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1)

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开创外交的奠基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坚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为与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尚处在风雨飘零的状态中,甚至在政策中一度出现“左”倾错误,1960年之后国家粮食大幅度减产,人民面临着大饥荒。国家积贫积弱的状态下,中国外交一度处于艰难时期。

直到70年代,中国经济开始有了转机,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正常化。而其中,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有着显著加持的当属中美关系的改善。

缓和中美关系的“国礼”

国礼,作为两国相交的重要关系象征,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将两国的文化意蕴通过交换礼物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是外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两国关系的亲疏,可以说“国礼”本身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2)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十分注重“国礼”。在古代,天子行使“分封”的权力,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或功臣及后代,分封的诸侯或藩王则需以“朝”觐见天子,以“贡”向天子献礼表示遵从,是为“朝贡”。

一直到晚清时期,列强意图叩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时,用的也是“朝贡”的名义,是以清廷政府当时称“天朝上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注重“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国礼”作为与他国的重要纽带,则必须摒弃原有的“高、低、朝、觐”等模式,从平等出发,加强与他国的友好交往。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1972年2月21日,当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越过重洋步入北京中南海时,毫不隐藏地表现出对毛主席的赞赏之情。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3)

他认为在毛主席的文学著作中,流露出的是深刻的哲学思想,毛主席也表现出有朋自远方来的相惜之情。

二人在见面之初光握手就长达1分钟之久,又随后约定,只要尼克松连任总统,必将进一步推进与中国的国际关系。这次会谈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式破冰。

尼克松此次访华,为期一周, 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意味着20多年来的中美两个大国的对抗与对峙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外交开启了新时代。

中美关系解冻后,中、苏、美三大国的抗衡出现新局面,也直接影响了后来苏联日本等国与中国的建交。

而尼克松作为第一位对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总统,在首次进入中国时,也带来了十分贵重的“国礼伴手”。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4)

尼克松总统赠“美国制造”阿拉斯加麝牛,换了中国两个“中国特色”熊猫宝宝,麝牛后来一直生活在北京动物园;又赠以“烧瓷大师”爱德华·马歇尔·波姆的晚年奇作“瓷塑天鹅”,以表示中美关系的和平、友善与吉祥。

除了这些极富意蕴的礼物之外,尼克松还附赠了一份价值50亿美元的神秘的礼单,礼单的内容让人瞠目结舌:40吨黄金、12吨白银、40箱文物及艺术品、15万克拉钻石、10000吨橡胶、锡锭及大米,以及2009具尸体。

传说中的“金山”

战争,伴随着死亡与血腥但同时也伴随着财富与掠夺,二战期间,有一艘“阿波丸号”就是这样一艘载着财富与生命的万吨巨轮。

“阿波丸号”于20世纪40年代被建造,原本是用来装载、运输石油的货船,船长150余米,宽20余米,深12.6米,总吨位约11250吨。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5)

在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阿波丸”号被日本军队征用为军事船舰并执行军事任务,曾多次在任务中受袭,但均出色完成任务,被日本军队成为“不沉之舰”。

二战后期,美国为改善处于东南亚日军占领区的战俘和平民的生存境遇,与日军约定,将“阿波丸”船舰改造成运输救援物资的救援船给予物资、药品、信件等人道主义救援。

双方约定,为更好地在大海中识别“阿波丸”号运输船,将提前给到双方阵营船的行驶路线,撤走船上原有的士兵,拆除船头的高射炮和舰首炮,将船体漆成白色,在烟囱上画上绿色十字,以便识别,在经过美军及盟军的航空、航海领域时不被攻击。

“阿波丸”号在从日本去往印度尼西亚的一路,通行无阻,安全抵达。所以在“阿波丸”号即将返航的时候,日军驻东南亚军政要员、外交军官和随军家属2009人争相上了“阿波丸”号。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6)

在返航时,原本只能搭载236人的“阿波丸”号最终载着2000多名乘客、近万吨物品,含黄金、白金、珠宝和文物等超重返航了。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艘“不沉之舰”的返航终点是海底。1945年4月1日,“阿波丸”号船行至中国台湾海峡的牛山海域,而美军的“皇后鱼”号潜艇在附近逡巡,舰长拉福林下令发动4枚鱼雷。

“阿波丸”号被击中后迅速沉没,最终只有一名厨师幸存。这场发生在太平洋的大海难造成的死亡人数甚至远远超过了最具知名度的“泰坦尼克号”大海难。

据拉福林称,由于当时海面浓雾弥漫,视野受阻,所以在警告未果后发动出击指令,但直到他赶到沉船现场,才终于发现这艘被击没的并不是一艘军舰,而是一艘运输船。

对日本来说,“阿波丸”号的沉没无疑将即将战败的他们推向了更艰难的境地,日军也曾经提出质疑和索赔要求。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7)

但随着1945年8月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爆炸,日本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时,也签署了放弃“阿波丸”号被击沉的各项索偿要求。这艘金山的沉没至此告一段落。

“阿波丸”号的秘密

二十七年后,随着尼克松访华带来的重大伴手礼——沉没的“阿波丸”号,位于台湾海峡北端的平潭岛附近。“阿波丸”号的具体位置,与其说是“国礼”,不如称之为“情报”。

为示友好,尼克松带来了这份情报,而情报背后的秘密,则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集中在“阿波丸”身上的秘密很多:

四枚小小的鱼雷如何另万吨巨轮瞬间沉没,船上是否安装有自爆装置?随船人员为何拒绝救援,随船而葬,仅一人求救?

“皇后鱼”号为何在四个月内未曾攻击其他目标而独独攻击了“阿波丸”号?日军为何在美军提出质疑后轻易放弃索赔并自行安抚遇难者家属?

一开始,大家都认为这份秘密会随着打捞进度而真相大白。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8)

根据《国际海洋法》规定,沉没在中国领海内的“阿波丸”号的打捞,必须经由中国政府批准,而阿波丸号内的全部财物也归中国所有

所以,当尼克松送给中国的这份礼单曝光之后,引发了世界各方势力的蠢蠢欲动:美国的打捞公司、律师事务所都意图分一杯羹,日军驻新加坡特务机关、英国、德国、法国均向中国政府提出过共同打捞“阿波丸”号的申请。

由于打捞位置地靠台湾,十分敏感,中国政府最终决定进行独立打捞。在尼克松总统送来这份礼单4年后,中国政府于1976年8月,发文批示对“阿波丸”号进行打捞。并于1977年4月批示由交通部和海军联合打捞“阿波丸”号。

在1977年到1980年的三年时间内,交通部与海军共同成立了打捞指挥部,实施“阿波丸”号打捞工作的统一指挥、清点和运输,时称“77.13工程”。

一开始打捞沉船的工作并不十分顺利,连船体的具体位置都未能摸清,但海军与交通部在后来的打捞工作中,切实锻炼了水下起吊、潜水技术、水下爆破与切割等潜水技术,打造出一支强有力深海力量。

1976年尼克松访华的真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40吨黄金)(9)

在打捞作业中,参与打捞工作的600多位潜水员共潜水3600多次,捞起锡锭、橡胶、水银等物资5418余吨,价值5000多万元人民币;并陆续在海中打捞起368具士兵遗骸,在后期归还给日本政府。

即便如此,“阿波丸”号的谜团仍未能解开,各界对“阿波丸”号的猜测仍是甚嚣尘上,在1987年,国务院批准美国财团铭申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海上救助打捞公司签订合同用最新探测、潜水技术再次对“阿波丸”号进行打捞,仍旧一无所获。

由于“阿波丸”号的谜团一直未能解开,由于花费在“77.13工程”的成本已经远超中国打捞起的物资价值,各界甚至猜测“阿波丸”号是作为骗局而存在的,美国的目的是检测中国的水下作业综合实力,日本则企图让日本军人叶落归根......

无论如何,“阿波丸”号作为推动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缓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且通过打捞“阿波丸”号,中国海军的实力也得到巨大提升。

春风如贵客,归留万国花,每一段历史都是为了国家发展的经历而存在,祖国却因此更加繁华。

文/赵贺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