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重点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实施第一个五年)
导 读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时代课题,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7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正式实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首都重点发展规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首都重点发展规划
导 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时代课题,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7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正式实施。
北京市以钉钉子精神精心组织规划实施,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明确102项重点任务清单,完善了覆盖监督、考核、问责等方面的规划实施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始终把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作为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编制实施“四个中心”专项规划,首都功能空间格局不断优化,配套服务支撑能力不断强化;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首都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确立;切实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正式确立“三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坚持首都规划权属党中央,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的把好关、管重点、强监督作用进一步提升。首都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型,首都发展格局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总体规划实施第一阶段目标顺利完成。
减量约束倒逼发展方式转型
北京全市常住人口规模由2016年2195.4万人峰值降至2021年2188.6万人,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由2016年46.15%峰值降至2021年44.31%,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净减量约110 平方公里,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现状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土地利用重点转向存量挖潜,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形成雨儿胡同“共生院模式”、老旧小区改造“劲松模式”“首开经验”、以新首钢园区为代表的老旧厂房改造等城市更新路径。在坚持人口和建设规模双控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地均产出、单位建筑面积产出较2015年分别提高34%、54%和40%。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超5成。
“一核两翼”空间结构蔚然成势
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谋划“城”的发展。首都功能核心区有序降低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营造高品质政务环境。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在疏解中实现了更高水平发展。城市副中心建设框架有序拉开,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城市格局由单中心集聚向多组团转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带动城南地区加速发展,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引领京西地区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雄安新区进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牵引带动效应不断放大。通州区与北三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跨界地区联动效应显著。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强化底线管控,构建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建设活动向城镇开发边界内逐步集中,三条控制线管控作用不断加强。划定并严格管控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开展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国家和北京市确定的重点区域内违建别墅全部处置到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16-2020年完成近2万亩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41.6%提高到2021年的44.6%,非建设空间面积占比提升至80%,绿色空间和生态容量持续扩大。
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2021年重新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并施行,名城保护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开展老城整体保护,完成鼓楼、正阳门箭楼修缮,拆除太庙、社稷坛、先农坛内部分非文物建筑,全面烘托中轴线作为城市骨架的统领作用。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新北楼完成拆除,“银锭观山”历史景观精彩重现。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稳步实施,恢复山水田园的自然历史风貌。建设好大运河、长城两个国家文化公园,“三条文化带”构建起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标识。圆满完成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各项任务,31处革命旧址得到修缮、保护、提升。加强城市设计,城市特色风貌进一步彰显。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不断落实“七有”要求和满足“五性”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缓解,出行方式更加绿色,轨道交通里程2021年达到1148公里,较2015年增长82%。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土地供应中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达到1:3以上,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改善存量住宅居住条件。大气质量显著改善,2021年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63%。2015年以来全市新增城市绿地3773 公顷,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公园环已建成公园102个,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已建成公园40个,市民身边的绿色空间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数提高至113.23分。12345热线近三年受理5199万件民意诉求,达到100%响应率、93%解决率、94%满意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不动产登记为例,2020-2021年累计为21.9万套房屋解决了不动产登记难题。提高城市韧性,超大城市安全运行经受住新考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及远景目标,北京将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方向,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本内容由总体规划处、市规划院、市规划展览馆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