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1)

素数(质数)之于整数就像原子之于分子,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大于1的整数都可以写成质数的唯一乘积形式。

素数

素数是大于1的正整数,不能写成两个较小的正整数的乘积,如2,3,5,7,11,…

2300年前,欧几里得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证明。自那时起,人类对素数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纵观历史,数学家们一直为表面上看似容易的难题所困扰。正如我们将在本文中看到的,有些质数比其他质数更特殊。

当伟大的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十几岁的时候,他得到了一本包含对数表的书。那个时候,对数表真的很方便,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现代的计算机。高斯对这些值非常熟悉且敏感。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2)

在开始本文的主题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什么是自然对数饿。在18世纪,欧拉定义了数字e≈2.718281828…下面的公式可以让你得到e的任意精度的值,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3)

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我们都知道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的性质:d/dx f(x) = f(x)。对数函数ln(x)是e^x的反函数。对数最重要的性质是ln(xy) = ln(x) ln(y),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乘积问题转化为求和问题,使问题更简单。

高斯研究了自然对数的值,他还有一本关于数论的书(尤其是关于素数的)。年轻的高斯灵光一闪,发现了他的两本书之间的联系。他看到了自然对数素数之间的联系。高斯的发现是,

定义质数计数函数π(x)为小于等于x的质数的个数,例如,π(10) = 4,因为有4个小于等于10的质数(2、3、5和7)。高斯注意到,函数x/ln(x)π(x)似乎随着x的增大以相同的速度增长。

更准确地说,高斯推测π(x) ~ x/ln(x),这意味着当x趋于∞时,π(x) / (x/ln(x))趋于1。

后来,高斯发现了π(x)的一个更好的近似,即1/ln(t)从2到x的积分。如下图所示,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4)

1859年,高斯的一个学生,波恩哈德·黎曼,发表了数论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论文之一。这篇短小的文章,激发了一个全新的主题,给当时的数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素数分布的新工具。这个工具现在被称为黎曼zeta函数,它用希腊字母ζ表示。

对于Re(s) > 1,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无穷级数定义黎曼zeta函数: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5)

Re(s)表示复数s的实部。

黎曼的思想是,用复数作为这个函数的参数。zeta函数已经为当时的人所熟知,在黎曼之前,欧拉和切比雪夫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都是以实数为参数。欧拉发现了这个函数和质数分布之间的联系,但他没有发现,真正的联系隐藏在另一个维度中(复数)。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6)

事实证明,解开这种联系的关键是复数。黎曼发现,如果有人能证明:对于所有实部为1的复数(Re(s) = 1),zeta(s)≠0,高斯在15岁时所做的关于对数和质数的猜想就能成立。

在研究这些所谓的zeta函数的非平凡零点时,黎曼发现最初的几个零点位于复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上,即Re(s) = 1/2这条直线。但对于高斯猜想来说,只要证明当Re(s) = 1时,zeta(s)≠0就足够了。

这个结果现在被称为素数定理。素数定理描述了正整数中素数的渐近分布。它通过精确量化质数出现的速率,形成了质数越大,质数就越不常见这一直观观点。1896年,阿达马和德·拉·瓦莱布桑利用黎曼的思路,各自独立证明了素数定理

实际上,当临界带0<a<Re(s)<b<1向Re(s) = 1/2方向不断缩小时,素数定理会得到相应的改进。因此,黎曼猜想是关于素数计数函数的一种终极表述。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孪生素数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7)

孪生素数是指一对差为2的素数,如(3,5),(5,7),(11,13),(17,19),(29,31),…孪生素数在数轴上越来越稀疏。维戈·布伦在1915年证明了孪生素数的倒数和是收敛的。相比之下,素数的倒数和是发散的。

孪生素数的猜想是:存在无限多对孪生素数。尽管张益唐、梅纳德和陶哲轩等数学大师一直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并在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这个猜想仍未被证明。

目前而言,我们已经清楚孪生素数的一些基本性质,例如,关于素数的威尔逊定理说,当且仅当4(p-1)! p 4能被p(p 2)整除时,p和p 2是孪生素数对。

即上述条件是p和p 2为孪生素数对的充要条件。例如,孪生素数对(5,7),根据上面的条件是35除105,结果是3,显然成立。

上面的条件可以用模运算的符号写得更简洁:4((p-1)!≡-p (mod p(p 2))。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8)

孪生素数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条件。

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和m,当且仅当 k ≠ 6nm ± n ±m时,6k±1均为素数(因此是孪生素数)。

相差2的素数叫作孪生素数。相差4的素数叫作表亲素数,相差6的质数称为性感素数。1849年,法国数学家波林那克推测,对于每个自然数k,有无限多个素数p,使得p 2k也是素数。这显然是孪生素数猜想(k=1)的一个推广。

另一个被称为为第一哈代-李特伍德猜想 (first Hardy-Littlewood conjecture)的是由两位杰出的数学家哈代和李特伍德提出的。这个猜想是,

设τ(x)是素数p≤x的个数,并且p 2也是素数,那么存在一个常数C(称为孪生素数常数),使得

研究孪生素数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高斯发现了自然对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后)(9)

这有点像素数定理,只是对象是孪生素数。这自动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能否把第一哈代-李特伍德猜想推广到表亲素数和性感素数,乃至更一般的情况。

答案是肯定的,但它附带了一个重要的条件。让我们先看看结果。

P和P 2k是一对素数,当且仅当P (P 2k)能整除2 k (2 k) !((p−1)! 1) p (2k)!−1),且gcd(p, (2k)!) = gcd(p 2k, (2k)!) = 1。

这里gcd(n, m)表示n和m的最大公约数,gcd(n, m) = 1表示n和m是互质的。

结论是,这个条件是必要而不是充分的。当条件满足时,我们不能确定p和p 2k都是素数。有时满足这个条件但不是素数的数被称为伪素数

我相信孪生素数猜想是能被证明的,但何时能被证明还很难说。也许我们需要另一个黎曼出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