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

机缘显化明心性,一脉青峰一脉禅。

巍巍大别山,因为禅宗文化的浸染,造化清朗,毓秀钟灵,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文底色。

这里自古乃禅宗祖庭所在,自二祖慧可大师在司空山开辟禅宗道场,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都在大别山修禅传法、悟性明心。

二祖寺、三祖寺在安徽,四祖寺、五祖寺在湖北。世代源流,自成一宗,穿莽林,越雄山,自皖南而东楚,佛法日益弘盛。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

今日,湖北罗田三里畈,又有宝刹丛林显化寺重光,为大别山再开一座佛门胜景、再创一项人文盛迹。

得大别山化育,从罗田走出去的诗人企业家阎志,承母之愿,捐资扩建显化寺,并设百佛堂,遍寻四海聚请百尊珍稀佛像,奉于其间,为家乡祈福,亦愿逢着更多的有缘人,来此“悟一禅意,起一善念,得一清净”。

悬铃翘角,烟霞笼纱,于雕梁画栋下侧耳,悠悠钟鼓声传来。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2)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3)

九龙盘顶入禅境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4)

从武汉往东120公里,尘嚣疏淡,沿路苍柏翠竹,心境渐渐开阔漫远。

巴水回环,山路蜿蜒,循路盘旋而上,峰回路转,

温泉胜地罗田三里畈远在山麓,而看向山顶,晨光里,显化寺近在眼前。

远峰环绕,山岚浅浅,若遮若映。禅寺峭立峰峦,如飞来蓬阁,进深层叠,隐约间更有大观气象。

不自觉放缓脚步,过山门,沿石径前行。但见整个寺院为重檐歇山、城台式建筑风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和法堂五重院落沿着中轴线次第坐落,错落有致,转折自如。地藏殿、药师殿、弥陀殿等分列两厢。清净之地,不敢高声语,却在屏息环顾时,心中打开了一重禅意的境界。

在寺中徜徉,拾级而上,缓坡而下,这份静穆如影随形,踏绿草,访修竹,感受山风从两翼回廊间吹来,摇动悬铃叮当,自在空灵。

穿着灰色僧袍的小师父徐行而过,留下负暄背影。时光流转千年,积淀的就是这份从容淡然;而星移斗转,更迭的却是古寺新颜。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5)

显化寺始建于唐代,历经沧桑,几度废兴,至今一千余载。从一个盛世到另一个盛世,饱经沧桑的残垣古寺,经三年谋划建设,终以巍峨宏伟之姿,重现“庄严宝相”。

23日上午,沐浴着冬日朝阳,显化寺高僧大德、信众游客云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黄梅五祖寺方丈、罗田显化寺名誉方丈正慈大和尚,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汉佛教协会会长、汉阳归元寺方丈隆醒大和尚,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黄石佛教协会会长、阳新宝莲寺住持演觉大和尚,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黄州安国寺住持崇谛法师等佛教界人士出席显化寺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6)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7)

百佛堂前见佛心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8)

与很多寺庙不同,显化寺多了一座佛堂——阎志亲自设立的百佛堂。

百佛堂分三层,供奉两百多尊佛像。大则高约半米,小则掌间盈握,有质朴木雕,有鎏金铜像,远溯唐代,而以明清居多。

这些金光熠熠的佛像,神形兼备,精雕细琢,姿态各异,从中可以洞见佛教文化的深邃,以及雕刻技艺的精巧,加上年代久远,动辄几百年计,其价值已无法估量。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9)

阎志先生在《百佛堂记》中提到,建百佛堂的缘起,是因为前些年友人出让了百尊佛像,“一见就心生愉悦,就收藏了”,加之在欧洲、东南亚等地有机缘请得佛像,于是想着要找一处好所再建堂,把这些佛像供奉起来。

阎志母亲信佛,“承母亲之意,重修显化寺,亦遂愿修建了此座小楼,乃起名‘百佛堂’”,他请同乡长辈丁凤英女士题写堂名,“收藏历代佛像,并陈列出来,再在堂内撰文对佛像生发与变迁作一回顾,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推广”。

独处堂中,诸天环绕,别有一番静谧。众目凝望,仿佛面对芸芸众生,忘却了时空存在,开始与内心的自我交谈。

这也如阎志所愿,“有更多的有缘人来此观摩、礼敬,就算能悟一禅意,起一善念,得一清静,亦甚感激和欣慰了”。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0)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1)

名家墨宝彰文韵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2)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3)

漫步显化寺,殿厢门廊的楹联牌匾也令人瞩目,名家手笔俯仰皆拾,一路鉴赏,叹为观止。

在山门之外,抬头已经震撼。高耸的牌坊上刻着一幅对联,是弘一法师真迹:“住一切智树,建无上法幢”。进得山门一侧石刻,是星云大师手书:“福山智海”。

天王殿边,是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刘醒龙先生拟联:“显扬无上立大别山中保一方净土,化度有心居巴水河畔祐两岸众生”。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4)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5)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本一先生也留下墨宝“莫向外求”等,呼应着“心即是佛”的禅机。

“法雨慈云窥色相,清风明月露禅心”,是著名学者、武大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的手迹。

观音殿前,著名作家熊召政也留下了“圆满十方观千手眼而济渡,通达三世具大慈悲以舟航”的对联。

正慈大和尚、刘永泽、车延高等高僧名家的作品,也都收藏于显化寺中。

飞龙舞凤禅修地,添却三分诗文意;缭绕云烟问佛处,多了几许赏字人。这里既是弘扬佛法的宝地,也成为激扬传统人文意韵的殿堂,致韵流淌,墨香飞纵,苍莽大别山平添了一份文气。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6)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7)

明心见性结善缘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8)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19)

搜索小程序:罗田智慧旅游

禅宗自达摩祖师始,传扬神州一千五百年,早已成为中华大地一股文脉。见性成佛,不拘修行,禅宗所言道法,指向的其实都是人心。修炼自我内心,可以出凡俗以悟世事,也可以参万法以求本源,最终的归属,都是内心的豁达与柔软。

于大别山中重修禅寺,为有缘人提供参究悟法的所在,本身就是剔透心源的善念。而建百佛堂,于清净土,观自在心,也是传承禅宗文化、呵护传统精粹的善举。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20)

现代生活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的心灵期待一方休憩之所。此时,心尖那方净土会熠熠发光,驱驰着人们向内审视自心,寻觅最纯净的初心。

还在显化寺雏形初现时,当地人已按捺不住向往之情,有三里畈的网友写道:“旧庙翻新晋大观,菩提显化佑巴源。西天佛地添新景,卓尔超群境界宽。”

金光遍照,六时吉祥。重塑智慧源泉,引导人心向善;再造人文胜景,弘扬传统文化。诚如佛门大师开光法会所言,祈愿国家繁荣昌盛,善信福慧双生。

黄州龙泉寺风景全景(罗田唐代古刹显化寺重修落成)(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