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有什么说法(端午吃了娘家粽)
大家好,我是星哥说农,今天去集市买猪肉,不经意看见街边有小贩开始售卖粽子了,突然想起马上又到了端午节,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关于端午节也是一我国一个重大的节日,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喷雄黄、挂艾草等,祈福辟邪,关于端午节的禁忌也比较多,民间有句俗语“端午吃了娘家粽,一个亲人也不剩”,怎么听起来这么恐怖?有道理吗?
关于端午,还有“重五”、“重午”等称呼,“端”就是开头的意思,而端午节有夏节、浴兰节、女儿节、五蛋节等很多叫法,它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便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也有说是纪念伍子胥、曹蛾等说法,但也有人认为五月初五是恶日,《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古人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们全家去了岳母家过节,小孩的舅妈同岳母正在用芦苇叶包粽子,有红枣、猪肉馅的,蒸煮后,小孩的妈想拿一个给小孩尝尝,还未等她拿到粽子,就被小孩的舅妈阻止住,“姐,今天这个你不能吃,我们老家那流行说出门的女儿回娘家,是不能吃娘家端午节的粽子,不然娘家人就会倒大霉。”而且还说前几年她们村里就因为这样的事情导致娘家人养的鸡全死的事,说的绘声绘色,既然有这些讲究,只得作罢,看来星哥今年必须提前去了。
在古代,端午节是除了春节,是第二个女儿可以回娘家的日子,古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别人家的人,所以忌讳出嫁的女儿在不合时宜的节日回娘家,如正月初一不能回娘家、大年三十不过夜、不要在娘家坐月子等等,都是对出嫁的女儿一些约束,其实这都是要让女儿对娘家“心凉”,不要再想在娘家的好,要死心塌地的在夫家生活,相夫教子,努力构建自己的新家。
其实,母女同心,哪有出嫁的女儿不想回娘家的呢?这句俗语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节来临之前,应该提前拜望爹娘。在古代,端午节回娘家的地方很多,比如湖北秭归有“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的说法,端午节回娘家甚至比春节还隆重,带着丈夫领着孩子,大包小包,拜见父母,一起包粽子团圆。但是在山东部分地区就不允许出嫁的姑娘在端午节回娘家吃粽子,有“端午吃了娘家粽,一个亲人也不剩”的说法,这也是我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俗的缘故。
而到了现在,这句俗语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出嫁的女儿想哪天回娘家就回,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父母与子女远隔千山万水,即便想在端午节回娘家吃粽子,有时也是一种奢侈,所以这句俗语放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道理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