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紫皮糖(沂蒙山里走出沙琪玛)

记者 高松 通讯员 黄传磊

近期,俄罗斯紫皮糖、日式小圆饼干、酸奶山楂球……一批批网红小零食爆红网络,成为不少年轻人随身携带的休闲好物。如果关注它们的生产地,总能发现“山东临沂沂水”几个字。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沂水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但其“履历”并不简单。“中国食品城”“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都是其亮眼名片。如今,沂水又一跃成为“中国网红食品生产基地”,让人不禁感叹深处沂蒙山腹地这个县城究竟蕴涵多少惊喜?

沂蒙紫皮糖(沂蒙山里走出沙琪玛)(1)

沂水食品界的“黄埔军校”,

青援引领产业崛起

从沂水县城驱车一路向北,穿过城区繁华街巷与热闹人潮,映入眼帘则是另一番忙碌之景。这里食品生产企业林立,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不分昼夜地来往。车轮滚滚不停歇,让沂水在中国食品行业中的名号越发响亮。繁盛背后,一家有37年建厂史的食品厂功不可没。

“山东小孩长高的秘密——青援钙奶饼干”这句像是段子的调侃,对于不少山东人而言,伴随想起的是钙奶饼干醇香。童年里,饼干泡进热水或蘸着牛奶吸溜一口,唇齿之间感受到的柔滑与奶香,是80后、90后无法忘却的回忆。

“青援”一词,从字面就能看出是凝聚着青岛与临沂两座城市浓厚兄弟情。1985年,青岛对口支援沂水,青岛食品厂援建沂水县食品厂,青援食品由此诞生。建厂初期,厂里只有79名工人和两座生产糕点的小土炉。直到1989年,才建设起一条钙奶饼干生产线。青援钙奶饼干包装虽然朴素,但用料十足、营养价值高,推出后广受市场欢迎,成为青援经久不衰的明星产品之一。

如今,童年记忆中的味道依旧飘香。青援食品厂也已发展成为拥有10亿余元总资产、3000余位员工的青援食品有限公司,稳居沂水县乃至全国优秀食品龙头企业宝座。其生产线多达20余条,覆盖饼干、方便面、调味品、糖醇等四大系列近300个品种,年产食品60余万吨,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商场、超市都能看见青援食品身影。

在对口支援中孕育成长起来的青援食品,更懂得伸出援助之手的意义。“当年,青援食品厂是沂水县第一个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为当地食品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青援食品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建华,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在青援食品的示范带动下,沂水县民营食品企业迅速跟进,大批食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主角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航食品公司成立,后期又陆续成立了新华清真食品厂、得力豆奶粉厂、京沂食品厂等企业。1995年以后,宏旺食品公司、宏康食品公司、雪婷食品公司、鼎福食品公司等纷纷涌现,沂水县食品产业集群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001年,沂水县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中国食品城”的称号。

37年来,青援食品培育了众多技术、销售人员,反哺滋养着沂水食品企业的发展,这座食品大厂俨然成为当地食品产业的“黄埔军校”。

二代创业者接手企业,

思维碰撞擦出食品产业升级火花

在沂水城北,食品产业以青援为圆心向外扩散,不断聚集起优势生态圈。在与青援食品直线距离不过3公里处,坐落着沂水县第一家沙琪玛生产企业——辰阳食品有限公司,其建立过程也与青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沂蒙紫皮糖(沂蒙山里走出沙琪玛)(2)

据辰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佳磊介绍,他的父亲曾在青援食品厂工作。从青援食品厂离职后,陈佳磊的父亲带着一身技术和管理经验选择自己创业,投身于食品行业成为了他的首选。然而,食品种类举不胜数,其最终决定从事沙琪玛生产,与沂水当地的食品特色和历史渊源分不开。

沂水县有一款流传百年之久的传统名吃,因其早期作为季节性糕点迎合丰收而得名为“丰糕”,寓意“年年丰收,步步登高”。丰糕的制作可谓是沂水人民的独创,用粘米面加糖和在一起,油炸成小棒棒儿状,再用糖稀粘起来,压成一定规格的形状,上面洒上一层白面糖,切成许多小块即成,味道香甜可口。

丰糕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大众营养美食,不仅畅销沂蒙山区,而且备受青岛、济南、北京、天津等多地消费者青睐。就是这样一款取材简单而口感上乘的美食,后经加工工艺、所用食材和历史渊源考证,沂水丰糕实际上是沙琪玛的地方改良品种。这种渊源赋予了沂水生产沙琪玛基础与优势,也让陈佳磊的父亲找到了机遇。

“2005年开始,我们家就开始研究起了制作沙琪玛的工序,完全是纯手工制作,从和面、切皮、醒发、油炸到最后成型,需要经过八九道工艺,耗费近九个小时的时间。”陈佳磊说,经过三年摸索,辰阳食品正式成立,成为了沂水第一家专门生产沙琪玛的企业。

陈佳磊是辰阳食品的第二代负责人,伴着沙琪玛香甜味道长大的他,始终对这份童年记忆念念不忘。读完大学后,陈佳磊决定回到家乡,参与到辰阳食品的生产管理。“受家里人影响,我对这一行很感兴趣,希望能用自己所学所见,为企业发展带来全新可能。”从小就与家族企业共同成长,陈佳磊明白老一代创业者的艰苦与稳扎稳打,也有着身为“企二代”的创新精神与勇敢果断。

得益于大学攻读过工商管理课程,陈佳磊对市场分析很有一套。“如今,沙琪玛品类竞争愈发激烈,突出产品价值感、提高品牌溢价、吸引年轻客户群体是突破瓶颈的关键。”新思维的注入让辰阳食品再添活力,整体产品更新换代,兼具品质与包装,自有品牌应运而生,推出的系列网红沙琪玛品种颇受市场喜爱。

创一代与企二代思维碰撞的火花让辰阳食品迎来新机,也点燃了沂水食品行业升级发展的热情,整体迈上新高度。目前,全县共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528家,年可加工各类食品600余万吨,其中饼干、糕点、糖果产销位居全国前列,国内市场上80%的紫皮糖都是由沂水生产,沙琪玛产量也占据全国1/4的市场。

凭借出色的食品产业优势生态圈,沂水让世人见证着一座隐藏于山区腹地小县城的崛起之路。

食品产业升级效应显著,

外地企业纷纷入驻

沂水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食品行业中突出重围?这背后,一条全面的食品产业链涵盖了原材料、生产线等各个环节,提供强大后盾支撑。

“沂水是全国淀粉深加工产业集聚区,因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这里盛产玉米,而玉米深加工后能生产出多种食品加工产业所必需的淀粉糖和食品添加剂。除此之外面、油、奶等原材料,沂水也能做到自产,不必大费周章从外进货。”沂水县食品产业协会会长高俊成介绍,该县目前玉米淀粉深加工行业以鲁洲、青援、大地等企业为主,可年产180万吨淀粉糖,为各类食品生产提供充足原料。

沂蒙紫皮糖(沂蒙山里走出沙琪玛)(3)

解决了后顾之忧,沂水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并不令人意外,并不断谋求扩张突破。近年来,沂水县将食品产业作为融入长三角的突破口,积极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以高端食品、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攻方向,叫响沂水品牌,食品产业再次提档升级,实现由区域品牌转向全国品牌的跨越。

这样的创新与活力,吸引了众多外来食品商。他们洞察到这片土地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纷纷布局食品企业生产链。

2016年,上海千焙屋食品有限公司在沂水建立生产基地,成立山东诺好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钢格外看好沂水这块风水宝地,“正如做生意不可盲目闭门造车,需要主动走出去,接纳包容新事物,沂水能够为食品企业提供这样的环境。”

林钢是福建人,而在中国食品圈,福建晋江是行业内标杆性存在,达利园、盼盼、可比克、雅客等耳熟能详的食品品牌皆出自于此,打造了食品行业发展的福建模式。林钢在休闲食品行业内一路摸索前行,最终他将多年打拼经验与福建食品产业理念相融合,选择沂水落地生根。

林钢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成了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巧克力、威化饼、冷加工糕点面包等生产线。其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达到80%以上,工艺更加稳定,产品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诸如诺好佳等大批外来食品企业的入驻,为沂水当地食品行业注入新鲜力量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升级思考。特别是市场推着企业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但在林钢看来,沂水食品市场就像一个聚宝盆,依旧充满惊喜,等待着数代创业者探索挖掘。

“围绕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沂水县淘汰了一批规模小、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的食品企业,着手规划建设高端食品产业园,招引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入驻园区。”沂水县食品产业协会会长高俊成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形成全县食品产业集群式发展新格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