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进入实施阶段(和谐共生绘就青海湖绿色生态画卷)

2021年统计显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5.28万亩,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72.38%,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达69%,水质状况为优的比例达100%,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进入实施阶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进入实施阶段(和谐共生绘就青海湖绿色生态画卷)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进入实施阶段

2021年统计显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5.28万亩,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72.38%,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达69%,水质状况为优的比例达100%。

◎本报记者 张 蕴 实习生 张 琦

青海湖鸟岛每天都有新生命破壳而出;水天一线间,普氏原羚如精灵般在青海湖边绿油油的“地毯”上灵动跳跃;上万尾裸鲤在青海湖生命大通道完成洄游产卵……在青海湖276个生态监测站点组成了“天空地”实时监测体系,“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勾勒出的绿色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8月,青海湖迎来最美时刻,记者走进创建中的青海湖国家公园,探寻青海湖十年变迁的历程。

加强保护 野生动物数量持续增加

青海湖有荒漠、草原、森林、高原河流及湖泊湿地,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在青海湖周边,有一种羚角十分对称的羚羊,这是比藏羚羊还稀少的普氏原羚。普氏原羚是青海湖滨沙化草地的代表物种,是世界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也是青海湖的旗舰物种,仅分布在青海湖环湖地区。

进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中国普氏原羚之乡”的牌子非常醒目。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普氏原羚物种数量曾一度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2007年12月27日,刚察县哈尔盖地区建立了国家首个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2009年9月“刚察县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保护站”正式挂牌成立,该区域总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区域内有稳定的7个普氏原羚种群。

8月12日,刚察县自然资源局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晏银丽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为更好保护这一濒危珍稀物种,当地成立了联合巡查小组,每年每月定期开展巡护,今年以来已巡护16次,巡护里程达3200公里,对普氏原羚种群保护和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区内还设立野生动物监测站,其中设立8个监测点,通过卫星传输等手段监控疫病,监测到饲料短缺时还可以进行人工投喂。

截至目前,环青海湖区域共15个种群的普氏原羚数量从最初的300只恢复到现在的2800多只。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常有普氏原羚被车撞死事件发生。

“我们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开展调查工作,对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协调当地多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设立保护通道。”刚察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山成斌说。

2021年7月2日,我国首个普氏原羚通道、青海省第一个单一物种野生动物生命保护通道建成。迄今为止,这条“生命绿色通道”未发生一起普氏原羚被撞伤亡案件。

在当地,守护普氏原羚,不仅是主管部门、相关单位的责任使命,更是牧民百姓的行动自觉。晏银丽介绍,哈尔盖当地居民自发组成了一支野生动物巡查保护队,牧民们为野生动物保护竭尽全力。普氏原羚种群的成倍恢复,仅是青海湖畔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成效的直观见证之一。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表示,如今,青海湖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达90%以上。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种类由2017年的92种增加到2021年的97种,栖息水鸟数量较2017年增加69.9%,达到57.1万只,青海湖成为中国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青海湖实施的封湖育鱼,则使青海湖裸鲤资源量逐步恢复。统计显示,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较2017年增加33.6%,达10.85万吨,较保护初期增加42倍。

改善生态 蹚出绿进沙退新路子

8月12日,记者沿蜿蜒的公路一路向前,车辆行进至青海湖东北岸,一派“绿进沙退”的景象浮现眼前。黑颈鹤、斑头雁等高原水禽在湿地惬意栖息,藏羊、牦牛在草原悠闲觅食。

沙岛,曾是青海湖畔的“王牌景区”,如今,这里已从景区变为保护区。海晏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文虎向记者介绍了这里的防沙治沙历程。

马文虎说,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海晏县克土沙区每年以十几米的速度向东北侵袭,周围大片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原生植物逐年减少,河道出现了季节性断流,导致青海湖湖区水位明显下降,尤其是每年春冬季节,呼啸的寒风夹杂着黄沙,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铁路和公路部门每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清沙护路。沙漠化面积的逐年扩大已经严重威胁到青海湖周边乃至全省的生态安全,防沙治沙刻不容缓。

为有效控制沙漠化的扩大和蔓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晏县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沙方法,创新固沙方式,调整树种结构,试验成功了“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先进实用技术。在高寒旱沙区走出了一条固沙造林的新路子。

据不完全统计,沙区累计投资达2.1亿元,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148.6万亩,减少到现在的99.3万亩。2013年,克土沙区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十三五”以来,克土沙区完成造林绿化、生态综合治理、湿地保护等共638万亩。

科技赋能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

科技,正为青海湖“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不断赋能,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有了强大数据技术支撑。

“大数据平台现有视频监控64个,其中地上56个,水下8个,旨在为研究鸟类的行为、禽流感主动预警及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提供更为精准的保障,青海湖已初步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体系。”8月12日,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湿地监管大数据中心内,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向记者介绍了青海湖湿地监管大数据平台。

2007年至今,环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已持续16个年头,来自全国多地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在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15个普氏原羚活动区域、28个植被调查样点开展常态化巡护监测,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摸清了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黑颈鹤及水鸟的种群数量、种群分布和种群结构,掌握了保护区内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地面生物量和多样性分布。

2021年统计显示,青海湖流域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5.28万亩,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72.38%,水体面积达4625.6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达69%,水质状况为优的比例达100%。

守护生命之源,青海湖筑牢生态根基。立足流域,相关部门正推进青海湖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陈德辉介绍,近年来,青海湖实施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资近两亿元实施了20多项重点生态项目,初步建立了覆盖青海湖流域的276个生态监测站点和监测体系,生态保护科技支撑和科研监测能力全面提升。

“今年4月25日,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回函青海省人民政府同意青海省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青海湖将迎来国家公园时代,我们将把湿地监管大数据的覆盖范围从保护区范围拓展至整个青海湖流域,努力把青海湖建设成为具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的国家公园,永葆青海湖碧波荡漾。”何玉邦说。

(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