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

一谈起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往往会想到“孔圣人”孔子;一提到“武化”教育,人们会第一时间想到“武圣人”关羽(关公)。一想到诗词教育,大家则会想到“诗圣”杜甫。在杜甫的笔下,春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春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山“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意气风发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国担忧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开创了前无古人的“诗史”成就,树起了后无来者的“诗圣”丰碑。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1)

图为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校友罗梓睿9岁作画(罗梓睿,2012年入读诺贝尔摇篮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园,2015年入读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2021年从读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毕业后,就读于长郡中学)

何为“圣”?人们通常把人格最高尚、心灵最伟大、智慧最高超的人,称作“圣人”。“诗圣”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2月12日,到2022年2月12日,就是杜甫1310岁诞辰了! 著名诗人元稹曾道:“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庾、徐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诗词大家秦观说道:“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流之长,适当其时而已”……

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五位伟大的人物,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杜甫、颜真卿、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朱熹称这五人为“五君子”。“五君子”中除了杜甫,其他四位一生中都在政治方面有很多建树,是功业彪炳的政治家,或是为国捐躯的烈士,唯独杜甫算不上一个政治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关键是: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有着伟大的道德人格——“皆所谓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196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一次主席团会议,会上确定,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 中国的“诗圣”杜甫。

闻一多先生在文章《杜甫》中说: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一代“诗圣”,他一生著诗3000多首。他将他个人的不幸与胸怀天下的情怀相结合,升华为笔下动人的诗篇。他怀有经天纬地之志,他不懈地探求拯世济民的大道,尽管无人理解,寂寞终生,他关怀苍生黎民的热肠一刻也没有变冷。如此杜甫,令人如何不敬佩?诺贝尔摇篮崇敬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矢志不移的爱国人士、历经磨难仍不折不挠的坚强汉子。感念杜甫将家国苦难放入心中的济世情怀,将家国的责任挑于肩上的深情与担当。

诗圣光芒耀湖湘

杜甫对湖湘山水是有感情的,泊岳州,有《岁晏行》云∶“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另有《泊岳阳楼下》《登岳阳楼》等。过湘阴有《宿白沙驿》,谒黄陵庙有《湘夫人祠》,入长沙有《清明》,经衡阳有《望岳》,到衡阳有《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杜甫与长沙,更是有不解之缘。他曾在长沙湘江边“江阁”寄居,在漂泊湖南留下的百余首诗篇,其中在长沙所作的就有50多首,包括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还有点出“长沙”之名的《发潭州》:“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这些史诗为湖湘文化添光增彩,如今湘江边上的杜甫江阁,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大诗人所建。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2)

(图为诺贝尔摇篮的孩子们在长沙杜甫江阁朗读杜甫诗词)

2018年11月,继刘禹锡、周敦颐、张伯苓、谭嗣同等历史文化名人研学旅游之后,诺贝尔摇篮的师生和家长自发开启了追寻杜甫足迹的岳阳、株洲、耒阳、平江之旅,诺贝尔摇篮人“众创”了一本书——《诗圣光芒耀湖湘》,借此擦亮杜甫留给湖南的文化品牌,唤醒杜甫在湖湘大地的精神生命,让学生继承和发扬经典诗歌,从学习杜甫的诗词中吸取精神食粮,性情变得诚恳,气质变得敦厚,心胸变得开阔。

当代学者傅道彬、陈永宏在《歌者的悲欢》一书中赞杜甫为后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在这座非人工建立的纪念碑面前,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都会在它的面前低下自己仰慕感念的头颅;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和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会自心底深处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为我们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能哺育出如此伟大高洁的人格而由衷地自豪。”

成立生猛诗社,在游历中感通诗圣的文化精神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陆游有诗云:“不到潇湘岂有诗。”今天湖南的诗才在哪里?今天和未来的湖南人,要从“诗圣”的诗作和故事中汲取怎样的文化精神养料呢?

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认为,爱诗,就要从读诗开始。爱诗,就要从读伟大的诗人开始。

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自2000年创立开始,就提出了“阅中外经典,得幼教大法;纳南北贤师,育华夏栋梁”的办园思路,提出了“古今贯通、中西贯通、文理合一、科艺合一、艺体合一、科体合一、文武合一”的培养目标,在全集团开展轰轰烈烈的经典诵读活动。孩子们既诵读中国文化经典《三字经》《笠翁对韵》《大学》《老子》《论语》《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等,也诵读西方文化经典。

诺贝尔摇篮的师生还通过多种途径接触诗人、了解诗人、学做诗人,共同拜访了很多诗词专家、大师,并进行了诸多实践与探索。

2016年3月6日至8日,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师生拜访了诗词泰斗叶嘉莹先生。叶嘉莹先生兴致勃勃地听同学们背诵《长恨歌》《琵琶行》《将进酒》等长诗,并亲自指导同学们学习古典诗词,非常有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诗”的由来。随后,3月8日,一行十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时隔四年,又一次拜访了叶嘉莹先生的师姐、百岁高龄的杨敏如先生。精神矍铄的杨敏如先生热情地为诺贝尔摇篮题词:“不学诗,无以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3)

(图为2016年3月8日,诺贝尔摇篮小学师生代表拜访古典诗词泰斗叶嘉莹先生。叶嘉莹先生为学生讲解古诗词并教学生吟诵。)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4)

(图为2016年3月8日,诺贝尔摇篮小学师生代表拜访诗词泰斗、翻译大师杨宪益的妹妹杨敏如先生。诺贝尔摇篮小学刘晓燕老师与杨敏如先生合影。)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5)

(图为杨敏如先生为诺贝尔摇篮题词:诺贝尔摇篮的同学们“不学诗,无以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17年5月6日,诺贝尔摇篮师生拜访了96岁高龄的翻译泰斗许渊冲先生,许先生欣然为诺贝尔摇篮题词,下笔苍劲有力:“诺贝尔摇篮 诗歌的摇篮”“诺贝尔摇篮,古今合一,中西合一”。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6)

(图为2017年5月6日,诺贝尔摇篮小学阳玉涓、孙彩红老师、刘晓燕老师,以及罗梓睿、邹霖颖、李嘉、何奕然、陈孝庭等同学一行人拜访“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亚洲唯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获得者、96岁高龄的许渊冲先生)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7)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8)

(图为许渊冲先生为诺贝尔摇篮题词:“诺贝尔摇篮 诗歌的摇篮”“诺贝尔摇篮,古今合一,中西合一”。)

2017年2月12日,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生猛”旧体诗诗社正式成立。“生猛”之义:“生”源自于《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猛”取陈天华之名作《猛回头》,寓意学校对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歌赋的教学要来一个“猛回头”。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生猛诗社”与杜甫之间神奇的巧合之处?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生猛诗社”成立于2017年2月12日;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2月12日,“生猛诗社”和杜甫,同一天生日!这是诺贝尔摇篮人对“诗圣”杜甫的纪念、致敬与传承。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生猛诗社”的小诗人们必将如“诗圣”杜甫一般,有诗心、明诗意、作好诗!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9)

(图为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生猛诗社”成立5周年庆祝仪式)

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生猛诗社”成立五年以来,同学们已创作1000多首诗词,70多本个人诗集。同学们不仅写诗,还发表诗作。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同学们的诗作相继发表在《诗歌世界》等杂志上,作品甚至登上了中国最权威的诗歌杂志《诗刊》。

2022年2月11日,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举办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暨庆祝诺贝尔摇篮生猛诗社成立5周年系列活动,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生猛诗社”的同学们佳作频出!

诗圣杜甫到底有多帅(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10)

(图为2022年2月11日,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生猛诗社”小诗人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原创诗作朗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诺贝尔摇篮人的志向,这与杜甫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志向何其相似。

千年前,杜甫伟岸的身躯在一片小舟中,化作一抹烟云弥散飘逝。

千年后,杜甫的诗词依然浸润千万学子的心灵,世传为千古经典,广诵于泱泱华夏。

诺贝尔摇篮纪念“诗圣”杜甫,正是因为杜甫身上的圣人气质是我们今天所缺少的,应该把这样的杜甫讲给后世听,把他穷其一生关怀他人命运的诗篇讲给后世听。

在“诗圣”杜甫1310岁诞辰的虎年,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祝福大家虎年大吉、虎虎生威、虎虎生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