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真有这种鸟吗(不死鸟凤凰并非神话)

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神话里,至高无上的两种神兽。只有皇帝和皇后才有权力使用龙和凤的图案来装饰自己。龙和凤都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上古时代的史书里,经常会出现凤鸟的记载,甲骨文里就有这样的场景:商王命令臣子用网去抓鸟,结果抓回来五只凤鸟。甲骨文和金文的资料里,都明确认为商周时代,凤凰虽然少见,但仍然真实存在的。晋朝时还有人用凤的羽毛制作大衣。

凤凰真有这种鸟吗(不死鸟凤凰并非神话)(1)

而最早关于凤的记录,出现在《尚书》当中。大禹治水成功后,举行庆祝盛典,鸟兽们载歌载舞,连凤凰都来了。这就是“凤凰来仪”这个词的出处。《山海经》里则把凤凰称作“舞鸟”。

很多人都觉得这些是神话,是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但科学家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凤凰是一种真实的动物。只是这种动物在中国已经灭绝,后人没有再见过。

凤凰真有这种鸟吗(不死鸟凤凰并非神话)(2)

幸运的是,这种动物并没有完全灭绝,仍然在非洲有着大量的种群,甚至重新被引入中国,成为一种普遍饲养的经济型动物。凤凰的原型就是鸵鸟。

从各类古籍的描述来看,凤凰以下一些特点:体型高大、不会飞、蛇颈、体态如鹤、羽毛带花纹、背部隆起、喜群居、穴居、以植物为食、雌雄鸟的叫声有区别。而这些特征恰恰都与鸵鸟符合。

鸵鸟是一种特别耐热的动物,在五、六十度的太阳暴晒下,照样可以悠哉悠哉地觅食。凤凰也是以不怕火而著称,后来更是演绎成为能够在烈火中重生。

凤凰真有这种鸟吗(不死鸟凤凰并非神话)(3)

更有意思的是,鸵鸟也喜爱音乐,对音律有极高的辨赏力。发情期间,异性之间喜欢长时间的周旋舞蹈。这么说来,大禹庆典上的凤凰会翩跹起舞,没准是真事呢。

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凤凰形象也非常接近鸵鸟。比如楚国的虎座鸟架鼓,其底座就是两只高歌的鸣凤,跟鸵鸟的侧影极为相像。秦国的彩绘凤鱼纹漆盂上,也绘有一只凤凰,外形同样与鸵鸟颇有几分类似。

那么,中国古代真的有鸵鸟吗?它不是生活在非洲的吗?事实证明,三、四千年前的中国不但有鸵鸟,而且还很多。周口店遗址就曾出土过鸵鸟蛋和腿骨的化石。

凤凰真有这种鸟吗(不死鸟凤凰并非神话)(4)

在距今4500—8500年前,地球进入了一个温暖期。似乎这段时间正是原始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温度高,降水多,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洪水也随之而来,于是才有了大禹治水。

在这一时期,鸵鸟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几乎所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都有鸵鸟化石,证明鸵鸟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动物。

不仅是鸵鸟,鳄鱼、大象等动物在中原大地上都非常普遍。据说,鳄鱼是龙的原型,而大象正是“豫”这个字的来源,可见河南曾经是有大象的。

凤凰真有这种鸟吗(不死鸟凤凰并非神话)(5)

等到后来,天气越来越冷,鸵鸟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到了尧舜禹时代,鸵鸟已经变成了一种珍稀动物,因而让华夏子民把它当成一种吉祥之鸟,然后慢慢演化成现在的凤凰神鸟。

19世纪欧洲人发现鸵鸟后,在南非大量养殖鸵鸟,最早被开发利用的鸵鸟资源就是羽毛,与中国古代是一样的。当时鸵鸟羽毛专门用来给王公贵族制作衣服,产量又长,使鸵鸟的身价一下子就上去了。

凤凰真有这种鸟吗(不死鸟凤凰并非神话)(6)

到20世纪初,鸵鸟存栏数突破100万只,随后鸵鸟养殖进入一个衰落期,跌入谷底。直到二战后,南非人才重新开发出更多的鸵鸟制品,使鸵鸟市场有所回暖。

鸵鸟养殖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饲料便宜,该行业发展得很快。不过,由于中国人对鸵鸟还不够熟悉,也可能是味道不够好,因此目前还没能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越南倒是有烤整只鸵鸟的菜,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去品尝过。

我们平日里见到、吃到的,更多是鸵鸟蛋,一个就有好几斤重,非常适合用来做工艺品。谁能想到这种看上去呆呆的大鸟,竟然是传说中的不死鸟凤凰。

【参考文献:《气候:历史的推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