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日前,记者从钱塘区住建局获悉,截至目前,钱塘区共完成海绵区域化面积6.28平方公里,年底前预计可完成6.36平方公里,届时钱塘区海绵区域化面积累计将达48.54平方公里。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我区将在涵养水资源、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弹性。”钱塘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1)

在杭州医药港,一座建在企业生产研发中心楼顶的“生态农场”很是引人注目。据了解,该项目屋顶绿化面积达3338.4平方米,改变了传统的屋顶绿化方式,设置了厚度为10厘米的蓄水层,部分雨水通过屋顶覆土渗透至蓄水层,同时通过对项目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为蔬果提供养分,建立起微循环的农业系统,打造出一座用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种植的生态环保的“屋顶农场”。

“该项目不仅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环节,还体现了节地、节能、生态、环保、‘海绵’的重要意义,是我区首个将屋顶绿化打造成果蔬产地的项目。”钱塘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

无独有偶,今年6月,钱塘区第一条海绵城市主干道河景路(滨江二路—靖江路)建成通车。该项目排水设计围绕海绵城市这一理念,“见缝插针”式布置海绵设施,改变传统的路面雨水,人行道采用了透水铺装,有效降低雨水径流系数;车行道侧分带采用路缘石开口,设置初期雨水处理设施、下凹绿地等海绵内容,通过对水的“呼吸吐纳”,减轻管网污染负荷及削减峰值,实现了“上有海绵,下有管廊”的城市新型道路,真正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值得一提的是,海绵城市建设在应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也能“大展拳脚”——

我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3)

作为钱塘区江东片区最大的“海绵工程”,东沙湖既是为实现“全域美丽”而规划的人工湖,更兼具提高区域滞洪调蓄能力的作用。今年10月,东沙湖防洪调蓄湖正式完工。“建成后,其调蓄容积增加150万立方米,这也使得江东片区核心区域排涝标准达50年一遇,其余区域达20年一遇,大大提高了江东片区在应对极端降水天气时的排涝调蓄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钱塘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以“全域美丽”理念为指引,区内海绵公园、海绵绿道、海绵小区、海绵校园等一批项目正不断涌现,不仅提升了城市承载力,也让百姓生活品质有了实实在在地提升。

下一步,钱塘区还将系统谋划海绵城市建设,并将钱塘特色充分融入其中,以规划为引领,系统性实施方案为依托,充分挖掘“大海绵”的系统作用,发挥“小海绵”的净化优势,将“盆景”打造成“风景”,并通过钱塘区河网水系,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从点到线再到面的串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