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维度(写作的秘密)

写作的秘密

作者 一山晚啼XCS 字数 6229

想写“有关写作”的话题有些日子了,一直搁在哪,总懒得提笔,以致于本就不怎么新鲜的话题越发陈腐了。有关写作的话题实在广泛,于我来说,最关心的,不过是写作的出路。我一直在写,也一路彷徨怀疑。使得写作像如今的生活一样成了鸡肋。然而,是总结、交流、探求也好,也且不论有无大益和内容,仍是想把它写完成。

写作的维度(写作的秘密)(1)

今天读林大哥的文章《我为什么要出一本书》,是连续未完的状态。读了,只让我惭愧得很。或许由此之下,才促使我来完成这一篇久置未写的文字。

林大哥写作的经历、成绩,我是比较了解的。他文章中写得也很清楚。在八五年,林大哥青年时,曾和同学一起办过文学刊物,这应是他最早的文学之路。说明他有这个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天份。后来因生活所迫,务实创业,几十年后,在五十八岁这年,因看到当年一起办刊物的同学发表的文章从而刺激了林大哥,由此他丢掉牌局饭局,重新拾笔,转而又开始了写作,不想当年就有散文发表。这也得益于某报的一位编辑的慧眼识珠,给试着看忐忑写的林大哥以鼓舞,增加了写作的信心。至今,才几年时间,已发表散文百余篇,成为省散文随笔会员。这种成绩,在我看来,并非易事,是我梦寐中想要的,我希望零的突破。林大哥指导我,叫我试着多投稿,并给我发来邮箱。可是,事情一拖再拖,到今天也没有去投,懈怠如此,不说自己愧疚,连林大哥的这一份热心也要辜负了,甚为不安。

还有万大姐,多次请教,真诚待我。只是自己太愚钝了,不能够领悟。加上懈怠,踯躅不前,忧思不知如何。

我似乎要为自己的懈怠找点理由,那就是受生活的影响。准确的说,是因为生存。我以为,生存都成问题,哪里有闲心来写作呢?也许,这个观念是片面的是偏执的,但于我自己是这样,心情不好,环境吵闹,我是写不了作的。

大概这无非是一个借口。因为,另有一个声音在把自己出卖,反问你尽力了吗?尽了多大的力?其实,这还是受生活影响。我不可能不上班,而整天游山玩水去有闲情写作。

闲话少述。总之,对于写作,我似乎两难。我确有急,时常浮躁。但是,我也并非一味的急。我以为写作非一日之功,我的想法是十年磨一剑。现在的问题是,像这样的写下去,十年又怎样?所以,必须有所变化,有所突破。再说,十年真的很长吗,我已经写了四年了。回首间,四年是很快的。

写了四年,连篇文章也没发表过,似乎是打击人的事。但我还是喜欢文字,读好文章还是感动。品尝其中滋味时,让我感到活着,确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同的人生。不是说为标新立异的活着,而是真的喜欢。因此,我心不死,还残有一点信心和希望。之所以现在写不出过硬的作品,文字轻浮,陷于一寓,我想是因为我还不够痛苦,生活过于安逸简单,尽管不承认。

一,读林清玄文章,来谈谈写作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心田上的百合花》

读《心田上的百合花》给我的感悟是,要相信自己,并坚持自己的理念,勇敢去做自己,一直做下去。

在小时候,母亲给我说的一个阿呆和阿土的故事。这是一个日本童话,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在梦的远方》

读《在梦的远方》给我的感悟是,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

譬如写作是你的梦想,那就坚持,并且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开出花来。

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词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谐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地流露,他一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改变表象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象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生命的化妆》

读《生命的化妆》对写作的启示,写作贵在自然,朴素。不刻意粉饰,真诚真情。尤其是散文。我一直赞同散文写作的真实性。后来听到散文也可以虚构的论点,想想也有道理,这种虚构是在真实真情的基础上,根据文章本身的需要,创作的需要而进行的构思,而不是一味的虚构。一味虚构那是写小说,何况小说也不是一味虚构就可以的。

这期间,知道了一个名字:马慧娟,拇指作家,农民作家。又比如范雨素。别人这样都可以,我也可以。是不是呢?

作家的三种幸福(写作的好处、意义):首先,是不断地寻找思想的更高境界。一般人的思想锻炼都是到学校毕业就结束了,作家不同,他可以一直向上攀登,直上高峰。这正是禅说的“高高山顶立”。其次,作家的幸福来自不断探索心灵更深的可能。特别是散文作家,因为写作,必须每天面对、整理、回观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地深入,如实地看见自己的心。由于每天静观自心,所以能自反而缩,一往无悔,在众声寂寂之时,维持自己的高音;在众声喧哗之时,还努力唱出清明之音。这正是禅说的“深深海底行”。作家的第三种幸福,是能与有缘的人分享人生。和无数的人分享,长夜思及,每每令我感动不已!这正是诗人所言“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与内心深刻的情意相比,文字显得无关紧要。往往最简单的最能凸显精神,最朴素的最有隽永的可能。(语言的质朴)写作既然是一个寂寞的事业,为什么还要写呢?(为什么写作?取怎样的态度或说是心态、认识?)我想,写作是来自一种不得不然,是内在的触动和燃烧。这就好像一朵花要开放,那是不得不然;一只鸟要唱歌,也是不得不然;一条河流要流出山谷,也是不得不然呀!我每天大概总有数个小时的时间在书房里,有时读书写作,大部分的时间是什么也不做,一个人静静地让想象力飞奔,有时想想一首背诵过的诗,有时回到童年家门前的小河流,有时品味着一位朋友自远地带来给我的一瓶好酒,有时透过纱窗望着遥远的点点星光想自己的前生,几乎到了无所不想的地步,那种感应仿佛在梦中一样。(作家的日常生活)创作的生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像恒星或行星一样,发散出永久而稳定的光芒,这类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巨大而深刻的作品;另一类是像慧星或流星一样,在黑夜的星空一闪,留下了短暂而眩目的光辉,这类作品特别需要灵感,也让我们在一时之间洗涤了心灵。两种创作的价值无分高下,只是前者较需要深沉的心灵(后天),后者则较需要飞扬的才气(先天)。《我看写作》

读《我看写作》,可谓是林清玄的经验之谈。本人对作家的生活,写作的好处的认可。比如对心灵和才气的论点,理解为,一个后天,一个先天。飞扬的才气是先天,深沉的心灵属于后天。那么,我想深沉的心灵这个是可以达到的。也就是说,没有先天的才气,也有成功的可能。当然,这里说的成功是小成绩,不是说一飞冲天成知名大家。张爱玲有才气,成为名家大家芳名作品流传,除了张爱玲外,不也是有许多取得一定成绩的作家么。

读林清玄的这些作品,之所以大量摘抄,集中的一个意思,是鼓舞,能增强我们写作的信念,并不是叫我们盲人摸象,我们应正确领会它积极的一面。

二,心向彼岸,在文字中泅游。写作最好不要停。

文学的心,基本上是在野的。在生命的流放与挫折的时候,才会有敏感的心来进入文学,也只有在悲哭流离之际才会写下动人的诗篇。写文章、作诗歌的也不一定是聪明人,只是文学是最无限与最富想象的,若有五分才气,加上持之以恒,不难成就一家之言,最后卓然成家,百年后观之,思想自在公卿之上。《无灾无难到公卿》每一篇文章和每一本书,都有不可思议的地方。那是在某一个时空中,思想、感情、观点与灵感撞击的结果,若是换了一个时间、转了一个空间,文章也就不同了。这是因为什么写作不能断的原因,二十岁有二十岁的样子,四十岁有四十岁的情貌,作品的展现因此不只是“结果论”,每一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年每一年,作品慢慢的不同,却不是那么明晰,若是每个十年来看,一个十年几乎就是一个“豹变”,会有完全不同的风格与内容。什么是作家的终极追寻呢?向外,不断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向内,不断触及心灵更深的感动。并且,把更高的境界与更深的感动,不断的与读者分享,一起携手走向人生的圆满与美好。有许多人读我的文章长大,而我自己却在字海中泅游,逐渐的老去了。还好,文章总是会维持它最初的样子,年轻的依然年轻,感动的还是感动,只是写作的人,皱纹更深了,鬓发更白了!每当重读自己的小作,仿佛循着时光的河流向上游前进,两岸花树宛然,群山微风依稀,好像重活了一次。作家还是比一般人幸福呀!因为留下了作品,因而保留了时光,镌刻了情感,使一切逸去的,留下了余音遗响,活色生香。

期待着,一直期待着!

期待着写出温暖深情优秀的作品的一天!

一点小结:

对于写散文,个人有二点小结。一是真情,二是准确。

真情,包括真实,自己的感受,体验,想法。不浮夸,不为作文而文。

准确,语言精练,力求准确。比如说一件事,说清楚就可以了,不必啰嗦。写一朵花,或一只虫,把它的特点、神态如实的写出来,准确必然生动。似是而非,叫人家摸不着头脑,有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观察,当然,观察也不是刻意的,出于本能,自然而然的兴趣爱好,喜欢才会去留意。这也是指语言的锤炼,散文是重视讲究语言的。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这样。

当然,也不是说写文章就是为了追求真情准确就可以了,意思是忌在假大空。

针对于真情、准确,就语言来看,基于语感、美感,下面举三段例子。

1.汪曾祺写《花》

荷花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作“藕秋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秋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轻轻地合成一个大骨朵。第二天一早,又放开。荷花收了朵,就该吃晚饭了。下雨了。雨打在荷叶上啪啪地响。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一阵大风,荷叶倾倒,雨水流泻下来。荷叶的叶面为什么不沾水呢?荷叶粥和荷叶粉蒸肉都很好吃。荷叶枯了。下大雪,荷叶缸中落满了雪。

2.林清玄《佛鼓》

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了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仿佛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蒙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3.郁达夫自传体散文

自传之二《我的梦,我的青春!》不晓得是在哪一本俄国作家的作品里,曾经看到过一段写一个小村落的文字,他说:“譬如有许多纸折起来的房子,摆在一段高的地方,被大风一吹,这些房子就歪歪斜斜地飞落到了谷里,紧挤在一道了。”前面有一条富春江绕着,东西北的三面尽是些小山包住的富阳县城,也的确可以借了这一段文字来形容。自传之三《书塾与学堂》一家,两家,三家,我跟了母亲,从下街走起,一直走到了上街尽处的那一家隆兴字号。店里的人,看我们进去,先都非常客气,摸摸我的头,一双一双的皮鞋拿出来替我试脚;但一听到了要赊欠的时候,却同样地都白了眼,作一脸苦笑,说要去问账房先生的。而各个账房先生,又都一样地板起了脸,放大了喉咙,说是赊欠不来。到了最后那一家隆兴里,惨遭拒绝赊欠的一瞬间,母亲非但涨红了脸,我看见她的眼睛,也有点红起来了。不得已只好默默地旋转了身,走出了店;我也并无言语,跟在她的后面走回家来。到了家里,她先掀着鼻涕,上楼去了半天;后来终于带了一大包衣服,走下楼来了,我晓得她是将从后门老出,上当铺去以衣服抵押现钱的;这时候,我心酸极了,哭着喊着,赶上了后门边把她拖住,就绝命的叫说:“娘,娘!您别去罢!我不要了,我不要皮鞋穿了!那些店家!那些可恶的店家!”我拖住了她跪向了地下,她也呜呜地放声哭了起来。两人的对泣,惊动了四邻,大家都以为是我得罪了母亲,走拢来相劝。我愈听愈觉得悲哀,母亲也愈哭愈是利害,结果还是我重赔了不是,由间壁的大伯伯带走,走上了他们的家里。自从这一次的风波以后,我非但皮鞋不着,就是衣服用具,都不想用新的了。拼命的读书,拼命的和同学中的贫苦者相往来,对有钱的人,经商的人仇视等,也是从这时候而起的。自传之四《水样的春愁》正当我十四岁的那一年春天(一九O九,宣统元年已酉),是旧历正月十三的晚上,学堂里于白天给与了我以毕业文凭及增生执照之后,就在大厅上摆起了五桌送别毕业生的酒宴。这一晚的月亮好得很,天气也温暖得像二三月的样子。满城的爆竹,是在庆祝新年的上灯佳节,我于喝了几杯酒后,心里也感到了一种不能抑制的欢欣。出了校门,踏着月亮,我的双脚,便自然而然地走向了赵家。她们的女仆陪她母亲上街去买蜡烛水果等过元宵的物品去了,推门进去,我只见她一个人拖着了一条长长的辫子,坐在大厅上的桌子边上洋灯底下练习写字听见了我的脚步声音,她头也不朝转来,只曼声地问了一声“是谁?”我故意屏着声,提着脚,轻轻地走上了她的背后,一使劲一口就把她面前的那盏洋灯吹灭了。月光如潮水似地浸满了这一座朝南的大厅,她于一声高叫之后,马上就把头朝了转来。我在月光里看见了她那张大理石似的嫩脸,和黑水晶似的眼睛,觉得怎么也熬忍不住了,顺势就伸出了两只手去,捏住了她的手臂。两人的中间,她也不发一语,我也并无一言,她是扭转了身坐着,我是向她立着的。她只微笑着看看我看看月亮,我也只微笑着看看她看看中庭的空处,虽然此处的动作,轻薄的邪念,明显的表示,一点儿也没有,但不晓怎样一般满足,深沈,陶醉的感觉,竟同四周的月光一样,包满了我的全身。

像这样的文章,叫我是百读不厌,每读一回都是一种享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