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实践与体会(防灾减灾的楚雄实践)

抢修铁路转移群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防灾减灾实践与体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防灾减灾实践与体会(防灾减灾的楚雄实践)

防灾减灾实践与体会

抢修铁路

转移群众

9月以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累积降雨量、暴雨频次等多项纪录突破历史极值,引发了一系列洪涝泥石流滑坡灾害,造成全州10县市103个乡镇997个村委会12.96万户45.98万人受灾,大量房屋、基础设施、农作物被毁,经济损失巨大。

大姚县桂花镇马茨村委会、南华县龙川镇笪家屯先后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村庄被毁,所幸人员零伤亡;元谋县发生“9·1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两个堰塞湖,导致成昆铁路中断,一人遇难、7人受伤;牟定县发生“9·30”特别重大洪涝灾害,县城形成内涝,但成功化解水库坝塘险情,避免了更大灾难发生……

在受灾面广、程度深的情况下,仅造成了极少的人员伤亡,与监测到位、预警及时、临灾避让措施精准有效密不可分,更得益于楚雄州日常预警监测培训工作扎实到位、防灾减灾体系健全完善和灾害治理工程切实有效。“楚雄实践”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

筑牢防灾减灾基础

楚雄州山区、半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5%以上,地质构造复杂、山高坡陡、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贫困面大,经济欠发达。

面对灾害威胁,在现有财力和技术条件难以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的情况下,彝州的应对之策在哪里?

“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州必须依靠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全面系统地加强动态监测,并尽可能做到临灾提前转移避让。”楚雄州委书记侯新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是楚雄州目前应对地质灾害,减少灾害损失最重要、也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明确了防灾减灾工作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操作狠抓落实。

“楚雄州始终坚持"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监测预报为主,以提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楚雄州州长杨斌介绍说,“归纳起来,就是一抓基础,注重汛前防范工作;二抓队伍,充分发挥监测员作用;三抓重点,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范能力。”

结合实际,全州通过强化“四大举措”不断夯实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即,选点定人明责任,宣传普及强培训,坚持四项制度和保证四条措施。

“防灾减灾工作,人员队伍和制度建设是首要因素。”楚雄州国土资源局局长胡有刚介绍,通过科学研判全州地质灾害隐患点选定监测点,明确落实监测员责任,并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全州现有监测员1880人,州、县级每人每年分别补助1000元和500元。”

在制度措施建设上,坚持实行州、县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片负责县(市)、乡镇制度,坚持落实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保证做到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简易观测措施,给所有监测员配备哨子、警报器等预警示警器材。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措施,落实紧急避让措施。今年8月底前全州已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分别达582次、811次,参与人数分别超过2.4万和3.2万人。

制定出台了《楚雄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明确了灾害预警及决策、救灾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社会动员、灾后救助、后勤保障、恢复重建等具体规程,制定完善了10县市103个乡镇1100个村委会救灾应急预案措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工作责任体系。

通过不断完善气象预警体系和多部门雨情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彝州水文、气象、国土、水务、民政等职能部门实现了数据交换共享,建立起顺畅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并突出舆论引导,利用各类媒体准确发布灾情信息,广泛宣传安全避险常识,及时回应社会舆情,从而让防灾减灾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迅速高效。

群测群防成效显著

一夜的暴雨,让元谋县黄瓜园镇点连村委会朱布村旁的雷布大箐洪水猛涨,激流裹挟着石头倾泻而下。“家里不安全!大家赶快走!”危急关头,村民小组长冉正永急促的呼喊声,让村民们猛然醒悟,大家急忙往山上跑,惊险地逃过一劫。

“多亏平时村镇经常开展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宣传,让大家的安全避险意识都很强。加上那几天村里加强了巡查力度,才能及时发现险情并转移村民。”回忆起那个“生死时刻”,冉正永心有余悸地说。

事后统计,当地包括朱布村在内的5个村民小组的535户2157名群众都得到及时转移和安置,从而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这次大灾中人员伤亡能降到最低,是与我县平时十分重视农村地质灾害预防演练密不可分的。”元谋县副县长窦小军介绍,今年7月19日全县就专门组织大规模山洪地质灾害应急实战演练,后又在8月初举行了由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大规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演练。

再将视线转向大姚县。9月19日晚,桂花镇地质灾害监测员李章华在巡查时发现,马茨村委会沿线山头出现宽5厘米、长20多米的裂缝,他立即上报险情。当地政府接报研判后果断决策,立即组织群众转移。几天后,这里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由于预警及时,村民无一伤亡。

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南华县龙川镇笪家屯。9月24日,持续强降雨天气引发的山体滑坡,导致灾害点垂直下滑10余米,46户民房倒塌。因为预警及时和转移迅速,这次灾害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在牟定县,9月30日的一夜暴雨使县城内涝严重,冬青和贾溪塘两座水库告急,严重威胁坝区安全。危急时刻,州、县主要领导坐镇一线指挥,武警、消防、水务、预备役等部门人员众志成城、严防死守,科学有序处置,及时化解险情,避免了更大灾难发生。

“事实证明,通过平时的广泛宣传、应急演练等工作,确实能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意识和自救意识大大提高。”杨斌总结道:“正是全州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措施、环节落实到位,临灾时准确研判、及时预警、上下联动、团结协作、科学有序、响应及时、行动迅速、处置得当,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干群一心同舟共济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

“有村干部和党员在,我们就不慌不怕!”虽然泥石流灾害已经过去了许多天,但元谋县黄瓜园镇朱布村群众们仍然对上游雷布村老村长黄会武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

大灾来临前,这位熟悉当地地质情况的老党员,整晚都蹲在雷布大箐旁观察水流情况。发现危险后,他第一时间给下游的朱布村村长陈学明打去预警电话,为村民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结果全村111户415人中除3人受伤以外,全部安然脱险。

在大姚县桂花镇,从9月6日强降雨天气开始后,当地铜选冶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仕宣就再没能好好休息一天。灾情传来后,他立刻组织30多名员工,开上铲车和私家车加入抢险救灾中。

此后的半个多月里,庞仕宣不再是西装革履的企业老板,而是满身泥浆地带着救援队修桥梁、抢公路、送物资,所有人力、物力开销全由自己埋单,其间还数次遇险,浑身伤痕累累。

“我是党员,必须上!”看到乡亲们安然无恙,这位老党员只是淡淡地说:“如果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日子都过不安稳,还要我们做什么!”

像黄会武、庞仕宣这样奋战一线、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彝州灾区还有很多。大灾面前,他们不惧艰险,行动迅速,忠诚担当,与广大群众同舟共济、团结奋战,以无畏无私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灾区也是践行"两学一做"最好的战场。尽最大努力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就是对此最生动的诠释。”侯新华欣慰地说:“通过抢险救灾工作,既检验了我们的干部队伍,也使广大党员干部身心得到了一次锤炼和升华,提高了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这将是推动楚雄州实现跨越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云报全媒体记者 饶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