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祭文哪篇好(那些共通的情感)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书文章中,有一类文章叫祭文。它是生者对死者一种缅怀文章,一般在逝者落葬后由作者当众读出,而后烧给死者。目前这样的形式现在已经少见了,但作为死者的儿女在死者落葬后哭着诉说对死者的不舍的形式却依旧存在。

今天,我想说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的三篇祭文,个人认为算是不同题材上的翘楚。

第一篇的作者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韩愈三十六岁的时候,某日接到家书,信中写到自己的侄儿韩老成(即十二郎)因病过世,韩愈悲不自禁,写下了这篇《祭十二郎文》。

中外祭文哪篇好(那些共通的情感)(1)

韩愈(历史课本)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与其侄十二郎年岁相仿,虽是叔侄,却似朋友。自幼便相守,历尽患难,感情深厚。在成年后,韩愈因做官而四处漂泊,其后与十二郎在十多年时间内,只见过三次面,相处也不过一年多点的时间。正当自己官运开始好转,可与侄儿有更多相聚之时时,却传来了十二郎病逝的消息。

当此时,韩愈悲从中来,小时候的事情如电影一般回放。在祭文之中韩愈以平和的语调追忆儿时的欢乐和艰难。成年后自己因官途而四海漂泊,无法兼顾亲情、友情,只能靠往日书信中只言片语慰藉相思。文章中的絮絮叨叨、反反复复的对死讯的质疑和确认,将自己矛盾、不解、痛悔淋漓表现。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虽是时隔千年,依旧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凄苦和孤单。同时,时至今日,我依旧记得文中的语句,附上,以表哀情。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中外祭文哪篇好(那些共通的情感)(2)

墓前祭奠

第二篇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篇作品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苏轼的《寒食帖》被称之为“天下三大行书”。因《兰亭序》为后人临摹,故而有人将此篇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说到这篇作品,必须要交代一下创作的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长达八年的战乱,让大唐由盛转衰,人口锐减。颜真卿的哥哥和侄子在这样的一场战乱中为保卫国家而被叛军无情地杀害。过了一年,人们才在废墟之中找到他侄子的头。颜真卿正是面对这他侄子的头颅,怀着悲愤的心情一笔合成写下这篇祭文。

在祭文之中,作者交代了祭拜的时间和逝者的生平,文字平顺连贯,以兰花、玉石之美比喻侄儿的品德。但就是这样美好的事物却在战乱之中因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书写此段时在语句上斟酌再三,在书写上涂涂改改,再也不管字体是否工整、字形是否妥帖,一切由心而来由笔而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叛臣痛恨,对侄儿的痛惜,对自己未能救济的百身莫赎的痛心。文稿似乐曲一般,完全随着情感由低声吟唱到高声怒喝再到悲鸣不已,唯有此方可将心中郁积一吐为快。

中外祭文哪篇好(那些共通的情感)(3)

祭侄文稿(局部)

中外祭文哪篇好(那些共通的情感)(4)

祭侄文稿(局部)

第三篇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苏东坡担任密州知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怅然若失之间,爱妻王弗已离世十年。从少年成名到科举高中,从神仙眷侣到形单影只。人的命运实在是难以捉摸。这就是苏轼的前半生。

公元1056年,苏轼与王弗成亲,一个19、一个16,正是人生最美的时间点,彼此相遇,爱情甜蜜。婚后两人也是夫唱妇随,朝堂和家事上王弗都会进行发表一定的意见,这些意见让苏轼受益匪浅,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中外祭文哪篇好(那些共通的情感)(5)

苏轼王弗(影视剧形象)

然而,老天爷似乎不愿世上有这样的美满之人,所以在苏轼30岁时,妻子王弗黯然离世。

次年,父亲苏洵离世,按制守孝三年,期满后回京任职。但此时朝堂却已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曾今欣赏他的帝王已然离世,他的师长朋友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多数遭到贬黜。偌大个京城,可以说心里话的人实在太少了。

36岁时,因反对变法之事,多受压制,郁郁不得志。遂请调杭州担任通盘,建有苏堤。

39岁,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担任知州。很不巧调任过去时,密州因为旱灾而引发了蝗灾,于是一到地方就是抗蝗救民,直到次年民生情况才有所缓解。

刚刚过完元宵佳节,想到去年元宵节还是在富庶的江南,今年却在这荒凉破败的密州,而且朝廷上现在还是王安石当道,回京当官遥遥无期,可以说是工作和生活均不如意。突然在镜中发现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

晚上做梦正好梦见了自己的妻子王弗,于是内心的感伤无以复加。披衣起,写下这篇文章。

中外祭文哪篇好(那些共通的情感)(6)

网友手书

人的一生,总是被情感包围,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是最基础的情感;同时,不同阶段的经历,会让你欢乐、悲苦、怨恨和无奈。

当然,不是什么样事情你都会经历,但人是存在同理心的,因而在千百年后,当我们读起这些文章依旧感怀不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