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斤十六两比现在多吗(古代的称为何都是十六两为一斤)

天地之间有秆称

那称铊是老百姓

称秆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

你就是定盘的星

……

还记得这首歌吗?它就是19年前火遍全国的《宰相刘罗锅》里的主题曲《清官谣》。

在古代,称是商品交易中必然用到的工具,关于它有很多的传说,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古代为什么十六两为一斤的故事。

相传16两秤的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倘若短斤少两,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两叫“折寿”。

古代一斤十六两比现在多吗(古代的称为何都是十六两为一斤)(1)

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那是因为古时候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古代的杆秤用木头制成,杆上有16颗秤星,一颗星代表一两。杆秤看似简单,但里面却有许多学问。

权衡人心的秤

由此可见古人在发明秤时所费的苦心。这些秤星时时刻刻在告诫生意人:务必买卖公平,切莫短斤少两,否则等于是在伤害自己。其实这里讲出了一个越来越被现代人忽视的理,那就是积德行善福多禄全,延年益寿,相反则福损禄伤,折寿短命。近代的人们在追求钱财中,甚至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程度。这实在是人类的悲哀。

古人一直告诫人们,要买卖公平,生财有道。因此秤在人们心目中被认为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象征。诸葛亮就说过:“我心如秤,不能随人低昂”,而这个说法已经超越了商市买卖,升华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

可见老祖宗创造的十六两,以及秤杆上的十六颗星,其作用不不仅是衡量物体的重量,更是用来衡量人心的。无论是做秤的人、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这杆秤可以秤出人的诚信、正义,这也正是中华传统内涵的传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