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留美幼童的历史意义(清朝留美幼童项目出现意想不到现象)

文|克念

从今天来看,自1871年开启的“留美幼童”项目,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宏大构想,其设想中几乎横跨二十年的留学生养成年限,为中国的全球化、多元化、现代化过程注入了充满想象力的澎湃能量。

这个如今看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的官方计划,被当事者一本正经而一丝不苟地耐心执行。数年内,120名10至16岁的中国孩子分四批来到美国,在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的首府哈特福德(Hartford)安居下来。

清朝官方很快发现,寄宿在普通美国家庭的中国幼童们正在迅速疏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西化的速度势不可挡。于是,清廷命令在哈特福德设立“驻洋肄业局”,一方面作为管理留美幼童的最高机关,另一方面定时召集这些幼童集体学习,聆听最新的圣谕,或者重温“四书五经”的教诲。

然而,这些年少留学生们对500米外的一栋砖红色哥特式建筑更感兴趣——那就是著名的避难山教堂(Asylum Hill Congregational Church)。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不顾清廷之前颁布的“不准接触洋教”的禁令,偷偷进教堂观摩,有的后来受洗,成了终身虔诚的基督徒,其中就有温秉忠和牛尚周。前者是广东新宁县人,但父亲在上海经商,他也在此地出生长大;后者是江苏嘉定县人,从小就在上海公共租界读书。他俩关系友好,经常结伴出游。

宋耀如在范德比特大学期间留影,1882 年

哈特福德不过是个小镇,留学生们如果有休假,更愿意到附近最大的城市波士顿去一开眼界。两地相距100英里,坐火车的话要小半天时间,但也不能阻挡年轻人旺盛的好奇心。就在一次度假中,两人发现波士顿唯一的一家华人丝茶铺来了个小学徒宋嘉树,此人粗通英语,友善热情,且求知欲旺盛,似乎对美国的一切都充满着强烈的介入感。

3个年龄差不多都是17岁的少年成了好朋友。温牛二人向宋嘉树介绍了对普通美国人和美国家庭的观感,并分享了信仰基督教后神秘的心灵体验。当时温牛二人还不知道仅3年后所有留美幼童都将被朝廷下旨召回,因此他们还在努力备考大学。事实上,他们仅见面几个小时,宋嘉树就确定了两件事:信教,以及读大学。

他找了个机会跟养父恳切请求,希望得到读书的机会。这些想法固然十分不实际,因为宋嘉树受教育程度太低,无论汉语英文都毫无根基,若是从头培养,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考入大学。而且养父只需要一名店员而不是什么专家,根本没必要费心费力让他去深造。

于是,宋嘉树做出了一个令他命运发生第三次转折的决定:逃跑。

他登上波士顿港口的缉私船加勒廷号(Albert Gallatin),成了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现役水兵。在海警队保存至今的档案中,宋嘉树以“Charles Sun”的名字记录在册。由于其昵称为“Charlie”,因此后来也有人叫他作“宋查理”。

大清留美幼童的历史意义(清朝留美幼童项目出现意想不到现象)(1)

宋耀如像,宋耀如是孙中山亲密的追随者

宋是1879年初加入海警队的,于1881年3月退伍,在这两年服役期间,宋嘉树(或者应该称其为“宋查理”了)赢得了缉私船的船长加布里森上尉的喜爱和信任。船长几乎动用了他所有的人际关系,甚至向华府财政部长写信,推荐宋查理能否得到官费培养。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倒是北卡罗来纳州最重要的新教社团美国南方监理会有意收留他,前提当然是宋首先要入教。1880年11月7日这个星期天,在威明顿的监理会教堂举行了宋的受洗仪式。据当地媒体报道:“迄今为止,他也许是在北卡罗来纳州受洗的第一位中国人。”仪式结束后,宋查理很激动地在教堂里来回走动,同每位教友握手。媒体报道,“他兴奋地告诉大家他是如何找到救世主的,并一再表示他希望返回中国向自己同胞介绍主耶稣的拯救”。

回国传教诚然是他如今的理想,但也是他同加布里森船长的一个约定——船长将其推荐给北卡州首富卡尔“将军”(Julian S. Carr)为义子,后者将作为监护人资助宋查理进神学院深造,条件是宋学成后应回中国为监理会传教。所以,客观而言,宋查理不仅无法选择自己的职业,甚至还因此无法入籍美国。

无论如何,就在20岁那年,宋查理在卡尔“将军”的资助下进入圣三一学院,成了一名大学生。顺便说一句,此学院后来发展成美国南方最著名的杜克大学。到今天,杜克大学还保存着关于宋查理丰富的档案材料,供后人凭吊或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