻底退出,随着各种金属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动力电池企业和下游整车企业对于成本敏感度大大提升,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材料再获市场关注。

2)宁德时代 CTP、比亚迪刀片电池等结构优化技术提升了铁锂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弥补材料本身的不足。宁德时代 CTP 技术将电芯直接集成为电池包,省去了中间的模组环节,能够减少电池中 40%左右的零部件,进而使得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 10-15%。其推出的 CTP3.0 更是在相同尺寸下电量能够比4680 系统提升13%。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阵列方式将电芯排列在一起,省略掉模组环节,使得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低的不足有望得到一定弥补。

3)企业对磷酸铁锂电池接受度提升。电池企业方面,比亚迪长期坚持磷酸铁锂路线,宁德时代在 2021 年 4 月也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磷酸铁锂电池的投入。整车企业方面,特斯拉在 2021 年 10 月宣布标配版车型全系搭配磷酸铁锂电池,现代也在 2021 年宣布将开始研发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此外,福特、雷诺等国际车企也表示要扩大磷酸铁锂电池使用范围。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6)

国内市场 2022-2023 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有望继续超过50%,海外市场,伴随海外特斯拉等车企对磷酸铁锂接受度提升,渗透率将快速提高。展望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磷酸铁锂占比有望接近 40%,磷酸铁锂有望与三元材料长期并存。

储能市场高速崛起助推磷酸铁锂持续高景气。海外市场来看,美国各州具有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ITC 补贴政策拓展至新能源与储能混合项目提升经济性,同时市场化的电力体系也为储能市场化提供基础。欧洲户用储能由于居民电价高企,而具备良好经济性,同时在表前市场各国政府也相继推出政策逐步取消充电和供电的双重征税,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 国内市场而言,2020-2021 年绝大多数省份都提出储能产业的积极支持政策,发改委也给予储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国内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商业机制不断完善,持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基于上述行业趋势,我们对市场需求做出如下假设:1)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 2220 万辆以上,对应动力电池需求突破1300GWh;2)2025 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中磷酸铁锂市占率达到 50%,海外动力电池市场中磷酸铁锂市占率达到 20%;3)2025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市场有望超过340GWh,其中国内市场基本均为磷酸铁锂电池,海外市场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达到35%。我们测算得到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将达到 177 万吨,2021-2025 年均复合增速达到46%。(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7)

供给端:企业大幅扩张供需得到缓解,头部份额持续提升

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在磷酸铁锂市场稳固。2021 年湖南裕能市占率达到22%位居第一,德方纳米因产能瓶颈市占率达到 20%,排名降至第二位。2021 年磷酸铁锂市场 CR2 达到 42%,同比提升 4pct。其他企业在 2021 年市场份额均下降至10%以下。

头部企业产能高速扩张,短期供需紧张情况得到缓解,长期看磷酸铁锂环节产能持续充裕。目前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加速扩产,二者在2025 年规划磷酸盐系产能均已突破 70 万吨。在电池厂扩张之外,部分化工企业也切入到磷酸铁锂领域中,川发龙蟒、龙佰集团、山东丰元等相继投资建设 10 万吨级以上产能。我们预计在厂商大幅扩张下,2022 年磷酸铁锂供应紧张状态将得到充分缓解,2023 年后产能呈现持续过剩状态。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8)

技术铸就产品优势,绑定大客户协同发展

技术及上游布局助力成本优势

德方纳米是行业内唯一使用液相法量产制备磷酸铁锂的企业。液相法是在制备过程中将原材料形成均匀溶液,并依托其自身化学能实现纳米化,原材料充分混合并且烧结无需超高温度,具备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公司首创自热蒸发液相法,采用硝酸铁、碳酸锂、磷酸一铵作为原料。而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磷酸铁、碳酸锂、磷酸为原料的固相制备路线。

自热蒸发液相法带来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为:

1)能耗低:在前驱体制备环节,液相法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可以依托自身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来进行溶液干燥,无需固相法的高温球磨,降低能源消耗。在烧结环节,液相法烧结温度一般在 650-680℃,显著低于固相法的700-730℃。根据可比较年份数据,2018 年德方纳米单吨正极电耗在6484kWh,低于湖南裕能(6560kWh)、湖北万润(8817kWh)。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9)

2) 原料品质兼容性高:液相法制备过程中原材料可以充分混合,即使存在一定的杂质也可以通过过滤等方式进行除杂,因而可以使用品质较低的工业级碳酸锂。而固相法则主要需要使用电池级碳酸锂和准电池级碳酸锂作为原料。工业级碳酸锂一般比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低 5%左右,液相法对原料品质兼容性高能够协助其降低原料成本。根据可比较的年份数据,德方纳米 2020 年锂源采购成本为3.15万元/吨,湖南裕能为 3.29 万元/吨、湖北万润为 3.28 万元/吨。

德方纳米积极推进上游布局促进成本优化:

1) 生产过程回收硝酸自制硝酸铁:德方纳米所需要铁源硝酸铁主要通过外购铁块和硝酸进行自制。硝酸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氮氧化物可以还原成稀硝酸,进而能够与外购浓硝酸混合使用,实现重复利用。公司自制铁源以及部分环节原料重复利用能够提高原料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2) 德方纳米关联企业布局电池回收业务:德方纳米董事长孔令涌控股的曲靖华祥成立于 2019 年,主要从事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业务,主营产品包括锂铁磷溶液、石墨、铝屑等。曲靖华祥现有 0.5 万吨电池回收线,同时还有1.5 万吨回收产线将于 2022 年建成。曲靖华祥制得的锂铁磷溶液可直接用于磷酸铁锂合成当中,2021 年德方纳米已经向其采购部分锂产品,未来二者有望加深合作进而实现德方纳米原料成本下行。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10)

德方纳米积极布局磷酸锂新技术,未来锂源成本有望实现进一步优化。2018年以来公司先后在盐湖卤水制备磷酸锂、锂磷铝石制备磷酸锂、粗制磷酸锂制备磷酸铁锂等方面进行大量专利布局。新技术有望推动原料成本进一步优化:1)磷酸锂制备可采用较低成本的锂磷铝石或者盐湖卤水,且无需添加纯碱等,使得磷酸锂较碳酸锂等具有成本优势;2)相较碳酸锂,磷酸锂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所需的锂源和磷源,能够减少公司磷源耗量;3)公司布局盐湖制锂和矿石提锂技术,未来有望通过部分自制锂源等方式优化成本。

液相法产品性能优势显著

液相法使得原料均匀混合,制成品性能优异。液相法制备过程中各原料溶解在溶剂中实现原子级混合,均一性好、稳定性高,同时烧结温度低使得材料团聚情况减少。横向对比各竞争企业,德方纳米制得的磷酸铁锂产品粒径更小,分布更加均匀,产品的一致性和循环寿命上具有显著优势。

公司深入绑定头部电池企业,客户结构优质

公司持续奉行大客户战略,与动力电池环节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深入合作。磷酸铁锂认证周期一般有 1-2 年,先发企业具有显著客户优势。公司 2009 年就与比亚迪展开合作,此后在 2014 和2016 年先后进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供应链。2021 年公司前五名客户营收占总营收的97%,占比持续维持高位。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11)

公司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合作持续深化,有望伴随大客户放量实现快速发展。

2019 年公司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曲靖麟铁,投资建设2 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该项目已于 2020 年投产。2021 年公司又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8 万吨基地,该项目预计在 2022 年底投产。2019-2021 年公司对宁德时代出货约1.60/2.08/6.40万吨,估计分别占宁德时代需求的 60/60/43%,稳居较高水平。2021 年公司因产能瓶颈出货占比有所下降。2021 年公司与亿纬锂能合资建立德枋亿纬建设年产10万吨项目,该基地预计在 2022

公司未来产能高速扩张,把握全球电动化机遇。宁德时代2021 年度产能达到170GWh,根据其规划 2025 年产能将突破 670GWh,2021-2025 年均复合增速将突破40%。亿纬锂能 2021 年底产能超 40GWh,根据其规划2025 年产能将突破250GWh,2021-2025 年均复合增速将突破 55%。在客户产能高速扩张下,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建设把握发展机遇。2021 年底公司磷酸铁锂名义产能达到15.5 万吨,而随着公司合资产能的落成投产,2022 年磷酸铁锂产能将突破33 万吨;另有44 万吨新型磷酸盐将在 2023-2024 年集中投产,2025 年公司总磷酸盐系产能将接近80万吨。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12)

布局磷酸锰铁锂与补锂剂,助力公司高速增长

磷酸锰铁锂:低成本高电压,正极发展新方向

磷酸锰铁锂(LMFP)是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添加锰元素而获得新型正极材料,也可视为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锂的稳定均一固溶体。铁和锰可以以任意比互溶形成固溶体,因而在磷酸铁锂中添加锰元素,一方面可以提高材料体系的电压、弥补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低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规避磷酸锰锂是绝缘体的缺陷。

磷酸锰铁锂与磷酸铁锂比优势在于:1)理论比容量均为170mAh/g。2)能量密度高:磷酸铁锂电压平台一般在 3.4V 左右,磷酸锰铁锂在掺杂锰后电压平台提升至3.8-4.1V,理论能量密度高出磷酸铁锂 10-20%。3)低温性能优:磷酸铁锂低温性能差,-20℃下容量保持率在 60-70%;而磷酸锰铁锂在-20℃下容量保持率能够达到 75%左右。

磷酸锰铁锂与三元材料比优势在于:1)性价比高:磷酸锰铁锂能量密度能够与三元 5 系材料接近,并且价格优势明显。2020 年力泰锂能磷酸锰铁锂售价为6万元/吨,而 2020 年三元 523/622/811 均价为 11.9/13.1/17.9 万元/吨,磷酸锰铁锂价格优势明显。2)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磷酸锰铁锂橄榄石型结构稳定性优于层状结构的三元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材料体系安全性高。此外,磷酸锰铁锂循环寿命可达 2000 周以上,明显优于三元材料。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13)

产业化初期磷酸锰铁锂相较磷酸铁锂成本略高,但考虑规模化后及全电池体系其仍具备成本优势。我们假设磷酸铁锂/LMFP/三元5 系单吨售价为4.6/6.0/14.0万元;磷酸铁锂/LMFP/三元 5 系/三元 5 系掺杂 20%的LMFP/三元5 系掺杂80%的LMFP 比容量分别为 140/140/165/150/160mAh/g,电压为3.4/3.8/4.2/3.9/4.0V。我们测算得到单 Wh 电池对应磷酸铁锂/LMFP/三元 5 系/三元5 系掺杂20%的LMFP/三元 5 系掺杂 80%的 LMFP 正极成本分别为 0.10/0.11/0.22/0.13/0.21 元,LMFP较磷酸铁锂成本增加 10%。未来在产业成熟后,磷酸锰铁锂成本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此外,若考虑使用磷酸锰铁锂后,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带动的单Wh 结构件、其他材料用量减少,磷酸锰铁锂电池甚至会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具性价比。

磷酸锰铁锂目前主要应用于二轮车领域,未来将向电动车领域逐步渗透。在电动汽车市场,主流正极企业和电池企业多已完成磷酸锰铁锂相关专利积累。未来,磷酸锰铁锂有望实现对磷酸铁锂以及三元 5 系等低端市场份额的快速替代;同时其还可以与三元材料混用优化正极体系安全性和成本。在二轮车市场,天能股份已经推出了磷酸锰铁锂电池应用于小牛电动二轮车中;星恒电源也推出了磷酸锰铁锂和锰酸锂复合材料电池,循环寿命超 3000 次且兼具优异低温性能。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14)

德方纳米超前布局磷酸锰铁锂,产能扩张持续加码。德方纳米是在磷酸锰铁锂领域专利布局最多的正极企业之一,其产品已送样下游企业取得高度认可。公司2021 年投资的 11 万吨新型磷酸盐项目预计在 2022 年底建成投产。此外公司2022年初还规划了新的 33 万吨新型磷酸盐项目预计在2024 年投产。公司有望成为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磷酸锰铁锂的企业,充分受益技术优势带来的红利。

补锂剂:抢先实现产业化,打造成长第二曲线

补锂剂能够优化电池首圈效率和循环寿命。负极表面在形成SEI 膜过程中,会不可逆消耗一定量的正极活性锂,进而造成首圈效率低、循环寿命差等问题。补锂剂实际上就是对电极材料进行预锂化,通过补充首圈循环过程中的锂损耗,来提升首圈效率和寿命。根据研一新材料数据,补锂剂能够使得电池的循环性能提升30%以上。

根据所作用电极的差异,补锂可分为正极补锂和负极补锂。负极补锂多使用锂粉、锂箔等产品。负极补锂虽然作用更加直接且性能改善更明显,但是由于金属锂活性高使用难度大、锂粉难溶于粘结剂等问题,使得其量产存在较大困难。正极补锂多使用富锂化合物和二元锂化合物等产品。正极补锂剂可以直接在合浆过程中添加,操作简单且无需对现有电池体系进行改善,因而有望实现快速量产。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15)

补锂剂未来将伴随新材料体系和应用场景得到广泛应用:1)硅基负极:硅基材料比容量显著高于石墨,将成为下一代主流负极材料。而硅基材料存在首圈效率低(硅材料一般 60-70%,石墨在 90%以上)的问题,补锂剂能够显著提升其首圈效率并改善其循环寿命,推进硅材料产业化进程,例如上汽智己搭载的宁德时代掺硅补锂方案,蔚来固态电池的无机预锂化碳硅负极体系。2)磷酸锰铁锂:LMFP相较磷酸铁锂存在首圈效率低、循环寿命较差的不足,补锂剂能够显著改善其性能。3)储能场景:储能电池往往需要具备成本低、循环寿命长的特点,添加补锂剂后将进一步优化体系循环寿命。

德方纳米具有补锂剂专利布局,产能即将落地。德方纳米2021 年投资新建2.5万吨补锂剂项目,预计在 2023 年投产;2022 年公司又新建2 万吨项目,总规划达到 4.5 万吨。公司补锂剂产品已经送样下游客户,提前布局产能有望享受行业高增长红利。(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工厂(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16)

盈利预测

假设前提

1、磷酸铁锂业务

销量:公司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合资的工厂将于2022 年陆续建成投产,之后公司暂无公告的磷酸铁锂扩产计划。基于公司投产进度,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磷酸铁锂销量分别为 21/32/28 万吨。

营收:在原料碳酸锂价格持续走高下,2022 年磷酸铁锂价格仍有望同比提升。未来几年伴随锂盐供应上量,磷酸铁锂价格有望稳中有落。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磷酸铁锂业务营收分别为 207/253/155 亿元。

毛利率:2022 年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位给公司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压力,未来伴随原料价格回落,售价基数变小推动毛利率提高。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磷酸铁锂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9/17/19%。

2、新型磷酸盐业务

销量:公司 11 万吨新型磷酸盐项目预计在 2022 年底建成投产,33 万吨项目预计将于 2023 年底到 2024 年建成。基于公司投产进度,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新型磷酸盐销量分别为 0.5/5.0/18.0 万吨。

营收:在新金属元素添加到正极体系以及技术难度加成的背景下,新型磷酸盐产品预计将具有比磷酸铁锂更高的价格。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新型磷酸盐业务营收分别为 5/44/110 亿元。

毛利率:公司新型磷酸盐产品较磷酸铁锂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且推出速度领先同行业绝大多数企业,预计将有更加优异的盈利能力。但考虑到新产品产能爬坡以及固定资产摊销等因素,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新型磷酸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2/15/20%。

3、补锂剂业务

销量:公司 2.5 万吨补锂剂项目预计于 2023 年开始投产,2 万吨项目预计在2023年底投产。基于公司投产进度,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补锂剂销量分别为1.0/2.5 万吨。

营收:公司补锂剂铁酸锂所需耗费锂原料较多,原材料成本较高,再加之加工费等产品单价高。我们预计 2023-2024 年公司补锂剂业务营收分别为50/100亿元。

毛利率:公司补锂剂产品性能优异且是行业率先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之一,具有一定的技术溢价。我们预计 2023-2024 年公司补锂剂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6/19%。

综上所述,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214/347/365 亿元,同比增长341/63/5%,毛利率分别为 19.0%/16.6%/19.1%,毛利分别为40.6/57.7/69.8亿元,同比增长 191/42/2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