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厂著名老演员相册(八一厂年龄最大的演员)
今天又把八一厂拍摄于1960年的老电影《林海雪原》给看了一遍。其中的演员演得都好,尤其是刘季云,戏份那么少,但却把那个老谋深算的老道形象,演绎得生动鲜活。
在刘季云的电影演员生涯中,他所塑造的反派形象,又何止定河老道一个呢?
有网友说,他演坏蛋惟妙惟肖,这话一点也不假。
我专门去翻看了刘季云的艺术履历,我发现他其实演过的电影并不多。但他所塑造的每一个银幕形象,却都深深地铭记在了我们的脑海之中。
什么是实力?这就叫实力。什么是演技?刘季云在这些电影中的表演,就是演技。
那刘季云为什么能把不同的角色都塑造得那么好?
我觉得这与他的经历,与他三种身份的转换,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孤儿刘季云刘季云是北京人,出生于1910年6月12日,原名叫刘恩绵。他自幼父母双亡,是个孤儿。后来被亲戚收养。据八一厂演员田华回忆说,刘季云小的时候进过戏班,会唱京剧,还当过录士。什么是录士呢?就是在街上摆上张桌子,替人写信写状子什么的,挣点零散小钱。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刘季云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但生活却很苦。
刘季云的姨夫是名京剧演员,名叫龚云甫。因为这层关系,他进了戏班。做一些端茶递水、跑腿打杂的事儿,偶尔也能跑跑“龙套”。那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像“角儿”一样站到舞台中央,接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然而这样的心愿,几乎难以实现。
但是在戏班的那段日子,刘季云跟随师父走南闯北,结识了不少三教九流,也增长了很多见识。这些积累后来都成为了他塑造银幕角色的素材。他为什么能把电影中虚构的人物演得那么实?就是因为他有生活。
刘季云在戏班的那几年时间,日子并不好过。又恰逢兵荒马乱的年头,各种凶险的事儿都有可能遇到。有一次在演出途中,他们就不幸遇到日寇扫荡,刘季云被抓去当劳工。好在他极机敏,在押送途中借机逃出。
但一路上他所看到的日寇的种种恶行激发了他的抗日斗志。他决心找到八路军队伍,便四处询问。这时他身无分文,又因为嗓子倒仓无法再唱戏,因此只能靠乞讨度日。好在穷困潦倒之际,终于在1938年的10月,找到了冀中地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队伍。
二、八路军战士刘季云就这样,刘季云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年他28岁,他成了八路军队伍中的一名战士。他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因为他有文化,而且能写会唱,所以很受重用。他先被安排到抗大二分校进行学习,进步很快。随后便安排他从事过技术书记、文化教员、宣传股长等工作。后来他进入部队文工团,担任戏剧指导、文工团团长等职务。
在八路军的队伍里,刘季云看到了许多之前没有看过的新人新事。由衷地感受到了“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笑容,眼睛里布满希望。这些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参演过众多剧目。而且他把这一时期的观察,都写进了自己的“素材记录本”,包括不同人的性格特点、职业习惯、穿衣打扮、言谈举止等,都记录得十分详细。
后来,我们在众多电影中,也看到过刘季云所扮演的正面形象,全都那么神形兼备。我想,这段时期的生活,和这个“素材记录本”对他的帮助一定都很大。
部队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人的内心却是充实的。1945年,刘季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随部队南下。1952年在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做演员。1953年又调入总政话剧团,级别为文艺四级。
三、八一厂中校演员刘季云1956年,八一厂将话剧《黎明前的黑暗》搬上银幕,演员全都是总政话剧团的原班人马,刘季云也在其中,他扮演的角色是汉奸歪脖李。
这是刘季云在银幕上所塑造的第一个角色。这年他46岁。为了演好这个汉奸歪脖李,他下了很多功夫。首先是克服了以前演话剧时留下的众多习惯,努力使自己的表演更加生活化,同时又具有特点。同事里坡,就回忆道:刘季云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分镜头剧本中有的东西,他要生动地表现出来,分镜头中没有的东西,他也会通过思考和挖掘,给展现出来。
其中有一个小细节,就是这个汉奸平常带的行凶道具,是皮鞭好?还是木棒好?一般演员谁会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刘季云却一丝不苟。为此,他专门将皮鞭和木棒都拿在手上找感觉,最终决定用木棒,因为拍出来的效果更有冲击力,也更能表现歪脖李这个角色的特点。
所以任何一个被我们认为活灵活现的角色,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这背后,与创作者的敬业精神,有着很大的关系。
记得在1958年拍摄的《英雄虎胆》中,刘季云演一个配角,一个长期潜伏在地窖的老地主,总共只有十几个镜头,但刘季云却容不得半点马虎。就包括在人物造型上,也不断琢磨。最终让化妆师突出面色苍白的效果,以呈现老地主常年不见阳光的状态。
刘季云其实是在1958年才进入八一厂的。这一年他48岁,是八一厂年龄最大的演员,是备受尊敬的长辈。但他创作起角色来,却毫不含糊。
紧接着,一系列反派形象,就栩栩如生地树立在了银幕之上——《林海雪原》中的老道、《暴风骤雨》中的韩老六、《夺印》中的陈瘸子、《秘密图纸》中的古仲儒等,无论是地主还是特务,他都演绎得有血有肉,毫不雷同,也绝不脸谱化和概念化。
从他塑造的这一系列反面角色,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善于体现人物的内心。通过细微的神情变化,将角色伪善、狡诈、凶狠的一面展现出来,丝毫没有表演的痕迹。令观众看过之后,不仅确信人物的存在,而且还会感到回味无穷。
如果有人认为刘季云只能演反派,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塑造的正面人物,同样都很成功,而且让人找不出一丝儿反面角色的影子。比如《五更寒》劳良才大爷、《回民支队》中的李老汉、《鄂尔多斯风暴》中的巴彦尔、《地道战》中的李大爷等,又全都那么憨厚朴实,令人难忘。
1962年八一厂演员授衔时,刘季云被授予中校军衔,他由此成为了当时八一厂军衔最高的演员。
四、老人刘季云刘季云在银幕上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个身影,是《秘密图纸》中的古仲儒。此后,他也参加过一些电影的创作,可惜没有呈现到观众面前。
1966年,山雨袭来。在那场运动中,刘季云遭到不公正对待。这时他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了。他们一家三口,被赶到了八一厂西围墙下面的一排简易房。这里阴暗、潮湿,令刘季云多病的身躯雪上加霜。
那时,他不断地被要求写材料,交待罪行。再加上他本身就患有肺气肿,到后来哮喘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都喘不过气来。1971年6月24日,这位老人终因肺气肿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60岁。
他生前曾写下过很多“表演笔记”和“人物观察日记”,但这些资料,后来都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实在是一种遗憾。
据八一厂老演员高保成回忆说,刘季云在生活中为人和善,处事公道。无论是在八一厂还是在电影剧组,他都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但在艺术创作上,他又无比严谨,一旦进入角色,他就严禁周围出现不和谐的打闹和说笑声。
我想,也正因此,才使他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闪光的银幕形象吧?他演的坏蛋,一肚子坏水,却又深藏不露。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让观众感受到一股杀气。而他演的老人,又是那么朴实善良正直,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显示了自己精湛的演技。
今天,当我们再次说起刘季云这位好演员时,我相信大家的眼前,一定再次浮现出了他之前曾演过的许多角色吧?为何老演员们的表演,那么能经得起时间和岁月的考验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演员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创作态度又十分认真,这样,才使得所创作的人物有血有肉,有迹可循。各位觉得,是也不是呢?
本文由DJ雅清团队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欢迎阅读:原八一厂高大耐看型男明星 演英雄走红后却当了多年农民 83岁去世
昔日上影众星忆冯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太善良,不懂保护自己
也曾饱尝苦痛 也曾风光无限 电影皇帝金焰的一生 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