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移民的真实感受(明朝官府到底使用了什么手段)

元朝末年因为吏治腐败,税赋沉重,加之黄河决口,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北方受到战乱破坏,人口大幅度减少。这个时期,义军里的淮西人士朱元璋逐步强大起来,最终攻灭元朝,于1368年建立了明朝。

明朝建立后,百废待兴,北方都是大片无人区,没有人就无法发展生产,朱元璋就决定迁徙稠密之民,填塞荒弃之地。这时,人口稠密,因地形阻挡未遭受战争大规模破坏的山西汾河谷底成为了迁民首选。这就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山西大槐树迁民。

明朝大移民的真实感受(明朝官府到底使用了什么手段)(1)

洪武皇帝朱元璋

自明朝洪武初年到明朝永乐年间,大约五十年的时间,明朝组织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山西洪洞县成为迁徙百姓集中之地。百姓在洪洞县集中之后,被迁往山东、河南、河北、安徽、苏北、山西、甚至于宁夏、甘肃等地。

明朝大移民的真实感受(明朝官府到底使用了什么手段)(2)

山西迁民路线

而这场迁徙在史书中说起来,恐怕就是那么的简单,直接,但如果要真正研究起来,这场迁徙活动是一个非常大的社会活动,是百倍于三峡移民的大工程,在迁徙的具体执行和过程中不知发生了多少令人叹息的故事

一、迁徙之中的故事

中国人安土重迁,一般不愿意随便定居迁徙别地,一直到今天,依旧是这样。倘若一个人在外地未成就一番事业、未买房置业,肯定最终还是要回老家的。而山西迁民人数众多,他们是在怎样的状态下,离开家乡,迁徙到外地州县去呢?

首先,迁徙这是当时明朝中央给出的强制性政策,普通老百姓是很难违抗的。其次,所迁之地都是人烟罕至,大量土地荒废的地方。你如果迁徙到了这里,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甚至可以拥有大片的土地。对于广大的农村劳动人民来讲,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所以,很多较为贫困的、给别人当长工短工的贫苦百姓愿意去迁。

但是,古代中国农村是一个宗族社会,以一个家族为单位,家族内部可以互相照应,共同抵抗困难。而一旦迁徙而走,整个家族肯定是无法迁徙到一个地方去的,所以对于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而言,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怎么生存,能否站稳脚,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古代有很多流民的,他们都是没有土地,没有经济来源,靠乞讨、给地主打短工流转与各地。到了明朝后期,由于腐败、土地兼并,形成了非常大的流民潮。

而你一旦迁徙离开你的故土,那么你的产业基本就相当于抛弃了,倘若在新地方无法立足,那么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当时的百姓大多没有文化,老实憨厚,可以讲他们是不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的。所以,当时大多赤贫百姓愿意迁徙,能够维持温饱的则持观望态度,富裕的百姓则直接反对迁徙。

但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朝廷却组织了十几次大规模的迁徙,迁徙百姓数百万人,可以讲,官府肯定是使用了一些强制手段才得以成功。

明朝大移民的真实感受(明朝官府到底使用了什么手段)(3)

表现大槐树移民的影视作品

现在网络上讲,官府欺骗百姓,说不愿意迁徙的去山西大槐树下集合,愿意迁徙的留在家里,然后很多百姓信以为真就去了大槐树,最终被欺骗被迫迁徙。这种说法肯定是演绎的,当时朝廷组织了那么多次迁徙,延续几十年,这种骗子套路怎么可能次次有效、年年管用?

其次,对于这种说法,不相信老百姓里没有明白人看不透。在古代,一些家族长,或者一些乡绅他们是非常聪明。很多人情世故看得很透,这种伎俩怎么能瞒过他们。而且普通百姓有很大的盲从心理,倘若当地的一些富户,乡绅,乡贤不愿意迁徙,他们是绝对不会走的。所以,根据史料记载,以及一些家族族谱记载,这些迁徙应该是朝廷按照征发兵役、徭役的方式组织的。

朝廷征发兵役、徭役,老百姓是万万无法拒绝的,否则就是大罪。其次,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是征发兵役、徭役,老百姓早已经习以为常。

但是,古代的官府不讲究那么多的人道主义,在整个迁徙过程中肯定出现了很多强制、甚至暴力的行为。很多人上厕所不说去厕所,而是说解手,很多人说是官府害怕迁徙过程中百姓逃跑,所以用绳子绑起手来,类似于押解犯人一样,押送到目的地,如果你想上厕所,必须先解手,才能大小便。

这种说法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历代官府组织兵役、徭役时都会安排捕快、士兵去看管百姓,防止他们逃兵役、逃徭役。而这场迁徙涉及的人口众多,如果没有一些比较雷霆、比较强硬的手段,是肯定控制不住场面的。一旦发生百姓哄抢、哄逃,根本控制不住,而一旦控制不住,让百姓跑了,完不成任务,押解人员恐怕面临牢狱之灾,负责的官员轻则贬职,重则杀头。

明朝大移民的真实感受(明朝官府到底使用了什么手段)(4)

山西大槐树

二、缅怀老祖

时间是最强大的,六百年过去了,这场迁徙工程的后代在他乡繁衍。但是,我相信很多人,肯定念念不忘我们的老祖,不忘我们的祖庭之地。

我们源于山西洪洞的古槐树前,老鸹窝下,根在那里,情也在那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