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宏朗诵的我与地坛文字(我与地坛朗诵会催泪)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22日晚,史铁生《我与地坛》主题朗诵会亮相南坪少数花园。著名表演艺术家郝鹏寿用极富感情的演绎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不少观众甚至眼眶湿润,听到落泪。史铁生胞妹史岚作为特邀嘉宾也到现场聆听了朗诵。接受重庆晨报记者专访时她说,读作品就是对哥哥最好的纪念。

任志宏朗诵的我与地坛文字(我与地坛朗诵会催泪)(1)

通过阅读理解兄长不易

作家史铁生去世快七年了,他一生留下了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路》,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大量作品,其中尤以散文《我与地坛》最广为人知。这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将母亲对他无私而深沉的爱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动容。

著名诗人李元胜是此次朗诵会主持人,也是史岚多年的好友。“她虽不写诗,但在《诗刊》杂志社工作,因此有缘相识。”他的力邀促成了史岚来渝赴会。在李元胜看来,《我与地坛》可以在建国以来的散文中排第一,“他将当代国人生死观写得十分透彻,达到前人未有的高度,从自己的人生灾难去反思普世价值,也开创了大体量散文的时代。”

但这样一篇感动了万千读者的经典,史岚读起来却并不容易。“虽然别人都说好,但这篇不算长的文章一开始我没法读,分了好几次才总算读完,可能是情感上受不了。”史岚说,史铁生比她大12岁,哥哥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对早年的她来说无法理解,“现在再读这篇文章有了新的感受,对他当时的境况和我们家当时那种生存环境才越来越多理解。”

借助写作治疗无尽思念

除了嫂子陈希米,史铁生最亲的人便是胞妹史岚。她永远记得哥哥去世前的情形,“因为阿姨不在,我要去医院接哥哥回家。准备出发的时候,收到了他的短信,让我买几个包子过去,他透析时吃。刚到家就发现情况不好,他当时还非常清醒,让我叫了120。车上的他情况越来越糟,我再和他说话,他已经基本上不反应了。”

史铁生去世一年后,她把这些细节写进了回忆文章《我和哥哥史铁生》里,获得了第三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她对哥哥的痛苦体会最真切,笔下的史铁生真实、生动、感人。但在采访中,史岚却一个劲的表示自己并不会写东西。“我一直做财务工作,只是因为很想念他,而写作的过程中哥哥的音容笑貌都历历在目。写作也是治疗思念的一味良药。”

虽从小泡在文学圈子长大,史岚却说自己从没想过写作,“哥哥他们聊文学我就听着,我敬畏文学。”史铁生去世后,她也不断的被很多朋友劝说应该要为哥哥做点什么,“或许我以后还会写点什么,但也可能我没这能力,我只能说好吧慢慢来不急,这些年家里遇上很多事,我需要有时间去主动思考,才能确定自己能做些什么。”

重庆少数花园这场朗诵会是史岚唯一在京外出席的一次史铁生主题文学活动,她对重庆读者表示了感谢,“虽然人不在了,东西还在,他有些后期作品像《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适合慢慢读,想了解他还是读作品吧,读他的书就是最好的纪念。”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 甘侠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