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一遇的女神(千年一人)
“生前辉万里,身后耀千古”——范仲淹的人生写照!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在中国历史星空之中、在世界历史星空之中已经穿越千年时空,熠熠生辉,影响着我们,必将影响后人。
中国无仲尼,中国历史如漫漫长夜;中国有仲淹,先忧后乐,砥砺后生,永远灿烂,民族复兴路上,照耀前行!
让我们顺着时光倒流,走进范仲淹生命里,回到千年前范仲淹的艰难、辉煌生活岁月,领略一下范仲淹的生命风采。
一 苦难成长
范仲淹(989-1052年,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人,先祖陕西省彬县),989年10月1日(八月廿九日丁丑时)出生在今天的河北省正定县韩家楼乡高平村,在他出生百日后随父亲范墉前往江苏赴任,990年正月初七,范墉病逝于徐州,母亲谢观音怀抱着襁褓中的范仲淹扶灵柩回吴县,入土为安后,谢氏带着范仲淹在天平山为范墉守墓,住在天平山咒钵庵内。无依靠的谢氏后适在平江任推官的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今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人朱文翰。992年,4岁的范仲淹随继父从吴县来到淄州长山县河南村生活,并取名朱说(同悦),这个名字使用于求学全过程,包括1015年进士题名署名,包括1016年在安徽省广德太极洞亲手写的“跫然岩”署名,都是用“朱说”。1017年,范仲淹29岁,在征得母亲同意并报经朝廷批准后恢复范姓,取名仲淹,字希文(参见《宁陵县志》人物志p296),朱说一名使用26年之久。
1009年与一刘姓青年一并到醴泉寺求学,1011年秋天离开醴泉寺赴宋朝的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应天府书院继续苦读,经过1014年秋天的初试、1015年春天(二月)会试,参加考试的题为:《置天下如置器赋》《君子以恐惧修省》诗、《顺时慎微其用何先》论,通过科举考试,以第97名的成绩高中进士,走上了仕途之路,开始了他的波澜壮阔人生之旅。
二 发现秘密
范仲淹在邹平(长山)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18年间为邹平留下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苦难辉煌文化遗产,有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口口相传千年至今,影响着千百年来一代代邹平先人,影响着现代邹平儿女,也必将影响到未来。一是划粥断齑:范仲淹在醴泉寺学习期间,将米粥冷却后,划成几份,把从山上挖出的山韭菜截成几段,洒在上面,加少许盐,早晚各取食两份,范仲淹就这样在醴泉寺学习了两年多。
窖金赠僧:1009年秋天,范仲淹来到醴泉寺苦学,苦学精神感动了寺里的主持,就特意每天给他几个饼子,结果小老鼠争着吃,范仲淹发现后就追小老鼠,小老鼠一下子钻进荆树底下的小老鼠洞里,范仲淹也年青,非挖出小老鼠不可,就拿来锄具一挖,发现了一池金子,一联想,荆树东西南北他都刨遍了,他发现了这个藏宝的秘密,然而范仲淹不为这些金银所动,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这个故事在大陆版《范仲淹年谱》里记载:1010年发生的。
1011年秋天,继父朱文翰去世,处理完后事回到寺中,寺里的高僧鼓励范仲淹到全国著名的南京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继续求学。应天书院当时的执教者均为书院的名师,学生多为贫寒好学之士,从而形成了刻苦严谨的学风,这为他们以后从政打下坚实的文化功底。
范仲淹艰涩的求学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即使别人叫苦连天,他却依然乐在其中。
1015年,范仲淹高中进士后初放的地方是今安徽省广德县,安排政务后回淄州长山,拜见朱氏长辈,向朱氏族众和乡亲们对自己的养育关照表示感谢,便接母亲到广德奉养,在离开长山时,特意与母亲来到醴泉寺向主持致谢,在醴泉寺期间范仲淹一定会特意看荆树底下、特意看他曾发现秘密的地方,从此以后范仲淹再没有来到醴泉寺,但有后话。
三 三黜三光
范仲淹屡贬屡谏,威武不屈,在宦海中沉沉浮浮。
天圣七年(1029年),41岁的范仲淹任秘阁校理,因建言章献太后还政仁宗而被贬河中府通制。离开京城时,送行的僚友很多,在都门饯别时,有人说:“范君此行,极为荣光!”
明道二年(1033年) ,45岁的范仲淹任右司谏,因为极谏废后,得罪宰相吕夷简(978-1044年,今安徽省凤台人)和内伺阎文应,一家十口贬谪睦州,而且押解出城。送别的僚友依然不少,有人说“范君此行,愈加荣光!”
景祐四年(1037年),范仲淹第三次贬谪饶州,以“朋党”论处,并被禁军抄家,即日逐出京城。朝中官员大多畏于宰相的权势,不敢公开出面送行,仅有龙图阁直学士李纮,在家养病的集贤校理王质,闻讯后携酒而来,在郊外饯别时说:“范公此行,尤为荣光”范仲淹笑笑说:“仲淹前后已经三光了,以后诸君若再送行,就请备一只全羊,作为祭祀吧!”监视范仲淹的大臣对王质的言行很不理解:“你有病完全可以不来送行,为何要自陷朋党呐?”王质明明白白地回答:“范公是天下贤者,王质怎能忘呢?倘若我能成为范公的党人,那是范公对我王质厚厚的恩赐啊!”闻者为之缩颈。
诗友梅圣俞作《灵乌赋》,劝解范仲淹拴住舌头,锁紧嘴巴,缄默不语,以免再遭灾祸。范仲淹立即写《灵乌赋》,以明心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1034年徙知苏州,1035年知杭州,1036年守饶州,1037年移润州,1040年移知越州,不停地变换工作单位,每到一处都殚精竭虑地为当地工作,为民众谋福祉,留下许多传说佳话。
四 峰回路转
使范仲淹人生峰回路转的机遇还是党项族李元昊(1003-1048年,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市人)的犯边。
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登位后,改变了与宋朝和平相处的局面,正式立国称帝,向外扩张,对宋朝形成了新的威胁,西夏经常对宋朝发动战争,宋军屡遭失利,双方妥协媾和,宋朝每年向西夏赔款了结。1040年正月,李元昊亲自率兵围攻延安一带,七月,在宰相吕夷简的推荐下恢复范仲淹的官职,范仲淹奉诏由知永兴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任知延州,在他守边的近三年时间里,他统帅军队,顶住压力,力排横议,实行正确的战略策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严边城,实关内””””屯田久守”,致使西夏之敌不敢轻犯,并传言“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兵,不比大范(范雍)老子可欺也”。
范仲淹虽一介儒生,未经沙场,但是凭借卓越的智慧和广博的学识,有效地解除了西夏对宋朝的侵扰,在辉县范仲淹以“王者无外,有生之民皆为赤子”的胸怀,对待边疆兄弟民族,或者安抚,或者招纳,平等对待,与李元昊通信劝其息战,他写《答李元昊书》“劝元昊息兵止战,复其王爵”第一条理由就是爱民,就是为了避免“日夜豺虎,竞为吞噬,死伤相枕,哭泣相闻,仁人为之流涕,智士为之扼腕”的情况继续下去,就是使无罪的人民不再互相厮杀,殒命黄泉。
人民,在范仲淹心中重千斤!
由于范仲淹在没有被授权、没有请示的情况下与李元昊通信并烧毁通信,惹怒了朝廷,把范仲淹降职。1044年(庆历四年)的宋夏和议,李元昊削帝号,宋册封李元昊为夏侯主,最终看出范仲淹的远见卓识!
五 功德无量
在范仲淹守边期间,范仲淹苦学过的醴泉寺却遭了灾难,大火烧毁了寺院,主持有心重修寺院,却无力回天,他听说当年在醴泉寺学习的范仲淹在外地当了大官,决心求助于他,便千里迢迢地来到延州一带,见到了军营中的范仲淹,范仲淹很高兴热情接待主持,一连数日,范仲淹也不提主持有何事?主持也不好问,最后住持闷闷不乐地将要离开延州,范仲淹拿过一包茶叶递给主持,并嘱咐到寺里喝吧,一路上,主持心里那个不高兴,到寺里,把茶叶往神龛里一扔,别的僧人过来问见没见过范仲淹?情况怎样?主持气呼呼地说了个经过,别的僧人顿时也表现出对范仲淹的不满。
县令听说主持去见过范仲淹,就来到醴泉寺,见过主持,主持把经过又重述了一遍,县令问哪茶叶呢?主持从神龛里拿出那包茶叶,打开一看,有封信,内写:
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
一半修寺院,一半捐僧人。
荆树底下真有金银?县令与众人来到荆树底下,一挖,荆东果然挖出一池金子,荆西果然挖出一池银子,结果众人皆大欢喜,对范仲淹崇敬有加!
用范仲淹所赠的金银修好了寺院,置办了几百亩寺产,醴泉寺重光再现。范仲淹此时才将他发现的秘密合盘写在信里,告诉众人,为什么没有直接将荆树底下埋藏金银的的秘密告诉前去求助的主持?范仲淹非常明白主持去找他的目的,直接说出秘密会有变数,乐极会生悲的。如果醴泉寺不遭难,范仲淹是不会说出这个秘密的,埋藏的金银将会继续隐藏在那里,再等有缘人去发现。
这就是流传千年的“窖金赠僧”的故事。
六 壮志难酬
此时的范仲淹还没有走上他的人生辉煌顶点。
1043年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九月,仁宗开天章阁,拉开庆历新政的序幕,此时,改革派领袖人物范仲淹、富弼(1004-1083年,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余靖(1000-1064年,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尹洙(1001-1047年,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欧阳修(1007-1072年,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蔡襄(1008-1048年,今河南省洛阳市人)等一批改革谏官重臣一时云集国家政坛最前沿。仁宗诏命各大臣条对时政,范仲淹此时向皇帝进呈著名的《答手诏陈十事》,尖锐地指出“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并指出政治改革的十项措施,包括: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
这些改革措施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涤荡时弊,改革新风,蔚然时尚,然仅过十四个月,利益受制约集团抱团反对“庆历新政”,设计陷害、诋毁谏官重臣,仁宗在众人阻挠中,时过境迁,放弃了1043年八月的改革初衷,抛弃了“庆历新政”所制定的政策。庆历新政戛然而止,以失败而终。
七 千古绝唱
1044年十一月,范仲淹请罢参知政事,乞知邠州(今陕西彬县),准备为范氏祖先的发祥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1045年六月十五日,滕子京给时任邠州知州的范仲淹寄去《与范经略求记书》并附《洞庭秋晚图》一本,求写一篇记述岳阳楼的文记。十一月,解范仲淹四路帅任,以给事中身份知邓州。
1046年正月,范仲淹至邓州任所,九月十五日,58岁的范仲淹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对着《洞庭秋景图》,仿佛在洞庭湖边,仿佛看到岳阳楼,积一生的阅历、荣辱得失、对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寄回,十月,随着岳阳楼竣工刻制悬挂于二楼,滕子京在竣工大会上带领官僚齐声朗诵,会场掌声如雷。
千百年来,凡学子无人不知《岳阳楼记》,这368个字,无人不在研读它,使人不能忘怀,写景写情俱佳,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结尾处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震古烁今的14个字,其所表现的境界远远超越了古人。我无数次问: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认识到:这14个字,最核心是一个字,那就是——“忧”,这里的忧字,不是“忧愁”、“担忧”的意思,而是“忧虑”,忧虑也分层次:个人之忧、家庭之忧、单位之忧,有衣食之忧、名利之忧,这些都是狭隘的忧,范仲淹的“忧”是“民族之忧”“社会之忧”’”“国家之忧”,是忧虑的最高境界,忧得浓烈!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写“岳阳楼记”的写手何其多,再有才华的作者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面前都会黯然无光而被湮灭。
如果《岳阳楼记》抽去这14个字,千百年以来,人们还会这样研读吗?那可不一定。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这种表述方式是首创吗?经过仔细阅读发现,在战国时孟子就具有民本思想,曾要求君主应与百姓同忧同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语言表达形式取自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只是范仲淹站在了前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以民为本的愿望更加强烈,升华为“先忧后乐”之说,人生价值观的标准更高了。范仲淹的“先忧后乐”语言表述形式是借鉴孟子的语言表现形式是确定无疑的,而且在1046年写作《岳阳楼记》之前,范仲淹在赞美别人时就有了“忧在前,乐在后”的语句表达。
经过无数次的思索,我渐渐明白,用越简单的字表述越深邃的道理越表现出更高的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14个字,笔画简单,单独拿出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都认识无误,随着人生阅历的不同对这14个字所组成的句子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范仲淹的学术、文学成就是深厚的,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一生写过:《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奏议》二卷、《别集》四卷、《续集》二卷、《尺牍》三卷。他的《渔家傲》《苏幕遮》都是不休传世名作,单从文学成就层面来探讨,这些作品一定影响很久远,但不足与《岳阳楼记》影响那样深邃相比,现在研究范仲淹方兴未艾,成为一门学科,称之为“范学”。
八 礼参父老
范仲淹在邓州的三年,是他一生相对平静的时光,他已离政治时局较远,过着相对比较安逸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1049年正月,朝廷命他再次移知杭州。接到任命后,他在苏州,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对范氏远祖后人子孙义赠口粮,对婚丧嫁娶也有资助(有俸禄的官员除外),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全国的范姓人们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这就是范仲淹举办的“义庄”。他之后,有些有成就的官员纷纷效仿范仲淹都举办义庄,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良好作用。1050年十一月,朝廷命范仲淹移知青州。得到任命知青州后他首先做了一件事,从杭州到苏州,对范氏族谱进行了整理,完成了一个心愿。他还有心愿未了。
1051年二月,他乘船经大运河北上,在济宁下船,经济南,途经邹平,他要再看一眼长白山、再看一眼醴泉寺、再看一眼他曾经苦学的地方,他在路过醴泉寺的路段时一定深情地仰望长白山,仰望醴泉寺,他没有停下来,他在与那一段求学的苦难辉煌时光告别!他是这样一步步望穿着醴泉寺的地方走过的!要不他怎么绕道到青州赴任?这就是范仲淹与醴泉寺结下的情缘!
范仲淹的愿望还没有完全实现,他一步步向东走来,他还有一个伟大的心愿未了,他要再看一眼曾经哺育他的长山,他乘车来到长山城西郭停下,长山父老听说范仲淹路经长山,纷纷前去一睹风采,范仲淹在西郭处参拜长山父老,并赋诗一首《寄乡人》:
长白一寒儒,荣登三纪余;
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
鼓吹迎前道,烟霞指旧炉;
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
范仲淹没有到长山“荣归故里”,为什么?而是顺着西郭南下经淄州到青州任上。从1015年离开长山至1051年,他30多年没有再回长山,他在与长山告别,在与自己的人生重要驿站历程告别。范仲淹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缓缓离开长山,赴任而去。
这就是范仲淹对邹平所产生的千千心结!
范仲淹礼参父老的地方西郭后来被称为“礼参坡”,就取自范仲淹“礼参父老”的故事。
九 回归自然
1051年三月,至青州任所与前任富弼交政,范仲淹在青州的时间一年不到,是很短的,而且是他人生旅程中的最后一站,在青州所表现的的是屡遭贬谪而不颓废,抱老病身躯而不丧气,充满着忧国忧民、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锐意进取的阳刚之气。在青州,范仲淹留下的是“夕阳无限好”的辉辉煌煌一照!
在青州工作的后期,范仲淹就重病难支,乞在颖(州)、亳(州)一郡就养。1052年正月,范仲淹扶病就道,移知颍州,行至徐州,已沉疴不起,仁宗遣使赐药存问,于五月二十日,卒于徐州。
在范仲淹病入膏肓,人之将去的时刻所写《上遗表》:仍“伏望陛下,调和六气,会聚百祥,上承天心,下徇(循)人欲。明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佼倖。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如此则不独微臣甘从于异物,庶令率土永浸于淳风。言逐涕零,命随疏殒”。一言未及家事,——这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去世后,“羌酋数百人为举哀于佛寺,号之如父,齐三天而去”。
知徐州他的好友孙沔(983-1060年,今浙江绍兴市人)悉力营护丧事,由于夏天,不利于遗体的长途移动,故暂厝起来,十二月壬申(腊月十一日,1053年1月3日)(参见王云五编,苏轼、朱熹校的《范仲淹年谱》)移葬洛阳伊川万安山下母亲的墓旁下葬。仁宗亲篆其碑额“褒贤之碑”。富弼撰墓志,欧阳修撰神道碑。
至此,范仲淹的肉体生命落叶归根,回归自然,但他的精神生命却未曾离开人世间,愈发旺盛,屹立天地间,穿越时空,影响千年!
十 高山仰止
范仲淹忧先乐后的风范,刚正不阿的品德,自强不息的意志,爱国忧民的信念,淡泊廉素的作风,泛爱乐善的胸怀,博闻广知的学识,文武全才的智慧,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构成了他“粹然无疵”的完美人生。
司马光(1019-1086年,今山西省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称范仲淹“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来哲”。
朱熹(1130-1200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称朱文正,世尊称朱子)评价:范仲淹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韶山市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评价:“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两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参见毛泽东《讲堂录》)。
千百年来,人们不能忘怀范仲淹,学习他、研究他,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平民情节,从小失去父亲,靠苦学,走向社会的舞台中央:在县令,访贫问苦,修堰悍海;在知州,重教建校,兴修水利;为谏官,嫉恶如仇,伸张正义;为将帅,攻守兼备,运筹帷幄;为宰辅,整饬吏治,革故鼎新。
范仲淹:生前,在全国大江南北二十多州县工作,凭借政声,光辉万里;身后,凭借《岳阳楼记》一篇范文,凭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4个字,照耀千古!
十一 千年传承
邹平把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之地视为他的先忧后乐思想的初始之地、诞生之地、图腾之地。他的先忧后乐思想实践就是从这里起航的。
醴泉寺在历史长河中有过四次辉煌历史时刻记载:
第一次:唐中宗(公元705-710在位)时,仁万重建,寺成之日,东岩醴泉出,中宗特赐名“醴泉寺”。
第二次:1040年后,用范仲淹“窖金赠僧”的金银修好了寺院,置办了几百亩寺产,醴泉寺重光再现。
第三次: 1931年10月, 山东省主席借视察章丘、邹平之机,途中悄悄到醴泉寺私访,看到大雄宝殿、范公祠多年失修千疮百孔,迫待修整。不久,山东省政府批复了重修醴泉寺的方案,并发动省直机关工作人员积极捐款5000大洋,个人捐款500大洋,经过一年多的修葺,醴泉寺、范公祠金碧辉煌、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参见郭蒸晨《醴泉寺史话》P132—136》)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三支队在醴泉寺设有兵工厂、后方医院,1939年4月6日正值清明节日本鬼子放火烧毁千年古刹醴泉寺。1958年,大炼钢铁时一些碑石被粉碎投入火炉,一些碑石用于修水利工程、修砌地基、水沟、水库。至此,醴泉寺古迹,荡然无存。
1990年,那时醴泉寺所在村叫南陈村(现更名为醴泉村),村里的妇女们积极呼吁修建醴泉寺,谈何容易,群众自发捐资二万多元,村民们冒雨在路东建了三小间“大雄宝殿”一座,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神像,算是纪念,当时“志公碑”就矗立在路西边的一侧,用有半米高的砖墙围了围,算是保护,这座大雄宝殿存世十几年。1994年秋天,我领着孩子到醴泉寺的废墟地寻找醴泉寺的影子,也是传承教育,来到大雄宝殿前,拜谒神像,解读志公碑文字,并拍照留念,幸亏拍照过,这些照片成了绝版。
第四次:2004年5月,开始重建醴泉寺,南北200米,东西50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占地50亩。2006年4月8日举行落成仪式,2007年7月8日举行佛像开光仪式。醴泉寺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全省、全国旅游胜地和进行范仲淹先忧后乐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2006年,邹平精神定为:
先忧后乐,创新超越!
2008年,邹平旅游品牌定为:
范公故里,山水邹平!
2018年继续开始,让我们擎过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历史旗帜,不忘初心地在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里去耕耘、去播种、去收获!
范仲淹先生家乡的绵延长白山哦,依然巍峨矗立;千年流淌的孝妇河水哦,依然奔腾不息!先生就在我们身边:
长山苍苍,孝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作者简介:王青山,邹平市党史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