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几个节气歌(Z在路上智慧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想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曾经背下来的古句当今还有多少人知道我不得而知,反正我熟识的一些人里;特别是年轻人是很少知道这些的,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我告诉你:非常有用。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大雪、小雪、冬至、小寒、大寒”;“上半年每个月两个节气,前一个节气在六号左右,后一个在二十一号左右。下半年每个月两个节,前一个在八号左右,后一个在二十三号左右”。
春雨惊春清谷天;说的是春天,夏满芒夏暑想连;讲的是夏天;秋处露秋寒霜降;道的是秋天,冬雪雪冬小大寒;论的是冬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对季候是比较粗略的。而中国人用“二十四节气”对“季候”有了非常细腻的表达。一年里二十四个季候变化叫“节气”,“节”就是“节点”,“气”就是“气候”,农耕民族的农耕文化是要看天吃饭的,什么节气种植什么农作物。感知冷暖;什么节气应该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所以从耕种到添减衣物必须细化季候,每个季节有三个月,每个月里有二个节气。“季候”又是通过“物候”的变化而确定的,现代人很多是不知道什么叫“物候”的,什么叫“物候”呢?通过“物”的变化来感觉气候对应的变化叫“物候”,古代人特别关心这个“物候”,物是包括所有的生物:植物春天要发芽、开花,大雁南来北往的,还有下雪了、上霜了、上冻了,这些都是物候变化,古人说这一年有七十二候;五天一候,三候一节(节气),二节就是一个月,六节就是一个季度。
春夏秋冬
现代的流行语:“你妈觉得你冷”。老年人的唠叨:“天冷了要多穿点,露着个膀子今后要得关节炎的”,“天冷了别急的脱厚衣服,当心感冒”。老话讲这叫“春捂秋冻”,春天得捂着点,多热都得少脱,脱急了会感冒。秋天冻着点,可以增强人的耐寒能力,小孩子一定要把腹部给他穿戴好,四肢是不怕冻的,越冻越健康。古人对“物候”的敏感是因为那个时候房子盖得不保暖,屋里屋外一个温度,又没有现代化的各项设施,空调、暖气都没有。现在有人说了:这节气不准。不是节气不准,是祖国地域辽阔,节气的变化是以黄河流域为准的,特别是小节气。大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就更是立竿见影,年青的我在安徽的蚌埠,立春一定是可以看到植物发芽或有花开的,立夏禅就叫了,立秋的小风一刮马上就感觉到凉了,立冬一来不是上霜就是会下雪的。曾经的人们对植物发芽特别的关心,应该是从缺衣少食演化过来的,缺少食物的人们就会特别关心季节里可以吃的嫩芽,“香椿”现在都常吃,“榆钱”、“槐花”您吃过吗?用榆钱、槐花与玉米面白面合在一起蒸饼子,这个我是吃过的,我认识的一位安徽籍姑娘她就会做,蒸出来的饼子带有一丝丝的甜味很好吃,还吃过她做的荠菜馅的包子,真香!夏天的印象是听“知了”鸣唱,拿一卷凉席在空旷的场地上纳凉,夜空中是可以数星星的。秋天是收获、是红叶满山,是落叶满地。冬至数九日:一九二九怀中手,三九四九冻死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花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过程中更有一些童趣:抓蜻蜓、逮蝴蝶、逮知了、堆雪人,这都是季节活动,过了这个季节就没得玩了。
“节气”本就是农耕民族为农业生产划出来的物项表。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它各自的价值,都代表着一个准确含意,比较有特点的:惊蛰;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即将苏醒。小满;麦籽粒尚未饱满。白露;见色彩感到寒冷。寒露;身体感知到寒冷。芒种;又到收获和播种的季节,农事繁忙。而现在的人们多是只知道:立春吃春饼、吃春卷,夏至要吃面,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冬至要吃饺子这个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但立秋要啃秋知道的人就不多,有人家啃个西瓜,有人家嚼个萝卜。
农耕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在不断地转化,从农耕文明转变成了一个一个小小的生活状态,这是华夏大地人们智慧的结晶,我们需要把这种文化关系有续传承下去。
春、夏、秋、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