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郭庄乡蔬菜产业(蒲县蒲城镇曹家庄村)

这里的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千亩旱地蔬菜收获满满,小杂粮加工厂持续运转,账户上跃动的数字有力支撑起村里的民生事业;,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镇平郭庄乡蔬菜产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镇平郭庄乡蔬菜产业(蒲县蒲城镇曹家庄村)

镇平郭庄乡蔬菜产业

这里的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千亩旱地蔬菜收获满满,小杂粮加工厂持续运转,账户上跃动的数字有力支撑起村里的民生事业;

这里的集体经济带来好福利:村里出资给每户村民上了综治险、大病保险,一入冬,还给家家户户分白菜、胡萝卜;

这里的村民增收途径多样:土地流转收益稳定、就近务工收益不菲、地力补贴直达农民户头……

秋冬交替之际,蒲县蒲城镇曹家庄村处处涌动着收获的喜悦。旱地的胡萝卜长势正盛,连片的高粱、谷子刚刚收获,村民们正在精心平整农田地垄,阡陌纵横处,描绘出一幅喜人的农耕图景。

立足优势找准产业

“我们村位于蒲县南山垣,优势是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垣面宽阔,耕地集中连片。”曹家庄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理事长曹建昌说,村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逐步探索、试点先行,最终确定了以培育旱地蔬菜种植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定位,努力开发本村农业“拳头”产品。

曹家庄村采取“党支部 党员致富带头人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流转耕地1000亩,科学挑选蔬菜品种,逐年扩大种植规模,经过多年实践,实现了南瓜、大葱、胡萝卜、白菜等旱地蔬菜规模化种植,探索出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助力村集体和村民稳步增收。

“南瓜从种到收100天,把主蔓掐头后,每条蔓上能长两三个,平均单个重约三四斤,一亩地能收获八九百颗南瓜。”曹建昌说,“这些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销售资源,与临汾市鑫阳农贸市场签订了长期销售协议,南瓜年订单销售达到两万吨,市场销路稳定。”

已经收获的南瓜留下了连片的黄土地,而另一侧的农田里,胡萝卜苗长势正盛。在整齐排列的核桃树下,遍地的胡萝卜苗呈现出大片的翠绿,曹建昌说:“我们种植了300亩胡萝卜,从目前生产情况来看,每亩产量不低于2500公斤,也是一个丰收年。”

据测算,旱地蔬菜项目今年收益可达36万元,再加上光伏发电、小杂粮加工等,曹家庄村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

技术托管务工增收

72岁的村民王海龙有31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种植南瓜,他本人也在旱地蔬菜基地务工。他开心地说:“去年务工挣了7000余元,地力补贴每亩100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益,一年到头收入还真不少。”

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也是曹家庄村发展千亩旱地蔬菜的成效之一。

曹建昌告诉记者:“村民们只要有意愿,无论是谁,都能到蔬菜基地打工。我们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况安排活儿,尤其对年龄较大的村民有所照顾。比如集中摘南瓜时,地头上有40余人在忙,有的人采摘,有的人运送,有的人只需要干一些将南瓜捡起来装到袋子里的轻活儿。去年,我们光工资就发放了19万元。”

一方面带动村民增收,另一方面培养技术人才。村党支部以“技术托管”作为产业发展引擎,引进种植技术人才3名,在耕旋、育种、栽培、除草、防虫、采摘等环节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依托基地务工实训平台,培养了本村种植专业人才30余人,推动旱地蔬菜产业精细化、效益化。

通过发展千亩旱地蔬菜,曹家庄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了旱地蔬菜一整套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不仅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路子”,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村民曹海滨将32亩地流转给集体后在基地打工,工资就领了1.2万元;村民冯建红夫妇不光在基地务工,基地还租用他家的农用车干农活儿,“两人一车”领了4.2万元。

民生实事增进福祉

“多亏了村集体给我们买了大病保险,不然我就返贫了。”回想起这起交通事故,村民冯根奎十分感慨。

去年,冯根奎开三轮车下地干农活儿时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医疗费用高达10余万元。这时,曹家庄村给村民们购买的大病保险发挥了作用,除了医保报销外,大病保险又报销了2.8万元。

“集体出资四五万元给所有村民购买了大病保险,给大家一个保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全平说。

此外,曹家庄还给所有村民购买了综治险。去年最强秋汛导致的自然灾害中,村里受灾的村民都得到了赔偿,最高的拿到3000余元。

村集体种植了30亩白菜作为村民福利,每到入冬时,给每家每户分100公斤白菜和50公斤胡萝卜。

生活环境整治、村内绿化、水电管路维护……村集体有了收益后,有力支撑起村里的民生事业,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村民的心坎上。

今年,曹家庄村与附近的韩店村组建了旱地蔬菜产业联盟,建设集种植、包装、储藏、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曹全平说:“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力争南瓜种植达到3000亩以上,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以旱地蔬菜产业助推全村走上强村富民的发展道路。”(柴云祥)

原标题:千亩蔬菜托起强村富民梦

[编辑:席亚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