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朵怎么看出心脏有问题(天旋地转竟是耳朵出了问题)

你是否会经常眩晕?

是不是加班累成狗

就感到头晕目眩?

压力过大出现眩晕呕吐?

头晕——

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症状

欧洲的一项研究报道指出

普通人群中约30%

有过中重度头晕症状

其中25%为眩晕

晕起来的滋味不好受

问题究竟出在哪?

专家表示

导致眩晕的原因有很多

不少和耳朵有关

医学上称之为耳源性眩晕

有网友就因耳石症经常眩晕

特向小名求助

我有眩晕症,在某医院眩晕专科治疗过,认为是耳石症,因我是75岁高龄老人,医院不敢用机器为我做耳石复位,只能用人工方法,医生很尽责,也许我的耳石位置较特殊,复位没成功。

因为该医院没有心内科,用机器复位恐怕我心脏出问题,所以暂时延迟了治疗。所以我特别想问问,这种情况中医有办法治疗吗?或者有没有什么别的治疗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小名请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健康讲师

来自针灸推拿学院的谢孺韬

作详细解答

谢孺韬介绍,耳石症是一种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的疾病,以手法复位为主要治疗方法[1]。在复位后部分患者仍然会有持续性头昏沉不清,短暂性行走不稳等残余的症状[2]。况且由于耳石症发生位置不同,复位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从耳朵怎么看出心脏有问题(天旋地转竟是耳朵出了问题)(1)

网友配图

在中医中,并不存在“耳石症”这个病名,根据其症状,归属于“眩晕”的范畴。目前的相关文献中,认为中医对于耳石症的治疗大多数是需要和手法复位同步进行的。其中研究表明,中医汤药[3]以及针灸[4]治疗配合手法复位会有较好的疗效。

在目前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医的汤药还是针灸,都是对于眩晕的症状起到改善作用,而对于耳石颗粒的回复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但由于耳石症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可以通过机体的调节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治愈),又考虑到您的年龄也相对较高,尽量避免手术,因此对于手法复位后仍然无效的耳石症还是比较推荐中医治疗的。

从耳朵怎么看出心脏有问题(天旋地转竟是耳朵出了问题)(2)

网友配图

谢孺韬建议这位网友,可以去相对较大的综合性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耳石症的发病部位,通过手法复位与中医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从根本与症状上共同尝试解决您的疾病。

在咨询中医医生时,建议将自身所患各种疾病、所有不适症状全部如实告知医生,不能因为是想看耳石症而忘记告诉医生自己心脏的不适等等。具体疗效是针灸效果优,还是汤药效果更好,目前暂时无法给予定论,需要根据您对于这两种治疗方式的接受程度及敏感程度来确定。

由于耳石症有一定自限性,所以请您一定要放松心情,减少心理负担与焦虑心情,及时前往医院治疗,才能尽早康复。

在就医之余,可以在家尝试“Brandt-Daroff康复练习”,具体方式为患者直立坐于床边,双腿自然下垂;迅速卧向患侧,面部向对侧前上方转45°,待眩晕消失后30 s坐起;迅速倒向对侧,待眩晕消失后30s坐起。全套动作每日练习2~3次[5]。这对于改善耳石症的症状也有一定的效果。在家做“Brandt-Daroff康复练习”时需有家人在旁陪同,如果练习过程中出现不适情况应停止练习,休息后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作为参考,由于形式有限,获取的信息仍然不足,并不能百分百掌握您的病情,讲解可能会有一定的不完整,如有不解,请及时咨询相关专家。在任何康复过程中有强烈不适,应当马上停止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金昕,孔维佳,冷杨名,刘博,刘波,余力生,张甦琳,张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03):173-177.

[2] 栾金红,赵龙刚.浅谈耳石症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中医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39-240.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75.166.

[3] 梁迪赛.中药联合复位法治疗耳石症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6,32(08):16-18.

[4] 时国臣,韩增鑫.针刺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01):19-21.

[5] 李洪淮.Brandt-Daroff康复练习对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1,19(02):88-91.

本文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谢孺韬

本文审核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 陈少丽

(均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健康讲师团)

科普内容 仅供参考

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来源: 名医话养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