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1)

文丨卿心君悦

《包法利夫人》,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佳作,作者基于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时代风貌,以“外省风俗”为名,将对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批判融入于爱玛(包法利夫人)的形象之中,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肮脏与丑恶。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2)

《包法利夫人》剧照

对于《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有太多太多文学的研究者与爱好者基于创作背景、意图、手法等角度,解读与浅析过其特有的文学艺术价值,可得出的成果多伴有一些“曲高和寡”的味道,究其原因无外乎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过远,读者无法从中直接汲取到对现实生活有借鉴意义的养分。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可以雅俗共赏的,从不同的角度探索,都能得到不同的启示,而这篇文章就基于作品的剧情,以一部“婚姻小说”的立场,来尝试寻找关于婚姻爱情的启示。

从爱玛与包法利婚后不同的感受中,浅析能够致使婚姻不幸的因素

《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概括起来并不复杂,普通的年轻医生查理·包法利,在母亲安排下,娶了一位45岁的寡妇杜比克夫人(艾洛伊丝),本是为了贪图寡妇每年的固定收入给包法利一个更稳定的生活,后来却发现寡妇对财产的事实有所隐瞒,包法利父母得知真相后与其争吵,寡妇因此被气死。

后来,包法利娶了患者卢欧老爹的女儿爱玛,卢欧老爹看重包法利的医术与老实,也是为了节省嫁妆,爱玛那时刚从修道院回家,对爱情的向往驱使她答应了与包法利这位医生的结合,而包法利则算是如愿以偿,早在前妻未去世前,第一次见到爱玛就已然心动。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3)

《包法利夫人》剧照

爱玛与包法利在这段婚姻中皆是自愿之选,然而在婚后的感受却截然不同,由此《包法利夫人》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

结婚之后,包法利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幸福与喜悦,生怕自己对爱玛爱的不够:

“他一来就忍不住摸摸她的篦梳、她的戒指、她的肩巾;有时候他张开嘴,大吻她的脸蛋,要不然就顺着她的光胳膊,一路小吻下去,从手指尖一直吻到肩膀。”

而爱玛的感受却与包法利相反,结婚后发现生活中的一切皆与想象之中不同,没有感受到期待中的幸福,更对包法利木讷的性格、邋遢的外表以及庸俗的见解大为厌恶,她开始质疑为何与他结婚,憎恨他在婚姻中获取到的幸福:

“她恨的正是他这种稳如磐石的安定,这种心平气和的迟钝,甚至她带给他的幸福。”

那么为何步入婚姻不久,爱玛与包法利在婚姻中的感受差距如此之大?抛开一些读者认为这源于爱玛不切实际的浪漫爱情期待等因素外,其实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将目光聚焦在当前婚姻以外的因素上,这不仅是导致爱玛与包法利婚后感受不同的原因,也是现实生活中致使许多婚姻不幸的元凶。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心理学认为,我们的感受(认知)并非完全来源于客观现实,而是基于自身的经历(记忆、经验)进行对比而来的,当我们将眼前的状态与过去进行对比,就得到了对当前状态好与坏的判断,所以历经苦难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满足,而身处于黑暗之中的人,则更容易感知光明。

基于此,爱玛与包法利在婚后之所以会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就很好分析了,包法利之前的妻子是一位45岁的寡妇:

“寡妇廋括括的,牙又长,整年披一件小黑披肩,尖尖头搭在肩胛骨之间;骨头一把,套上袍子,就像剑入了鞘一样。”

寡妇不仅比包法利的年纪大很多,还没有女人该有的姿色与韵味,包法利在婚后处处受到她的监视与安排,夜晚还要听她诉说曾经的苦恼,因此那时的婚姻生活是十分不如意的。

而爱玛带给包法利的感受则与寡妇完全不同,第一次看到爱玛便被迷住了:

“指甲的白净使查理惊讶,亮晶晶的,尖头细细的,剪成杏仁样式,比第厄普的象牙还洁净……她的脸蛋是玫瑰红颜色。”

在婚后,包法利将当前的婚姻生活与之前进行对比,爱玛的外貌、生活品味、情趣以及才情让包法利大为满足,甚至于觉得“娶到这样一位太太,查理临了也自视甚高了”。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4)

《包法利夫人》剧照

因此,包法利在这段婚姻中感受到满足与幸福实属正常,而爱玛之所以无法感受幸福就更好理解了,加缪在《局外人》中说道:“一个人对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总是会有一些夸张失真的想法”,爱玛对婚姻爱情的认知源于在修道院受到浪漫主义初期文学作品的熏陶,以及修道院老姑娘私下带来庸俗恋爱小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爱玛对爱情又加以肆意的想象,荒唐地认为婚姻爱情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无限的激情与浪漫会随婚姻爱情一同降临,然而却忽略了那些爱情故事的描述并非完全基于实际,就像在《包法利夫人》前言中艾珉对爱玛爱情认知的评价:

“她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理解贵族的风雅是需要财富做后盾的,她为之神往的那种爱情,需要庄园、别墅、高车驷马和华美的衣着打扮作陪衬,缺了这点富贵气,爱情便失去了光彩。”

正因此,当爱玛将目光聚焦在当前婚姻以外的幻想之中,用曾经想象中的婚姻爱情与当前的婚姻生活进行对比时,从中产生的落差自然很难让她在婚姻生活中感受到幸福,毕竟她与包法利只是普通的乡下人,那种想象中贵族阶级的婚姻生活与他们相差甚远。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些婚姻爱情未必真不幸福,只是当事人将目光聚焦在了当前婚姻爱情以外的因素上——包括曾经的爱情、上一段婚姻、身边人的婚姻状态、影视剧中的爱情故事,以及一些脱离实际的爱情毒鸡汤等,两者进行对比,从中发现的不足,很容易让我们站到当前婚姻的对立面,这种对立的姿态让我们无法真正融入当前的生活,由此就很难从中感受到存在于当前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法国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苏利·普吕多姆曾说:“幸福,是你感受到的,而不是你得到的”,感受幸福的方式需要将心融入其中,用心去寻找,去品味,幸福用眼睛是无法看到的,更不会凭空产生。

从爱玛对包法利、赖昂与罗道尔弗不同的态度中,寻找关于爱情真谛的启示

在婚姻爱情中,有很多敏感的话题十分引人注意,尤其是爱与性的关系(两性话题)以及婚姻出轨(婚外情话题),而之所以有很多人对《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投以关注,或许其中就有部分原因在于作品中对婚姻出轨的描述。婚姻出轨确该遭人指责,但指责与批判并不该是对类似作品的全部态度,我们更应该基于作品,摒除道德原则上的对与错,来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引以深思的地方。

①为何爱玛感受不到包法利对她的爱?

结合剧情,其实爱玛也算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她一心渴望的是获取爱情,为了这个目标不惜触碰道德与原则的底线,之所以爱玛最终选择出轨,抛开现实婚姻无法满足内心渴望的幻想以外,另一部分原因就源于她没有感受到包法利对她真挚而热烈的爱。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5)

《包法利夫人》剧照

包法利爱爱玛吗?从作品描述中的种种细节来看是爱的,包法利知道爱玛喜欢乘马车散心,特意为其购买并装饰包克,因为爱玛精神状态不好,放弃刚站稳脚的道特,去往陌生的城镇(永镇寺)行医,对于爱玛的需求都尽全力予以满足,对爱玛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热情与忠诚,从未存在过质疑,但是为什么包法利这种真挚而浓烈的爱,爱玛却感受不到?

其实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一方明明爱的深沉刻骨,而另一方却很可能感受不到,由此总有人感叹“深情总被辜负”,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有很多,但基于爱玛与包法利的婚姻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方(包法利)给予的爱并不能满足另一方(爱玛)对爱的诉求与期待。

让一个人感受到爱的关键,在于所给予的爱能够让对方得到情感的满足与内心的喜悦,这才是爱情的真谛,爱不仅仅是一方情感的发出,还需要确保对方能够顺利的接收、乐于接收,否则一味的爱,无论多么浓郁、多么深切,都属于基于自身情感满足式的情感“自嗨”。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德克·斯特洛夫与布兰奇的婚姻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单纯、善良的画家德克一直以娶到布兰奇而自豪、骄傲,他给予了布兰奇无微不至的爱与呵护,他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她是最漂亮的女人,然而他深情并没有让布兰奇感到由心的喜悦,最终在她遇到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后出轨,究其原因,德克给予的爱并非布兰奇所需要的,因此再过浓郁也没有价值。

②为何赖昂与罗道尔弗明明没有爱,爱玛却会为爱飞蛾扑火?

从作品的描述中,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赖昂与罗道尔弗对爱玛并没有真正的感情,皆是被爱玛的美貌所吸引,尤其是罗道尔弗这位风月老手,第一次见到爱玛后,内心就升起了占有的欲望:

“小可怜儿!巴望爱情,活像厨房桌子上一条鲤鱼巴望水。来上三句情话,我拿稳了她会膜拜你!一定温柔!销魂!……是的,不过事后怎么甩掉?”

如果说包法利属于“深情总被辜负”,那么罗道尔弗与赖昂恰好取得了“套路总得人心”的胜利,即便最后爱玛被二人抛弃,仍旧没有太多的憎恨,归根结底因为这二人的“套路”满足了爱玛的爱情诉求与期待。所以换一种角度,与其说爱玛是被罗道尔弗与赖昂引诱,反而不如说是爱玛对爱情的渴望驱使她投入了二人的怀抱。

赖昂满足了爱玛对浪漫、诗意爱情的诉求,二人有众多共同的话题,谈海聊日出,讨论音乐与文学以及最令爱玛为之神往的城市巴黎(受渥毕萨尔舞会中子爵的影响)。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6)

《包法利夫人》剧照

而罗道尔弗则满足了爱玛对爱人的期待,受人尊重的地位,独到前卫的爱情观念与见解,风度翩翩的气质与装扮,以及无时无刻能够燃起她心中激情的花言巧语,与罗道尔弗在一起,“她领略到了爱情,不后悔,不担忧,不心乱”。

之所以罗道尔弗与赖昂并没有投入太多的感情,却能让爱玛感受到浓郁的爱意包围,其原因与第一点包法利的“深情”进行对比,很显然就可以发现,这在于二人知道爱玛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并且能够巧妙的予以满足。在张爱玲的《怨女》中,银娣与姚三爷之间发生的僭越之举,其背后的原因也并非姚三爷对银娣有多么喜爱,只是姚三爷看穿了银娣内心深处的需求。

③为何深情会败给套路,投其所好远比用心良苦更得人心?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爱情有一种特殊的解释:“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对象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而如何判定一个人对另一方有无爱情,则是通过“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

由此很容易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清晰直观的感受爱情的存在,而是通过自身需求能否寄托于对方身上,对方又能否满足我们自身诉求来验证爱情,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很容易对爱情进行误判,将真情错认为假意,将套路误以为爱情。

返回《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在婚姻中的悲剧就源于他的“深情”没有用恰当的方式展现给爱玛,包法利从未真正思考过爱玛在婚姻中的状态,只是以自己的深情以及自身在婚姻中的感受去判定爱玛在婚姻中的状态,包法利也从未认真的考虑过爱玛对婚姻爱情的诉求,单纯的以为她与自己一样在这段婚姻中已再无所求。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7)

《包法利夫人》剧照

然而,正是包法利这种“自以为是”的感受,带给了爱玛难以想象的伤痛,她的热情与浪漫从未获取到想要的回馈,她向他吟诵情诗,他并没有“因此爱情加重,感动加深”,由此她认为他的热情与感情流露只是单纯的例行公事,她也曾期待他能够看透她的心声,然而却还是以失望告终:

“假使查理愿意的话,诧异的话,看穿她的心思的话,哪怕一次也罢,她觉得,她的心头就会立时涌出滔滔不绝的话来。”

爱玛期待包法利能够注意仪表,热衷事业,然而包法利却始终邋遢,毫无上进心,看似爱玛要求的很多,可但凡包法利能够感受到爱玛的期待,将浓郁的爱化成一定的努力与改变,二人的婚姻未必一定会成为悲剧。

固然,美好的婚姻爱情是两个人身处其中最真实的自己,但这并不会与爱情中“奉献”(互相基于对方的需求予以付出与改变)的特质相冲突,所谓的爱是带给对方幸福与愉悦,如果爱不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么爱情的意义又何在?

爱情是浪漫的产物,但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全部

当然,上述的观点并非是对爱玛在婚姻爱情中所犯下的错误的辩解与美化,只是抛开道德原则的对错来讨论可能存在于婚姻爱情中的问题,在整部作品中,最终推动故事朝悲剧发展的关键力量仍在于爱玛。

爱玛对爱情的错误认知,致使她无法从婚姻中得到想要的爱情,情感压抑无法满足,加之对美好的向往与渴望,促使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欲,而情欲的高涨又进一步引发了对物欲的追求,最终在债台高筑无力偿还与情夫抛弃的情感绝望中,她选择服毒自尽,而这正是作者福楼拜借用爱玛的故事想让读者引以深思之处: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追求会把人引向怎样的误区。

爱玛追求的爱情是浪漫、热情与自我幻想的一种共鸣,正像作品中说道的:

“她寻找的是情绪,并非风景。”

这种情绪是爱情初期特有的产物,是对美好爱情期待的一种幻想,它像是一条引绳牵引着两个人走向一起并孕育感情,但这种爱情最终还是要在现实生活中着陆,成为推动两个人一同生活的力量,因为生活才是婚姻的主旋律。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8)

《包法利夫人》剧照

但是,正因为爱玛对婚姻与爱情的认知存在偏差,所以只能从幻想中得到对现实婚姻的慰藉,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道的:“很多人选择了像虚拟现实的魅力屈服,寄情于自我幻想,这纵然不切实际,却更能与人安慰”,而这样的结局,则导致爱玛更难接受现实生活——“离她越近的东西,她越回避”,将自身的遭遇误认为只是一种不幸、不走运的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又让脱离现实的幻想的致命伤害性达到了极致:

“离开现实,浩渺无边,便是幸福与热情的广阔地域,由于欲望强烈,她混淆了物质享受与精神愉悦、举止高雅与感情细致。”

由此,她一生在追逐,却一生从未真正获取到想要的幸福。

因为她以为那种幸福是凭空产生的,会随着婚姻爱情一同降临,然而真能如此产生的,只有类似于罗道尔弗与赖昂那般为了满足内心欲望所刻意营造出的假象。但这种假象并不能长存于世,像真正婚姻爱情那般永恒,因此爱玛在婚姻出轨短暂的满足后又感受到了“婚姻的平淡无奇”。毕竟这种特殊的关系,只是欲望的吸引与碰撞,双方没有共同的情感经营与投入,更没有能够滋养这种情感的土壤,最终“竭泽而渔,这种幸福反倒成为了无水之池”也属正常。

爱情的美,可以由浪漫的幻想而生,然而婚姻的美,却要基于生活实际,爱情的美重在情感的享受,而婚姻的美则重在生活的感受,婚姻中的幸福不是因为看到了才相信,或许只能当你真正相信时才能够看到。

包法利夫人看婚姻幸福法则(包法利夫人基于)(9)

卿心君悦,头条原创作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