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民宿发展现状(云南乡村客栈如何推开)

掌上春城讯 人民日报7月8日11版刊登文章《乡村客栈如何推开“三重门”(农家乐如何走好转型路)》,报道了洱海保护“三线划定”之后,大理喜洲镇乡村客栈的转型之路。全文报道如下:

西双版纳民宿发展现状(云南乡村客栈如何推开)(1)

人民日报版面截图。

今年5月底,洱海保护“三线划定”方案公布。根据方案,湖岸“蓝线”以外15米内,实施生态搬迁,建筑物基本拆除;“蓝线”以外100米内,禁止新建民用建筑和拆旧建新。这意味着,曾经被热捧的洱海海景房将淡出,洱海周边约300多家一线客栈面临关闭。这一结果引人深思:乡村旅游如何有序发展?除了不踩生态红线,还有哪些要权衡?

在洱海西岸的大理市喜洲镇,“喜林苑”客栈稳扎稳打,定位高端却发展势头良好,正谋划在剑川县和腾冲市布局新店。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项目落户乡村,须考虑生态、社会和文化三个评估维度,乡村客栈只有推开有序、融合和创新“三重门”,才能避免水土不服带来的副作用。

“有序之门”——

大干快上难免吃“后悔药”

从北京来大理开客栈的刘女士吃了盲目发展的亏。刘女士来大理10年,一直在古城人民路附近开客栈,苦心经营之下,客栈小有名气,房客回头率也高。眼看着别人朝海边发展,她也在湾桥镇投资建设了一个海景客栈。可洱海保护的禁令,让她开新客栈的计划打了水漂。

五六年前,随着环洱海公路贯通,洱海周边客栈餐饮业迎来井喷式发展。以双廊镇为代表,一度与世无争的渔村,成了日新月异的“大工地”,因为双廊发展空间有限,“握手楼”“亲嘴楼”几乎随处可见。客栈民宿业蓬勃发展,在大理呈梯次蔓延,与双廊隔洱海相望的喜洲镇桃源村,客栈数量过去四五年翻了近10倍。

大理在成为国内民宿界标杆的同时,环境隐患也随之埋下。由于制度规定和管理的相对滞后,大理洱海边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是粗放式的。洱海环境保护,带来了与行业发展的激烈冲突。

耐人寻味的是,大理碰到的环保问题在乡村旅游中相当普遍。随着全域旅游推进,一些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古镇、景区迅速“蹿红”,游客数量开始爆发式增长,客栈餐饮业一哄而上,而基础设施投入、行政管理等支撑条件往往滞后,导致先发展后规范。一旦环保等红线被突破,返回头来治理规范,代价沉重。这种挑战,在剑川县沙溪古镇、普者黑景区等乡村旅游“后起之秀”中,都不同程度存在。

除了扎堆无序发展带来政府管制之痛,客栈行业自身竞争也已白热化,钱其实并不好赚。在腾冲市和顺镇开客栈的杨清清坦陈,这几年周边客栈平均入住率逐年下降,“每年下降10个百分点算是好的啦。”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云南民宿客栈数量超过5000家,居全国首位。但半年前,数字是8000家左右。这意味着半年时间里,两三千家客栈民宿被淘汰。

“喜林苑”经营者、美国人林登认为,乡村旅游尤其是客栈民宿火了几年后,到了该静静的时候了:地方政府是事先规划打好基础,还是为猛增的客流沾沾自喜?行业投资者除了想着赚热钱,要考虑项目合规性和长远盈利点,心态得冷静下来。“这也未尝不是好事”,林登认为,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大幕开启之时,头脑清醒以后能少些“翻烧饼”。

“融合之门”——

贸然下乡小心“水土不服”

在行业整体发展不尽理想的背景下,扎根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赞集团发展势头让人艳羡。除了在迪庆运营5家山居酒店,松赞正在大兴土木,布点“滇藏旅游线”,以至于有人担心是否步子太快了。集团负责人白马多吉解释:“松赞扎根藏区经历18年的成长摸索,到厚积薄发的时候了。”

为向客人展现最为本真壮美的香格里拉风情,松赞集团的山居酒店都选址在偏远山乡。这让松赞集团的本土化运营成为必然,虽然价格差不多,但松赞和五星级酒店很不一样。松赞的本土化用工都在九成以上,“松赞人”就是当地农民。在茶马古道重镇奔子栏背后,松赞奔子栏酒店就藏在山坳里的百任村。驻店经理罗德军告诉记者,奔子栏酒店12名员工,都是当地人,学历基本是初高中水平。

在松赞集团,酒店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服务人员和客人之间,体现出浓浓的亲情,这也是许多高端酒店客人最为看重之处。白马多吉介绍:“我常对员工说,对客人别太拘谨,就像家里来人那样招待客人就行了。”酒店用工和用品采购本地化,让松赞为当地带来福利,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体验。

林登先生扎根大理乡间10年了,对社区关系十分看重。他认为,不同于城镇酒店,资本下乡需要入乡随俗,如果深宅大院自我封闭起来,“水土不服”的成本会很高。何为入乡随俗?北京人刘女士说,许多地方客栈经营者和房东的关系恶化,争议多在房租上。聪明的经营者,不能说涨就涨,不会把关系弄僵。

客栈和乡土的融合,还体现在善用本土旅游资源上。乡村的风土人情、历史遗存、土产美食等,都能为客栈所用。喜洲镇桃源村的王柏是本地人,经营着一家20多个房间的客栈。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生意经就是和客人交朋友。因为是本地人,王柏的服务有很多优势,比如对当地的风物认得清楚说得明白,带客人出去玩得深入;亲戚朋友多,一呼百应,旅客的需求很容易满足。

林登认为,目前乡村旅游对外来项目的环保评价越来越重视,但从社会和文化维度,如何和当地有机融合“打成一片”,而不是对当地造成冲击和破坏,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创新之门”——

破解“痛点”才能行稳致远

支撑松赞集团快速发展的,除了宾至如归的淳朴服务,关键在于其独特的旅游产品——“卖房间 卖线路”。松赞集团对客人实行一揽子服务,一个旅行管家和一辆专车全程陪同,一路住松赞的酒店,让游客在饱览滇西北最佳风景的同时,可以体验做豆腐、制作传统木碗等当地民族文化,打包产品还设计了野外徒步后藏式野餐,产品价格也不菲。白马多吉坦陈,恰恰是“旅游增值服务”的部分,贡献了集团利润的大头。

松赞集团总经理知诗七林认为,国内的高端游客在过去5到10年内,迅速走向成熟。因此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产品创新,“摸着客人的需求走”。林登也说,最近三五年,国内客人逐渐成为“喜林苑”的主体。腾冲的杨清清也认为,对一般出游住客栈的散客来说,能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会减少游客出游的搜寻成本,是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创新是一面,对乡村客栈来说,制度创新解决后顾之忧同样重要。无恒产者无恒心,乡村客栈对外来经营者来说,“房子不是自己的”始终是块心病。杨清清介绍,比如你签20年租房合同,一晃5年过去又该交房租了,才发现经营还没上轨道。“这是造成行业浮躁、经营行为短期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她说。

针对投资者的这个“心病”,腾冲市借鉴浙江德清做法,推出“产权建设用地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配套用地招商”政策:在界头镇拿出近300亩地,采取依托村庄“点状供应”政策,让民宿投资者拥有40年产权。项目根据客栈个性需求,量身定制。据悉,这项制度创新的落地工程“云水兮项目”已封顶,第一批乡村客栈即将投入运营。

找到了为游客综合服务的努力方向,在云水兮拥有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客栈”,杨清清还有一件烦心事,如何推广营销?目前,OTA(在线旅行社)平台的佣金过高和暗自“竞价排名”乱象让杨清清感到担心。他告诉记者:“如果不加整治,难免会劣币驱逐良币。”

“乡村旅游的痛点,恰恰是行业需要创新突破之处,客栈除了靠风景也要靠发展环境,哪个地方能把共性问题解决好,哪里就能在未来占到先机。”白马多吉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