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黄河水资源(前三季度济南地表水环境成绩单出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山东济南黄河水资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山东济南黄河水资源(前三季度济南地表水环境成绩单出炉)

山东济南黄河水资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

11月3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济南前三季度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记者了解到,今年1-9月,济南10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100%达标;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0%,同比提升50%,无劣五类水体。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毅新介绍了前三季度济南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今年1-9月,济南10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100%达标;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0%,同比提升50%,无劣五类水体。11个省控考核断面水质100%达到省考核要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以年均值为判定标准,1-9月,小清河辛丰庄出境断面水质首次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济南水环境质量指数位居全省前列。

钱毅新介绍,济南突出防治重点,贯彻落实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决策部署。济南深入贯彻落实“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一理念,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编制《黄河流域暨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开展15个区县、功能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估,巩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印发《黄河流域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施方案》,完成36个突出问题的整改;出台工作方案,有效控制黄河济南段的总氮浓度,在推动黄河生态保护中贡献济南力量。

狠抓问题整治,汛期排查夯实“一线工作法”。坚持沿河巡查常态化,采用不定期抽查、交叉检查、夜间排查等手段,强化涉水污染源环境监管,摸排潜在风险源,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今年1-9月,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7次水污染问题拉网式大排查,累计出动1900人次,通过找问题、补短板,有效消除了水环境污染隐患。

突出关键部位,加大入河湖排污(水)口整治力度。济南全面完成了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工作;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分类、编码和标志牌树立等重点工作,通过跟踪摸排,率先完成148个劣五类排污口的溯源,实现了劣五类排污口全部建档、全部整治的目标,为水生态环境精准化监管、“点穴式”治污提供了基础保障。

落实生态补偿,实现水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建立地表水横纵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近三年累计发放生态补偿金近1.8亿元;率先全面完成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的签订,主动与滨州、泰安等市就跨市断面开展会商,建立了联合预警、联动执法、联合会商、协同解决的上下游、左右岸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模式,形成流域协同共治新格局。

严守红线底线,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初步完成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划分调整工作;组织开展了农村分散式水源保护区划定,同步建立部门联合治理、定期调度工作机制,保障了水源保护区环境清理整治工作的实效。

坚守防疫成果,加强重点敏感区域废水监管。严格做好疫情集中隔离场所的污水治理监管工作,先后6次、组织50多名专家召开济南市集中隔离场所污水消毒工作研讨会,重新修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场所污水消毒技术要求》,从消毒结果的控制指标、消毒要求、人员防护和消毒池结构等多个方面,在全省首次前瞻性提出了具体细化的要求,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完善长效机制,打出环保监管组合拳。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考核,奖优罚劣,通过地表水河流断面考核、“水十条”重点攻坚任务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等考核体系的建立,明确工作分工,倒逼责任落实。充分利用“互联网 ”系统,打造“国标站 微站”的全域监控系统,81个水质监测“哨兵”实时监控济南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在山东省率先采用水质指纹溯源分析技术,结合无人机、无人船、管道机器人等天地一体监控系统,建立集监测、管控、执法、治理为一体的智慧环保体系,打出环保监管组合拳。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