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画搞笑漫画(一篇绘画爆笑贴)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篇火爆的帖子《一个人的绘画水平能有多低》,帖子上大家纷纷展示能证明自己绘画功力之低的作品,说实话,一路看下去,确实让人的心情莫名就好起来了。话不多说,先分享下快乐。
留言区也是热闹,有人展示出自己鬼畜画风的作品来自嘲,有人晒出自己逼真的画作,被众人顶礼膜拜。
大家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画的像就是高手,画的不像就是水平低。
一路看下去,职业病深入骨髓的宝麻却陷入了深思。“他们画画的水平低吗?他们只是画的不像而已,也仅此而已呀!”比如上边那幅看似鬼畜的“虾身人面”,像模像样的虾的身体,配上了一个似人的简笔画脑袋,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这幅画让我想到了日本插画师keigo的作品(下图),他是一位在INS上爆火的插画师,其作品画风清奇,角色造型虽不精美写实,却常因极具创意的脑洞让人看的欲罢不能。
再比如那幅“骑自行车的火柴人”,这种画法常处于绘画鄙视链的底端,殊不知,在好创意的加持下,火柴人也能爆发出惊人的视觉效果。记得宝麻上学时期,在网上第一次看到火柴人动画(现在已经有很多类似的风格了),那时候被动画里火柴人干净利索的动作设计惊呆了,第一次发现火柴人竟还能做出这么过瘾的动画效果。
再比如那个黑脸女模特,如果我们把它想象成现在流行的表情包,是不是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呢?
显而易见,在绘画界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平低,“像”与“不像”只是表象,而在表象之后,画面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才是最关键的。
长期以来,“画画就要画的像”就像一个紧箍圈,紧紧套在无数学画人与送孩子学画画的父母的头上,大家都默认为“学画画=学习如何画的像”。究其原因,这个“紧箍圈”何时,又是怎么被套在中国人的头上了呢?- 其实中国传统绘画并不是严格的写实主义。它不着眼于如实地摹写现实,而以简炼的笔墨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以抒写画家的主观情趣。即“以形写神”。
比如画“山水画时”,画家们不会去现场写生,而是在游历山水之后,将记忆中有意味、印象深刻的山景片段串联起来,再利用笔墨语言,将之布局在画纸上。
绘画过程中,画家们所考虑的不是把一座山画得多像,而是如何表现出山的意境和气势。
中国和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 那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集体追求写实主义了呢?这里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徐悲鸿。
徐悲鸿是第一批留法归国的艺术家,他在巴黎时,跟随法国著名学院派画家——帕斯卡·达仰·布弗莱学习绘画,后来便将学院派的绘画方式带回了国。没几年,这种写实绘画就在国内得到了巨大的反响,以至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体系。
然而,因为这个决定,徐悲鸿在国内艺术圈里可被骂惨了。原因是,在徐悲鸿这批人留学期间,当时的法国正经历着艺术史上最至关重要的变革,现代主义崛起了。
当时,照相术已被发明了出来,大家感到再像学院派那样逼真的摹写现实已经毫无意义了,于是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寻找绘画的方向。
印象派首先冲了出来,掀起了一场对抗学院派的艺术革命(学院派很保守,革命的过程比较艰辛,发生了不少狗血的事情,以后有机会宝麻可以讲一讲)。
随后新印象和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也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为大众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大门,大家惊奇的发现,原来艺术还能这样玩。
与此同时,以写实为主的学院派被打入冷宫,渐渐退出了艺术舞台的中央。
纵观艺术史,写实主义仅仅占据了中间橙色的区域
关于这些流派的变革,宝麻曾在之前《“孩子要不要早点学素描?”美术馆那些看不懂的艺术品告诉你答案》这篇文章中做过具体的讲解,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
当各个流派在法国如雨后春笋般登上历史舞台之时,徐悲鸿却把没落中的学院派给带回了国,并发扬壮大。所以艺术圈长久的盛行着一句话,“徐悲鸿使中国艺术的发展滞后了50年”。
不过,这么大一锅让徐悲鸿来背也有点不公平,因为当时那批留学生中,确实也有人带回了现代主义的绘画方式,比如林风眠。
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之下,林风眠的画作风格和徐悲鸿完全不同,可当时在国内完全吃不开,根本没人喜欢他的作品啊,因此,林风眠坐了很长时间的冷板凳。
在林风眠的作品中能够明显看到野兽派和立体派的影子
- 之所以学院派的这套东西能在中国如鱼得水,其原因大概有三点:
一是学院派的写实绘画刚好弥补了中国传统美术难以表现现实生活这一弊端,人们玩久了写意,审美疲劳了,看到一种画法竟然能把东西画的如此逼真,自然是喜欢的不得了。
二是现代主义难懂啊,别说徐悲鸿那个时代,就是现在,弄一个现代主义艺术展,估计也会有不少人一头雾水的心里念叨:“这都什么玩意儿”。
三是当时国内的社会环境,正好需要利用这种写实画风来创作某些特殊题材。
油画《开国大典》
所以,与其说是徐悲鸿选择了写实主义,不如说是当时的那个时代选择了写实主义。
艺术史的车轮不停歇的滚滚向前,“写实主义”早已嵌在了那车轮滚过之时,留下的深深印痕当中。而我们在自己选择的位置上停了下来。如果从徐悲鸿1919年抵达法国算起,到现在正好将近一个世纪。期间写实主义被纳为了我国美术教学和创作的重要标准。想上大学学习艺术,不好意思,先学素描、水粉和速写。
想当初,宝麻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闯进的美院,回想起那段高考前的时光,也是一把辛酸泪啊。从石膏几何形到静物再到石膏像最后到真人模特,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字“练”!当初老师的一句话,宝麻至今仍记忆犹新。“学习速写,可以根据自己画过的画纸数量来判断水平,画过的纸张摞到膝盖,你就是熟手,摞到腰,八大美院随便挑;摞到头,你就是大师。”这话现在想来虽然夸张,却道破了高考美术的玄机。
后来,宝麻进入美院后,现实却反手就是一巴掌,把宝麻和同学们的世界观击得粉碎。第一年,学校花了整整一个学期给我们“去毒”。至于去毒的方法,说起来就复杂了。总之,就是要摆脱高考前那套一切以像为标准的绘画方法(还记得当时,我们班入学时的第一名因为难以忍受而转去了国画系)。
老师说,高考美术的标准和文化课的考核是一样的,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那么多人的前提下,必须要有一个标准才能进行选拔,这不符合教育的目标,却相对公平有效。所以,我们虽然进入了大学,却不能带着这身“毒气”继续往下走。
中国著名艺术家吴冠中老先生就曾说过:“画石膏像会把艺术感觉都抹杀掉。石膏像是死的,现在要求画的人死抠,要画的像,结果画得越像越没有感觉。艺术需要错觉,没有错觉就没有艺术。艺术要有想象力,要有饱满的情感。”
其实,每个家长在带孩子学习画画的时候,都知道画画可以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并非只是为了把一个东西画的很像,可在历史原因和大环境的影响下,一旦做出选择,就陷入了追求“画得像”的集体潜意识中。
长期以来,我们把“画的像”看得太重要,却忽视了绘画背后所应该承载的思想性的东西。而后者才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只有融入了思想和情感,作品才能触动人心。艺术史中有一位绘画奇才,被奉为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先行者。他40岁退休后开始作画,没有跟随老师专门的学习绘画技法,完全靠自学,却创作出了连毕加索都叫好的作品。
这个人就是卢梭。在艺术史中,他的作品是一种另类的存在,带着一种原始的质朴,极具辨识度。他曾说自己只是凭着本能画画,他认为创作者必须获得完全的自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美与善的境界。
卢梭作品
生活中,这种人也有很多,比如美国七十多岁才开始作画的摩西老奶奶和之前宝麻分享过的撕报纸作画的日本老奶奶,她们都没有经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却创作出了最具个人风格的,连专业人士都叫好的作品。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卢梭,成为摩西老奶奶。只要追随内心,自信的去画,并一直画下去,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只是大部分人被“画不像”的思想所禁锢,因为一个线条画的不够满意,人物比例不够准确而踌躇不前,失去用画笔表达的自信。
那到底该不该追求“画得像”呢?其实,画画追求“像”是被刻在人骨子里的一种本能,追求”像“无可厚非,但不能过早。
之前宝麻就介绍过,在孩子的绘画历程中,9岁左右是一个转折点:
从他们开始有意识的用绘画表达思想到9岁之前,会用其与生俱来的敏锐感受来作画,他们不受任何成人世界的绘画逻辑所支配,只画自己看到的,感知到的。这种绘画状态也正是现代主义之后,很多艺术大师在摆脱写实主义以后所苦苦追求的创作自由。比如艺术大师米罗就非常关注自己女儿的画,常常受到女儿的启发而创作作品。
米罗女儿作品(左图);米罗作品(右图)
在9岁之后,孩子进入写实主义阶段,此时,他们眼睛的感官能力日渐详细与客观,开始产生出“画得像”的内在需求。他们期望对形象有更具体的描写,能够观察到事物更细微的变化,更强调现实的比例,极少运用夸张与变形。如果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甚至会产生挫败感。
只有当孩子出现强烈的“画像”愿望的时候,才是给与技术指导的最佳时机。如果过早的用大人总结好的技法或程式化的套路来影响孩子,他们就会墨守成规的重复固定的形式,孩子的艺术成长也会就此中断。
另外,追求“画的像”的过程中除了绘画技法层面上的学习,还要建立起充足的感知经验。
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急于让他们学习素描,觉得只有学了素描,才算正统的学习了绘画,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画画的过程是心、手、眼协同合作的过程。即我们用感官感知周身的一切,然后大脑将我们的所看所感进行加工,最后手来表现脑海中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个过程倒是和古人画写意的过程有几分相似)。
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五感向大脑输入感知经验,丰富的感知经验,帮助我们形成对一件事物的独特见解,而技法的学习则是提升我们能自如的表达出脑海中对事物独特感受的能力。进而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绘画作品。宝麻之前在《学画画技法最重要?”错!这个能力才是决定孩子绘画水平的关键》这篇文章中专门介绍过感知力的重要作用和培养孩子感知力的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查看。
比如当我们要刻画一株植物。素描等技法的学习可以让孩子把植物的造型画的更准确,能塑造出植物的立体感,和质感等等;
而感知经验则是孩子对于植物情感层面的感受,比如亲手种下种子,给它浇水,除草,照料植物的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或因相关植物学知识的建构而对植物拥有的整体认知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孩子创作时,帮助他们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烙印。
就像莫奈笔下的睡莲之所以造型模糊,色彩朦胧,是因为他一生都在追求光影和时间的变化;而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色彩艳丽,如火焰般在燃烧,则是因为梵高要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
结语:也许,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孩子画画时要给他们更多的自由,不要太过关注孩子是否画的像,可当别人都在用同一个标准来评判时,自己也就难免深陷其中。其实教育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当我们在孩子成长的同时伴随他们一同成长,教育就变得顺其自然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