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功效和归经(遥知兄弟登高处)

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种非常有名的道地药材,也许你没见过它,但是一定听过,它就是吴茱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茱萸少一人。

导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之一,朴素自然的文笔极其生动的勾勒出了身在异乡的思乡之情。一般文学作品中要凸显孤寂,就要写在热闹的节日里独身一人然后反衬出来。而描写节日呢,那就是写过节时的习俗活动了。这首描写重阳节的诗中,提到的自然就是“登高”与“插茱萸”了。诗里提到的“茱萸”指的便是吴茱萸,其枝叶能除泻痢、杀害虫,晋朝的周处也在《风土记》中写道:“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所以吴茱萸还有个雅号叫做“辟邪翁”。

山茱萸的功效和归经(遥知兄弟登高处)(1)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山茱萸的功效和归经(遥知兄弟登高处)(2)

这段话说故事的就是桓景(其父母在一场大瘟疫中病死了)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 “汝河里住着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祸害人间。”于是决心访师学本领,战胜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就进山拜师学艺。转眼又是一年,有一天,费长房走到桓景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回到家乡后,桓景把茱萸叶、菊花酒分给大家,避免染瘟疫,他自己则用降妖青龙剑杀死了瘟魔。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带茱萸的习俗一直传到了现在。

中医药康博会提醒您:道教的故事难免带有传说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中医里茱萸确实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但诗里提到的 “遍插茱萸少一人”指的是吴茱萸。因其气味辛辣,性热(就是来防寒邪的),而山茱萸无味,自然比不上吴茱萸的“祛邪”之力了。

山茱萸的功效和归经(遥知兄弟登高处)(3)

吴茱萸简介

吴茱萸《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四川、湖南、云南等地。通常在 8~10 月果实显绿色时采摘,晒干或低温干燥。

【异名】吴萸、茱萸、石茱萸。

【性味】其性热,味辛、苦。

【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温中理气,助阳止泻,燥湿止呕。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呕吐吞酸、虚寒泄泻、经行腹痛、五更泄泻等。

【成分】含挥发油(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等)、生物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因碱等)、吴茱萸酸等。

【适用人群】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可缓解肠痉挛、抗胃溃疡,具有降血压、抗凝、保护心肌作用。临床上主要治疗呃逆、高血压病、小儿支气管肺炎、牛皮癣等疾病。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者忌服;不宜多服、久服;吴茱萸勿与猪心、猪肾共食。

【用法用量】煎服,1.5~4.5 克。

【应用】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煮、炖等烹饪技法与酒浸。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山茱萸的功效和归经(遥知兄弟登高处)(4)

1、散寒止痛

包括温中,也包括温经,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痛经,温肝经经脉;温中凡胃寒或脾胃有寒的均可广泛使用。用于寒滞肝脉诸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导气汤。治厥阴头痛,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可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若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常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如鸡鸣散。略有行气作用,但偏于止痛。

2、止呕

用于胃寒呕吐证。本品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治中焦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泛酸,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的呕吐,可与半夏、生姜等同用。它常和清胃热的黄连等配伍,治疗胃热呕吐或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

3、助阳止泻

它苦燥,能燥湿,用于泄泻、腹泻,虚寒泄泻证。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阳虚、有寒的泄泻,它补阳、散寒止痛、燥湿,最合适。

4、疏肝理气

辛苦而温,入肝经,用之可疏肝气去寒解郁,故可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本草便读》:"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要……其性不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旨,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均可治之。"

5、温脾利湿

味辛能散,味苦能燥,性温能祛寒,故可用于因寒、温所致各种病症,《本草纲目》: "茱萸,辛热能散、能湿;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