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山西山(游华山遇雪)

游华山西山(游华山遇雪)(1)

2020年,我去了东岳泰山、中岳嵩山,便想有机会再去看看西岳华山。

后来,我回到西安,到现在也两年了。西岳华山虽近在咫尺,却一直未去。今时至年尾,想想,还是去去吧,以免留下遗憾。

2022年12月23日,我在确认了24、25日可以休息的情况下,就在手机上查寻华山近日的天气,华山的旅游线路以及冬季登华山应做的准备。

我了解到,华山有北峰、中峰、东峰、南峰、西峰五大山峰。从华山脚下的玉泉院步行上山,到北峰需4到5个小时。从北峰到东峰,需1.5个小时。从东峰到南峰0.5个小时,从南峰到西峰也0.5个小时。此外,从山脚下有索道可达北峰和西峰。

我是喜欢徒步登山的,更何况“自古华山一条路”,登华山不徒步走走还有什么意思?但步行上山,耗时太多,穷游的我又不想在山上过夜。所以,算来算去,既使早上5点起床,6点出发,这一天的时间还是会非常紧张的。

网上说,冬季登华山,要做好保暖,羽绒服、保暖的裤子、帽子、手套,厚的鞋垫、袜子等必不可少。而这些,除了手套,我都没准备。想想,过去登黄山、泰山等,都是夏季,上到山顶,风刮的“呼呼”的,都感到冷,这冬天登华山不知会冷成什么样子?我有些犹豫起来。但再一合计,虽然没准备,现有的衣物到是可以多穿一两件。

我从网上还看到,登华山的人往往采取“夜爬”。即从晚上11点多开始登山,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到达东峰观日出。

到华山观日出,这主义很不错。我曾经在黄山观过日出,不知在华山观日出又是什么样子?但从天气预报看,华山25日有中到大雪,这日出肯定是看不成了。下了雪,不是更冷了吗?大雪封山,上山、下山会受影响吗?我又有些犹豫起来。所以,24日,我并没有早起。

24日上午9点多,我突然想,没有日出,去看看雪景也很不错啊!一天的时间紧张,我为什么就不能在山上呆一晚呢?于是,说走就走,我就开车出发了。

24日中午11点多,我到达华阴市。巍峨的华山在云雾和冬日阳光的烘托下,带着几分慵懒,几分羞涩的屹立在眼前。我不知道华山景区外方不方便用餐和购物,就在华阴县城里吃了饭。然后去买帽子和厚的鞋垫、袜子。我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合适的,最后只在一个大超市里买了些面包和水。

我开车到华山景区外,已是下午1点多了。没想到景区外就是一条街道,街上的店铺很多,很方便。我在街上买了一顶厚的加绒的毛线帽和一双棉鞋垫,一双袜子后,将车停在景区的停车场,背上背包,就从玉泉院边上的夜爬线路上山了。上山的时间,是下午两点的样子。

夜爬线路走的就是华山峪,华山峪口有华山牌坊,华山牌坊是四柱三门式的屋宇式牌坊。牌坊的正面匾额书“華山”二字,背面书“獨尊”二字,所以又叫“獨尊”坊。

獨尊坊的外面路边有一小型的“五龙宫”,獨尊坊的里边有“五龙桥”。五龙桥是一座只有一个大拱,两肩各有三个桥洞的石拱桥。五龙桥桥面平直,看起来也很普通,但桥的一侧镶有五个龙首。而桥名,则是建国初的外交部长,当年号称“乔老爷”的乔冠华题写的。

传说,过去五龙桥下有五龙潭,五龙潭里住着五条五色巨龙,他们常化成五位老人到武当山听陈抟(道教名人,后世称“陈抟老祖”)讲解易学。五龙指点陈抟,说武当山不是你的修行之地,你修成正果的地方是华山。后来,他们背负着睡梦中的陈抟,腾云驾雾的到了华山。据说,陈抟一觉能睡八百年,也是得了五龙的真传。

走过五龙桥,就到了华山门。经华山门检票,就算正式进入景区了。

景区里,两边高山耸立,中间则是河道深涧和登山道路。登山道路是两三米宽的比较平坦的斜坡路,路面都是用灰白的,不规则的石块儿铺成。石块间用水泥填了缝隙,看起来很整齐,一圈一圈的,象纵横交错的田畴一般。

山体从上到下都是坚硬的花岗岩,岩石间只有一些稀疏的灌木,而没有象样的大点的树。冬日的太阳在远处的山头泛着晄白的光晕,寒山显得纷外萧瑟。景区里人烟稀少,偶尔才能看到两三个下山或者上山的游客。山中虽然清冷,但我却走的发热。

进山二里许,河涧里面的石壁上有“王猛台”石刻。王猛乃东晋时人,曾隐居华山。《晋书》称其“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后来,王猛被前秦皇帝苻坚拜为丞相,前秦大治,王猛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流的将相。

进山五里许,有五里关。五里关西依绝壁,东临深壑,号称“华山天险第一关”。古时的五里关垒石成城,据险设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现在的五里关,因年久失修,城门、城楼毁圮,仅存关门城墙。

五里关内有桃林道院,桃林道院红墙灰瓦,朱门紧闭。从网上可以看到,“三官洞”、“好汉洞”等人工开凿的洞窟皆在桃林道院内。

网上更有《华山行之过桃林道院》七绝一首:

“独爱桃花不帝秦,山中开落自缤纷。

人间纵有紫泥詔,耻向天朝称下臣。”

诗是好诗,独不知作者是什么来头?“桃花不帝秦”也有些令人费解。网上查查,原来桃花者,桃花源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于是,豁然。后,又看到一首清人颜光敏咏桃花的诗:“绝山献奇芳,春深见红萼。天风万里吹,不向人间落。”也很是不俗!

从五里关再往前,就到了石门和莎萝坪。石门处巨石突塞,下留孔洞,石壁上刻有“石门”二字。人们行经此处,只能从石下穿洞而过。故《华阴县志》称其为“华山天险第二关”。

莎萝坪是华山峪里的一个小盆地,因坪内曾有陈抟手植的莎萝树而得名,坪四周山峰奇石景观较多。向东望,可观赏白云峰腰桃石和金龟戏玉蟾;西北望是栩栩如生的灵芝石;东北望,有悬空而构的混元庵、小上方;向南望,华山三峰雄伟挺拔,拴马桩一枝独秀。

华山的登山道路,至莎萝坪均为较宽敞、平坦的斜坡路。过了莎萝坪,山势抬升,登山道路也变成了窄小的石阶险道。

这时,我并不知道华山有许多的神话传说,名胜古迹。反而觉得,这一路上来少了些许人文景观。我便在手机上搜有关华山的诗词文章,结果只搜到了北宋宰相寇准的《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我一边继续搜索华山的人文资料,一边就来到了毛女洞。毛女洞景点是一个依山而建的低矮院落,景点没有开放。从外观看,房子有点年久失修。

传说,毛女原为秦宫宫女,为躲避骊山殉葬之祸 ,携琴逃入华山。她住山洞,食松叶,饮泉水,后因体生绿毛,世称毛女。每当夜晚来临,毛女常在月下抚琴。所以,毛女洞外的石阶上有副对联曰:“朱弦直拨秦宫怨,芳径空归月夜魂。”陈抟老祖也有一首《咏毛女》诗:“曾折松枝为宝节,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著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 。

在此期间,我又在网上搜到了华山的一个记录篇。但我点进去后,却发现手机快没电了,就退了出来。

接下来,我到了响水石。响水石是路右边的一块儿有点凸出来的大石壁,上用较小的行草书字体题写了“响水石”的名号。“响水石”,自是因其下有流水声而得名。

响水石下有响水桥,响水桥对面的桥头上有一个小的观景圆台。我本想继续拍照,但手机已经没电了,我还以为背包里有充电宝,寻找之后才发现,充电宝放在家里另一个小包里了。我想这下完了,手机没电,拍不了照,不是白来了吗?又想想,景区里应该有充电宝,我就继续往前走。

过了响水桥,向上就到了青柯坪。从这段山路开始,山道更为陡峭起来。我走不了多远,就要停住脚步,稍试休息。于是,我情不自禁的感叹:“这登华山,可比过去登黄山、泰山累多了”!在前面休息的一个40岁左右的美女接过话来说:“不是登华山更累,是我们都老了”。

上到青柯坪,有“九天玄女宫”,又名“东道院”。九天玄女,是道教尊崇的上古女神。传说她人头鸟身,是圣母元君的弟子、轩辕皇帝的师傅。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九天娘娘下凡,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于黄帝,并制作了夔牛鼓八十面,帮助黄帝打败蚩尤。

九天玄女宫的院内有一个八边形的门,门的每条边上都刻着八卦中的一卦,看起来很有特色。只是卦上的红漆,已经斑驳和摸擦的不象样了。

从九天玄女宫继续上行,有“回心石”。据说,以前体弱者经过此石后,过不了前面更为险峻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险境,只好回头下山了,故称此石为“回心石”。

民间还有一传说,是说元朝道士贺志真带领两个新收的徒弟在华山凿洞修行,但每凿一洞,都让给别人。天长日久,两徒弟见师傅只会骗自己天天吃苦凿洞,心生怨气。在南天门外悬空造洞时,两徒弟便愤然下山了。但当两徒弟走到“回心石”时,师傅却迎面走来,方知师傅已成仙。于是,回心转意,继续随师傅修炼,终于成仙。

“千尺幢”又称“太华咽”,它危崖对立,一径朝天,仰望如梯,俯察似井,它有370余级石阶。每级石阶长五六十公分,宽约十公分,石阶的坡度为70度。它的陡峭、窄狭真为我平生所仅见!望着它,我便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好在山道都被开凿成了规整的石阶,石阶两边还有牢固的攀爬索链。我一个人默默的在这段险道上爬行,当我爬出千尺幢,再回头眺望时,我感叹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想想还要从这儿下山,都有些后怕。

从千尺幢出来就是“百尺峡”,它们之间的石壁上有“太华咽”、“气吞东灜”等石刻,可惜手机没电,拍不了照。百尺峡只有91级石阶,但百尺峡有一块儿大石挂在两壁之间,摇摇欲坠的悬在石阶的正上方,这让从下面经过的人们有些担心。所以,这块大石在人们未通过时,被称为“惊心石”,而通过后则被称为“平心石”。

走完百尺峡,就上到了一个拐弯的山头。山头上有了阳光,有了风,远处的山坡上有了大树,有了烟岚,四周显得空旷悠远、风景如画。我坐下来,一边赏景一边休息,一边休息一边吃着面包。当我刚拿出面包来吃的时候,有一只肥猫跑了出来,这是我在华山遇到的第二只肥猫了。我撕了几小块面包给它吃,后来无意的问它抓不抓老鼠?它象是听懂了似的,就沮丧的走开了。

拐过山头,路边有一个便利小店。店里有一个20多岁的女孩,穿着白色长款羽绒服,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她正坐在桌前看着手机。我问她有没充电宝?她说这儿没有,北峰有。我又问她到北峰还有多远?她说半个小时。然后,她问我后面还有没游客?我说有。她说有,可能也不多了,都快5点钟了。接下来,她又对着手机在说话。原来,她正开着直播。我说,在这山上开直播,环境到是很好!她说关键是太无聊了。

离开小店,前面是一个山坳,山坳里有二仙桥。据说,二仙桥是八仙中吕洞宾点化何仙姑的地方。二仙桥下无河、无涧,说是桥,到象是个山间栈道。

我走过这个山坳,就上到了“老君犁沟”景点下。老君犁沟有500多级石阶,其陡峭、窄狭与千尺幢、百尺峡是一样的。所以民间有“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的说法。

老君犁沟还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当年老君犁沟这个地方并没有路,一个财主以修路为名,收刮了不少百姓的钱财,但他只拿出了很少的一点钱来驱使佃户和长工修路。因工程艰巨,修路的过程中伤亡了很多人。

有一天,太上老君骑青牛路过华山,看到了人们的悲苦,便用如意柄化成铁犁,套上自己的坐骑青牛,扶犁挥鞭,硬是在陡峭的岩壁上犁出了一道长沟,这便是现在的“老君犁沟”。当然,“犁沟”也有“离垢”的意思。道家认为游客至此,已离开尘垢,即将莅临天庭,到达仙境。

出了犁沟门,我终于登上了华山主峰之一的北峰。我从北峰西面的北峰咖啡店上到云台山荘,看到云台山荘内的柱子上有插座,我拿出手机充电。然后,又看到边上有共享移动充电宝,我就租了个充电宝出来一边充电一边拍照。此时,夕阳刚没过山头,时间是下午5点10多分。

北峰海拔1614米,又名“云台峰”。网上说北峰“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诗仙李白也有“石作莲花云作台”的诗句来描写华山及北峰,北峰因此得名“云台峰”。北峰东、西、北三面悬绝,唯南面经擦耳崖,可继续攀爬。

此时的北峰并没有几个游客,有的是个别从擦耳崖那边下来的游客,要去东面的北峰索道乘缆车下山。我想了想,便向擦耳崖走去。

擦耳崖岩体耸立,石刻醒目,其道可过双人,并无擦耳之虞,我心中暗暗觉得其名过于夸大。殊不知,名胜古迹自古而来,今日擦耳崖之险已不能与昔日同日而语了。

从擦耳崖上来是苍龙岭,擦耳崖到苍龙岭有400多米,这一路上的石刻很多。当然,从华山峪到北峰一路上的石刻也不少。在我们的印象中,泰山的石刻很闻名。今日来到华山,我觉得华山的石刻也并不逊色。只不过,泰山的石刻都是红色字体,而华山的石刻全是绿色字体。

我来到苍龙岭,天色已晚。苍龙岭下也有一个小店,店前的石桌旁坐着一对吃东西的青年男女。我站在店前,一边观赏周围的景物一边拍照。苍龙岭上有松,这松似乎比黄山、泰山的松树都更为高大挺拔。有一些肥大的乌鸦,在松树和地面间来回穿梭、跳跃,还时不时的发出一些野性的怪叫。乌呀呀的苍龙岭直擦云霄,让人有些望而生畏。

店里的工作人员向我打招,说他们两个也上山,这里有泡面、玉米什么的,你可以在这吃点儿,前面已无站点,然后又说也不勉强。

我呆了会儿,就向苍龙岭走去。我看到景点介绍说苍龙岭形似刀刃,黑若游龙,中突旁收,惊险非常。唐朝大学士韩愈来到苍龙岭畏险,曾大哭投书救助,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胜迹。景点介绍中的这一“大哭”,着实令我捧腹。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韩愈何许人也,竟然会大哭,这也太孩子气了吧!但事儿还没完,到了清代,有一个叫赵文备的百岁老人登山至此,听说韩愈投书求救的故事后放声大笑,并在“韩退之投书处”的胜迹边,留下了“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的石刻。后来,又有一个叫李柏的人来到这里,知道韩愈投书和赵老笑韩的趣事后,又补了一笔:“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当我走上苍龙岭,天已黑了下来,已看不到两边的万丈深渊。华山上亮起了路灯,苍龙岭上均凿石为阶,设链为护。所以,除了有些累外,我到并没觉得苍龙岭有多么惊险,更不会象古人那样大哭求助了。

登山的过程中,我又想起了华山的那个记录片。于是,我一边登山,一边听起纪录片来。记录片里说华山上的好多石阶,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当地的石匠一锤一锤敲出来的。记录片最后还说,华山又称“情人山”,因《宝莲灯》的故事就发生在华山。这让我对华山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让我觉着了华山的灵魂。不知不觉的,我就到了五云峰,然后又到了金锁关。

来到金锁关时,我真的有些震撼了。只见在一片漆黑的天幕下,一座雄关高高地耸立在眼前,它金碧辉煌、奕奕生辉,婉若天门,我似乎进入了西游记《大闹天宫》里的童话世界。

过了金锁关,我行走在山上的一片松林里,松林里开始有了松涛。我走到“三峰交叉路口”时,右侧头顶的天上又出现了两处流光溢彩的楼阁。楼阁下面仍然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楼阁就好像两盏宫灯,远远的挂在天上。我知道这不是神话,从导游图上看,这应该就是雄峙天外的南峰和西峰了。

我按路标,继续向东峰走去。走不多远,前面没了山林、树木,我似乎来到了一个山口。山口松涛阵阵,山风刮的呼天倒地的,我一个人有点害怕起来。山道拐向了左上方,石阶宽大起来,我向上一望,上面五六十米处出现了一座山门。山门是飞檐翘角的古式建筑,门匾上的字在灯光的映射下看不太清。我用手机镜头放大一看,赫然就是东峰。

我进入东峰山门,山门里边有宾馆,宾馆的住宿费用在几百上千元。我在宾馆四周转了一转,也没发现其他的可以休息之处。最终只好花了180元买了多人间的一个床位。

我来到房间,房间里有5张木制的上下床,房间已住进了3个人。我收拾了一下,时间就到了晚上8点多。这时,在苍龙岭下遇着的吃东西的男孩和女孩也上到了东峰。

睡在床上,我想,原来这冬天登山并不冷,自己多带的衣服和今天买的帽子竟然都成了多余。不料,25日天还没亮就有人说下雪了。

天蒙蒙亮后,我出门一看,果然下雪了。地上已有了一层积雪,空中还纷纷扬扬的飘着雪花。有三两个穿的严严实实的游客,背着背包,站在屋檐下不知所措,空气清冷异常。雪下这么大,我想这没准备下雨衣可怎么办呢?只好又回到房间等等。

天又亮了一些,有同房间的人往山后的观景台去,我也跟了上去。山上全是高大挺拔的华山松,华山松上还没有积雪,厚密的松针看起来乌呀呀的。后山的另一面,象是一个悬崖,崖边的护栏上挂满了红布。悬崖那边毫无遮挡,因雾气笼罩,却什么也看不见。据说,东峰是华山观日出最佳的地方,所以东峰又称“朝阳峰”。

我在观景台上呆了一两分钟,耳朵和手冻的厉害,就赶紧下来回房间戴了帽子。这时,外面有了吵杂声,我走出房间,发现有七八上十个人,不知是早起的,还是从别处上来的,他们站在屋檐下聊了会儿天,然后就向山门走去。天已经大亮了,雪下的小了一些,我也背起背包来到了山门。

山门外的石阶上都落满了雪,石阶两边护链上挂着的红布条正迎风飞舞,人们小心翼翼的下山。东峰对面的山上,也是成片的,乌呀呀的,高大挺拔的华山松。一些乌鸦,在松林里“哇哇”的叫着,使华山显得更为幽深脱俗。

我下到东峰下面,看到左边有一小块平地,平地边有金庸题写的“华山论剑”碑,平地上积雪覆盖,雪白无瑕。我一时兴起,便放下背包练起太极来。雪地平滑,进退顺畅,施展腾挪之间更有行云流水之感。粉妆玉砌,山河壮美,目力所极之处尽添荡气回肠之豪情。

说起“华山论剑”,金大侠何其有才,信笔一挥,便为华山打造了一张新的文化名片。我觉得“华山论剑”的经典,真是可以和三国中的“青梅煮酒”媲美了!

网上更有“讲古论金墨小沐”者,对“华山论剑”做了三重境界的解读,我觉得这或许正是金大侠的本意。

第一次华山论剑,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五位武功登峰造极的高人齐聚华山,既争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头,也争《九阴真经》的实利,实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一重境界。

第二次华山论剑,来到华山的有周伯通、一灯大师、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郭靖等,真正热衷于天下第一的只有西毒欧阳锋。但得了第一的欧阳锋却因打不过自己的影子而成了“欧阳疯”,从而进入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重境界。

第三次华山论剑,欧阳锋终于找回了自己,并与洪七公欢聚而逝。郭靖和杨过等前来祭拜洪七公,却发现一群江湖豪客又在华山论剑,争夺天下第一。他们本以为江湖出了后起之秀,其实不然。这便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第三重境界。

我练好太极,想上东峰对面的三公山,却没有路。我回到东峰与南峰的交汇处,按路标向南峰走去。此时,雪又下大了,我过一会儿就要拍打拍打身上的雪花,衣服也有点湿漉漉的。我以为其它的人也上了南峰,不料雪地上并无行人的足迹。从东峰到南峰的路程很近,途中经过了“金天宫”。金天宫又称白帝祠,是祭祀华山主神少昊的场所。

南峰又称“落雁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的最高峰。南峰峰顶比较窄狭,上有“华山论剑”碑,“俯抚群峰”石刻,海拔高度碑等。峰顶的四周有护栏,护栏上也挂满了层层叠叠,随风摆动的红布。峰顶的中间是光秃秃的雪地,雪地上的石刻因有雪覆盖已无法辨认。

我从南峰峰顶下来,按路标象西峰走去,一路上仍然是人迹罕至。南峰与西峰之间,有一小山峰叫“炼丹峰”。据说,峰上原有“纯青宫”和铸铁丹炉,可惜都毁于历史的长河中,现有的石雕丹炉与建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传说,太上老君和八仙中的铁拐李都曾在此炼丹。

过了炼丹峰,很快就到了西峰。西峰北面是势如刀削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西峰的南面是深谷斜坡,坡上的华山松时疏时密。南北面之间是光秃秃的山岭。山岭上有铁链护栏,护栏间的石阶一直通向了山岭尽头的翠云宫。山岭上的雪斑斑驳驳的,很薄,珍珠一般。有时,旋风从崖下吹上来,会将地上的雪花吹的漫天飞舞。这景相,给冰天雪地的华山又平添了几分萧刹之气。

西峰海拔2086.6米,是华山的次高峰。西峰因形似莲花,又称“莲花峰”。西峰大殿翠云宫是峰上保存时间最长最完好的道教宫观,里面供奉的着神话故事《宝莲灯》的女主人公三圣母。宝莲灯故事是华山著名的神化传说。

相传,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三圣母与进京赶考的书生刘彦昌一见钟情,私结姻缘,被哥哥二郎神发现。为维护天规,二郎神将三圣母压在西峰的巨石之下。后来,三圣母在石下产出一子,取名沉香,并送到刘彦昌处扶养。沉香长大后受霹雳大仙指点,用神斧将西峰的巨石一劈为二,救出母亲,终于全家团圆。

《宝莲灯》的故事,有很多个版本。记得小时候看过连环画,现在已没什么印象。后来有电视剧,也没怎么看过。秦腔《二堂舍子》选段虽比较早在电视上看到,但我并不知道它就选自《宝莲灯》。这次游华山后,我特意看了李小锋老师主演的秦腔《宝莲灯》全本和动画版的《宝莲灯》。

秦腔《宝莲灯》主要表现了三圣母与刘彦昌的仙凡奇缘,二郎神维护天规戒条的无情,刘彦昌与王桂英二堂舍子的偏爱以及沉香劈山救母的事迹。其中,《二堂舍子》的秦腔选段真是千古经典的绝唱!

动画版的《宝莲灯》,则主要表现了二郎神的邪恶以及小沉香的勇敢与坚强。另外,秦腔剧本中指点沉香劈山救母的是霹雳大仙。而动化版中,指点沉香劈山救母的是孙悟空。

对《宝莲灯》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觉得,华山《宝莲灯》的神话传说与西湖《白蛇传》的神话传说很相似,它们都为祖国的山水注入了灵魂,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从翠云宫上到西峰顶,再从杨公塔下山,经莲花桥回到三峰叉路口。然后,过金锁关来到飞鱼岭。我发现飞鱼岭左边有条道,不知通向哪里?但当我从飞鱼岭下来,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苍龙岭。原来左边那条道就是苍龙岭,飞鱼岭是为苍龙岭建的一条不太险要的复道。

中午11点多,我下到了北峰。雪后的北峰,地上,房子上是雪白的,而草木、山林是深色的,它们都笼罩在一片雾气里,远观起来象一副水墨淋漓的画。我没有在北峰停留,继续下山。

当我来到千尺幢时,我竟然没有了昨天那种“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感受。一切都顺畅起来,下山不再象昨天上山时那么小心翼翼。还有那山坳里的莎萝坪,昨天来时还略显普通与杂乱,今天覆了雪,顿时圣洁起来,竟然特别象高士隐居的世外仙境。

下午两点左右,我下到了玉泉院。从玉泉院穿堂而过,我才发现玉泉院的古朴与厚重,并由衷的感叹玉泉院真不愧为道教主流圣地。

今日下山,总能遇到三三两两的游客冒雪登山。可见华山虽险,天气虽然恶劣,但世间总还是有一些不畏艰险的人!总还是有一些勇敢的人!总还是有一些心系山河,向往美好的人!我于他们,正如明朝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说的那样:“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