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2名委员作大会发言。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来自少数民族界别的韦震玲作题为《摆脱贫困 共圆梦想》的发言,深情讲述家乡的脱贫故事。

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1)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韦震玲委员作大会发言。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韦震玲来自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一个小村寨。过去,家乡偏僻闭塞,进城返乡都得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当年12岁的阿爸到县城读初中,独自背着行囊从日出走到日落,站在山头远远望见县城时,忍不住放声大哭。”韦震玲讲述起过去的苦日子。

在韦震玲看来,家乡的贫穷落后,不仅在于极度的交通不便和水源短缺。恶劣的环境限制了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追求,在漫长的岁月中,族人们孜孜以求的仅仅是暖衣饱肚。“那时的我,曾经以为,家乡永远也无法与外界相连了,除非奇迹发生。”韦震玲说。

然而,奇迹真的发生了!毛南族,这个占全国人口不足万分之一的小小民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2)

干部群众将谭运日老人抬下山。环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出行爬坡上坎,石头缝里种粮食,这曾是毛南山乡的真实写照。91岁的毛南族老人谭运日住在深山一处破败的木板房里,50多年不曾下山。木板房下面养家畜家禽上面住人,四面透风不通电,用水全靠储集的雨水。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怎么办?环江县采取易地搬迁的办法,动员村民们搬出大山。2019年9月11日,是谭运日父子俩搬出大山的日子。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且路远难行,干部群众特别制作了一顶简易的轿子,将老人轮流抬出大山。那一天,老人很开心,下山后还第一次坐上了小汽车。

搬出大山后,老人一家的生活有了大变样。当地给他家免费提供的砖混结构平房,占地72平方米,有一个大厅、两间卧室,父子俩一起居住。老人办理了自己的第一张身份证,享有低保、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儿子谭广田养了3头菜牛,家里添置了冰箱、碗柜、大桌子、电饭煲、电磁炉。

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3)

毛南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春节是毛南族整族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谭运日一家的大门上贴上了大红的春联,横批写着“紧跟党走”,大厅墙上错落有致地贴上了年画。老人告诉第一书记,搬迁后的生活安安稳稳,现在就算要他回老屋他也不想回去了。

家门口就有农村公交,10多分钟就能到乡里的集市,采购年货十分方便。“以前下一次山不容易,都是一次性采购。现在交通方便了,都吃新鲜的。”谭广田感慨地说。

谭运日老人一家的生活变迁,正是“脱贫奇迹”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进驻村寨,把扶持政策一条条讲解给群众,把脱贫措施一项项落实在山乡:凿山开路,挖渠引水,平整宽阔的道路修到每一个村寨,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引进每一户人家;教育、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完善;扶贫产业逐渐兴起……

“所有的努力只为实现那个庄严的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和全国一道共同成长、繁荣富强。”在人民大会堂,韦震玲的这番话格外令人动容。

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91岁老人50年来首次下山(4)

俯瞰环江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环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毛南山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翻山越岭艰难跋涉,现在驱车直达家门;家里家外,灯火明亮,果园飘香,桑树成林,稻香阵阵。毛南山乡的巨变,是广西摆脱千百年绝对贫困的生动写照,更是我国伟大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来源:人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