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上问乘务员借充电器(杭州火车上一大妈拔掉小姑娘充电器)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人很浮躁,就像是干柴烈火一点就着,甚至只需要一点火星,就能引发一场火灾。而这“火灾”背后的根源,是部分大众道德品行的倒退。

动车上问乘务员借充电器(杭州火车上一大妈拔掉小姑娘充电器)(1)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近日,在浙江杭州的一列火车上,买了卧铺车票的大妈,准备去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当她走到卧铺门外的走廊上,发现小桌子旁坐着一个小女孩,充电的插头已经插在了插座上。

由于大妈的手机只剩1%的电了,她走过去看看小女孩的手机充了多少了,一看已经有70%了,便同小女孩说:“你的手机已经有这么多了,先给我充一下!我手机马上没电了。”

小女孩说:“我的马上充满了,你等会,我充满了再给你充。”可大妈的手机等不了啊,1%的电恐怕用不了几分钟就会关机了,万一有重要的电话打过来接不到怎么办?于是心急的大妈二话不说就把小女孩的插头给拔掉了。

动车上问乘务员借充电器(杭州火车上一大妈拔掉小姑娘充电器)(2)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面对这突发的一幕,小姑娘火气就上来了,“你凭什么把我的充电器?”大妈也毫不退让,“就凭我买的是卧铺,你买的是硬座,你就不该到卧铺车厢来充电。”

在小姑娘看来只要她买了车票,车上有充电的地方,她就可以充,这是她的权利,随后,她还特意叫来了列车长评评理,列车长也表示,并没有硬性规定硬座车厢的乘客不能到卧铺车厢去充电,所以小姑娘充电并无不可。

大妈就说:“我的只有1%的电,她的已经有70%了,你们说在这种情况是让她先充,还是让我先充?”但似乎由于大妈先拔了小姑娘的充电器,所以乘务员都站在小姑娘的那边说话,只是劝大妈不要生气,让小姑娘充完了再临到大妈充。

动车上问乘务员借充电器(杭州火车上一大妈拔掉小姑娘充电器)(3)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妈才说出了那句:“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我都好久没搞事情了,今天我就搞一个给你看。”

其实这都只是一个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委屈的气愤之语,并不代表这个大妈真的是多么凶狠之人。

现在的手机可以说是人人必备,出门旅行对于充电需求,交通各部门也在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在动车上也都设有充电插口,但是在部分的火车上只有卧铺车厢才设有充电插头,普通的硬座车厢是没有的,而这些仅仅只是事件发生的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因素。

动车上问乘务员借充电器(杭州火车上一大妈拔掉小姑娘充电器)(4)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长者无宽容之怀,幼者无敬老之意!

给手机充电,在生活中再正常不过,假如是在家里,我们发现一个插座上已经插满了,那么我们会去找另外一个插座给手机充电,或者说在这个插座上拔掉一个插头,可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什么都那么自由。

大妈在发现自己卧铺门外的插座被占用之后,她并没有想着去另外找一个插座,而是觉得我的电已经快没有了,对方已经有70%,所以这个插座就应该给我充,她认为自己是占理的一方,所以言语粗鲁冲动,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被动。

而小姑娘觉得既然插座是我先占的,我就应该有权利充满了之后再给你充,至于你有什么原因,与我并没有关系。

动车上问乘务员借充电器(杭州火车上一大妈拔掉小姑娘充电器)(5)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大妈活了几十年,走过的桥恐怕比小姑娘走过的路还要多,可是在面对这种小问题时,她却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没有以一种委婉的沟通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是想着以气势压人。

而小姑娘读的书,应该比大妈还要多,可文化知识再多,也无法弥补道德品行的缺失。

面对大妈的手机只剩1%的电,她能够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中华民族谦恭有礼的优秀传统品德,在她的身上,丝毫没有得到体现。

动车上问乘务员借充电器(杭州火车上一大妈拔掉小姑娘充电器)(6)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无论是大妈还是小姑娘,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私地去考虑自己的问题,这种思想的碰撞,摩擦出来的必然是火花。

当道德品行退化到一定的地步,由此而引发的不良事件将层出不穷,人人都会成为受害者。

我们该如何做?我们无法逐一的去提高别人的道德品行,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但对于社会而言,这肯定是不够的。

整个民族道德品质的提升,需要的还是改善整体的社会风气,只有让这个社会刮起一阵风,让这风里,裹携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像空气一样吸进我们的身体里,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才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认同的,记得点赞转发!

我是小凯,用文字记录生活,奇葩与美好同在,悲伤与快乐相伴!

#头号周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