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十九中多少名能考211(青岛39中何以跻身学科竞赛一等奖名单)
近日,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山东赛区成绩揭晓,青岛三十九中张国瑞获得了一等奖。众所周知,学科竞赛学习难度大,更适合学有余力、具备特殊禀赋的学生,然而青岛三十九中的生源质量算不上顶尖。让入学时算不上顶尖的学生冲进顶尖学生名单中,青岛三十九中是如何做到的?经过深入采访,青报教育在线发现,青岛三十九中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以教研立校,实施精致管理或许就是背后的原因。
“科学家”再拿奖
在青岛三十九中,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在研究中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巧的是,在班主任和同学口中,张国瑞的另一个名字就叫“科学家”,因为他一直对生物情有独钟,常常在教室里抱着生物学的大部头书籍看得入迷,还特别严谨、自律,非常符合科学家的气质。据了解,此次学科竞赛已经是“科学家”张国瑞第二次参赛。在去年的比赛中,高一学年刚结束的张国瑞就曾拿过省二等奖。
在张国瑞眼中,自己对生物的兴趣,以及学校和老师们对于兴趣的激发、保护和支持,是自己拿奖的重要原因。张国瑞说,自己在初中就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考报志愿特意选择了鼓励学生做课题研究、开展海洋教育的三十九中。而在三十九中的两年多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高一如愿以偿地做了课题,收到了专家教授的专业意见,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生命科学更加感兴趣了。高一下学期决定备战竞赛,又得了教练的精心指导、老师们的关爱和支持!”
据了解,为了让张国瑞能够安心学习竞赛,学校还为其特设了专属学习桌——每天晚自习的后半程,完成了其他科目的学习,张国瑞都可以去班主任孙云霞的工位对面,在电脑上查阅资料、学习线上课程等。而在学习竞赛的过程中,青岛三十九中生物竞赛教练马凯阳又为其提供了关键的专业指导。
拿奖并不奇怪
青报教育在线采访中了解到,在一所一直围绕着创新人才培养发力的学校,拿到竞赛奖项并不奇怪,甚至是一种必然。在青岛三十九中校长尹逊朋看来,学校一直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了十余年的海洋教育为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海洋教育就是促进创新人才发展的重要载体。”
青岛三十九中实施每周一次海洋讲座、每月一次海洋实践考察、每学期一项课题研究、每年一次海上科考和海洋游学的“四个一工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养。在此基础上,青岛三十九中持续推进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研究中深度学习,在系统理解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核心素养的落地。
与此同时,青岛三十九中还专门设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有序组织并辅导学生参与各类赛事活动,竞赛辅导工作也早已进入正轨。如今,三九学子的名字也频频出现在学科竞赛的获奖名单上。近三年来,已有两名学生分别得数学、信息学学科竞赛省一等奖,多名学生获得五大学科竞赛省二等奖。
彰显教研实力
在尹逊朋看来,此次竞赛成绩的取得更彰显了学校的师资实力和教研实力,这也是学校拿奖的根本原因。“生物教研组长张树峰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青岛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年教师马凯阳是国家公费师范生,近几年成长速度非常快……”
据了解,青岛三十九中七成以上教师拥有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正高级教师8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21人,青岛市优秀教师、名师、拔尖人才等166人,有市地级以上科研课题、教学成果、优质课、公开课等成果的教师200多人。去年一年,学校就有30多人获得青岛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质课比赛等奖项。这每一项数据都在全市学校中拥有足够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学校确立了教研立校的思路,不仅造就了一支拼搏进取、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也让学校持续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作为山东省三所之一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青岛三十九中积极推动大教研组改革,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学校教研实力不断增强。在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22年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青岛三十九中《指向创新素养培养的普通高中项目式教学实践与研究》一举拿下特等奖;学校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评选为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实验基地和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地;2022年高中化学组获评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成为全省唯一的高中化学基地;在2022年的青岛市基础教育学科基地评审中,学校的高中数学、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和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10个学科荣列其中,数量位居青岛市榜首。
尹逊朋还透露,学校正在研究强基计划向初中下移的具体策略,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和教研优势,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精致管理显成效
此次获奖还是青岛三十九中以精致管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结果。尹逊朋介绍,青岛三十九中尤为注重管理细节,借助精致管理为学生营造深度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必须注重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让管理精致化。”
比如,青岛三十九中倡导学生晚自习“零抬头、零下位、零说话”。一段时间内,这件小事成为校长每天关心的大事。校长盯了一个月,老师们形成了共识,学生们也养成了好习惯。越来越正的班风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也从中尝到甜头。如今,走进任何一间晚自习的教室,学生们心无旁骛、专心学习已成为常态。再比如,青岛三十九中还提倡老师们给学生们设计“补偿性作业”,几天前学生的易错点也要设计成题目留给学生,一直反复强化,持续追踪,直到学生全部掌握。
这种精致化的管理思路,不仅优化了教育教学秩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也整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过去一年,青岛三十九中就收获了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在一所蓬勃发展、办学品质持续提升的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也将从这里走出。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