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平三迁的故事(富平历史名人秦至民国初期)
富平历史名人(秦至民国初期)
#富平人#
富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是秦代大将军王翦故里。古往今来,名人辈出。“文有杨爵,武有王翦,孝子梁悦,忠臣张紞,太子太保孙丕扬,魏征一梦斩龙王”的佳话,在民间广为流传。
富平历代辈出的名人,或文韬武略,精忠报国;或历尽劫波,忠心赤胆;或学冠宇内,孝感天下;或艺苑风流,独树一帜。一批批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不仅数量众,而且类型多。他们用自己的嘉言懿行,锻造了富平精神的内核,展示了富平人丰富而深邃的精神世界。他们是富平人引以为豪的频阳骄子,他们是后来敬仰学习的精神标杆。
历史名人录
1、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美原千口)人,少好兵事,曾随白起血战长平。始皇八年(前238)起, 斩成峤, 缚樊於期, 平嫪毐之乱,设计削裁吕不韦, 间杀赵将李牧,虏赵王迁, 陷赵都邯郸。二十年(前227)率军取燕都蓟,燕王遁逃平壤,次年助王贲画谋,水灌魏都大梁,王降魏灭。越年,李信败楚。受始皇频将恳请。率兵六十万, 破楚都寿春,迫项燕自杀,虏楚王负刍,楚亡。乘胜楚拓百越,征岭南。史称:“秦并天下,翦功为多”。 秦天下定, 封翦武成侯。二十八年(前219)始皇东巡, 王翦随之。琅玡台石刻,翦列首位。
秦大将军王翦
2、王贲
王贲, 翦子, 出身军功世家,自小随父袭魏击赵,多建战功。始皇二十年(前227)击楚, 拔城十余。次年,灌大梁, 杀魏王假, 魏灭。越年,灭燕,亡代,虏燕王喜、代王嘉。遂回师齐鲁,猝入临淄, 齐王建即降。秦一统,领修直道,封通武侯。二十八年(前219)始皇东巡, 贲与父随之。琅玡台石刻,贲名次其父。
3、盖吴
盖吴(418-446),北地郡(富平东北)人,北魏关中农民起义军首领。太平真君六年(445),发动杏城起义,建立百官,自号天台王,部众十余万。遣使联络刘宋,宋文帝刘义隆封为雍州刺史、北地郡公 。太平真君七年(446),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部署镇压,薛永宗败亡。盖吴收复杏城,自称秦地王。拓跋那采用陆俟计策,诱使盖吴叔父将其杀害。盖吴起义是关中汉族和汉化的“五胡”民族,共同反抗鲜卑族拓跋氏野蛮统治的武装斗争。
4、李彦温
李彦温,五代后汉名将,曹村尚书人。仕楚,后汉乾祐年间,朗州(今湖南常州)马希萼遣兵围攻长沙。楚王马希广命彦温将兵拒之,官指挥第二都头兼都虞侯(侍卫亲军高级军职)、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5、令狐彰
令狐彰,字伯阳,京兆富平人。先后为安禄山、史思明属将。后破史思明部将薛岌兵,以麾下数百入朝,拜滑亳、魏博节度使,加兼御史大夫,封霍国公,检校尚书右仆射.在任,“躬训吏下,检军力农,法令严,无敢犯者”。大历八年(773),令狐彰病逝。临终前,他把封地归还朝延,并让儿子把东京洛阳私宅也交朝延。史称“死不失节”。
6、梁悦
梁悦(800-?),流曲昌宁人。唐宪宗年间,秦杲因民事纠纷,杀梁悦之父,元和六年(811),悦12岁,为父报仇后赴县衙请罪。朝议郎行尚书职方员外郎上骑都尉韩愈,引经据典,明辨曲直,作《复仇状》,免悦死罪,杖一百,流放循州(今广州惠州)。后,遇敕旋里,终年不详。唐代对杀杲一案处理对后包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对复仇是一种鼓励,是法向礼的一种倒退。
7、赵信
赵信,富平人,元代中期,被朝廷命为陕西行省提刑扎领石匠提领,带200多名石匠进大都城(今北京)做工六年。这些石工在孔庙、广济寺、香山寺、碧山寺,碧云寺、万寿兴国寺等,留下了大量名胜业迹。赵信墓 位于方井堡北。墓碑书“故授陕西行省提副扎领石匠提领赵信之墓,元至正元年(1341)子赵斌立石”。
8、万文昭
万文昭,富平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进士。 大雁塔南门洞两边石碑,是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这两块碑均由诸遂良书,后由万文昭复刻,它代表了当时书刻的顶峰,是国家级的书法名碑。
9、马理
马理(1474-1556),字伯循,号溪田,祖藉富平庄里,常以频阳人自称。明正德甲戌年(1514)进士。曾任吏部稽勋主事、稽勋员外郎,稽考功郎中光禄卿等职。弘治年间就学三原宏道书院,其学识、文章闻名全国,当时学者都将他与宋代著名哲学家、关中学派代表人物张载相提并论。所著《送康太史奉母还关中序》一文,被传抄国外,朝鲜国将此文作范文传诵。嘉靖辛丑年(1541),受托总纂《陕西通志》。有诗文集多种传世。
10、张紞
张紞(?-1403),字昭季,美原中张人。明洪武初,选拔为经明行修,为京兆教授。后历任东宫侍正、通政司左参议、通政使、布政司左参政等官职。洪武十五年(1382),派张紞主持云南政务,云南地方逐步安定,政制渐入正轨。张紞在云南17年,开展政教风化,安抚20多个兄弟民族,发展兵工农商,云南才被正式列为13省的序位。张紞是继诸葛亮征服南中以后的第一位开拓者。后官至吏部尚书,云南、富平有祠,《明史》有传。
11、杨爵
杨爵(1493-1549),老庙笃祜人,字伯修,号斛山,嘉靖己丑(1529)进士。初授行人,行巡甘陇、湖广、皖鄂等地,多次拒馈不受。虽为言官, 但居京贫而无马, 常步入朝。居行署中,妻不随口。闭门谢客,专注读书。陋门旷窗,风雪无蔽。炉萧无烟,人不堪苦,而爵视之恬如。久之,选监察御史, 先后司职山东、河南两道。为国事向嘉靖谏疏五事,皆宗社大计,遂两度寃狱七年。后帝念其忠,赦出。居家不及两年,爵病不起。遂自撰墓铭, 曰“平生欲做天下第一等人而志不逮;欲为天下第一等事而力不及!” 无论其居家居官,一介不苟取与。在狱日,曾著有《周易辨解录》《中庸解》,皆深造渊源。到隆庆时,封赠光禄少卿。万历初,又谥“忠介”。
12、孙丕扬
孙丕扬(1531-1614),字叔孝,号立山,流曲南街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进士,历任应天府尹、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诏拜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 万历初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任刑部理案迅捷,囚无淹系。万历三十九年(1611)主持辛亥京察。万历四十年(1612)“挂冠出都”,居家二年卒。赠太保,谥恭介。曾著《应时草》《巡按约束》《论学篇》等,他所编撰的万历甲申本《富平县志》为明代陕西八部名志之一。
孙丕扬
13、李宗枢
李宗枢(1497-1544),字子西,诗人,书法家,流曲东川人,金宁武将军乌古伦速可之后,李恕之子。正德丙子科(1516)陕西乡试亚魁举人。嘉靖二年(1523)三甲进士。后授山东诸城知县,历任御史、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等职,著有《石叠文集》流传于世。《陕西通志》载:“李宗枢素性坚直廉正,无所阿避,尤轸民隐,陈灾疫请赈恤。”任期,日夜操劳,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病故河南巡抚任上。
14、梁瀹
梁瀹,字天衢,流曲昌宁人。少时潜心致志,学业每每独占鳌头。后履职洛阳府训, 县官高其义数次想将官地为他修宅, 瀹谢不收。后又赠马予他, 瀹婉言力拒。冬天,高又为他送炭,瀹又谢言却之。他安于贫穷拒,羞于求人。除日用衣食外, 总是舍得将剩余俸禄,慷慨地施赠于急需者。对其学生,他也从不收束修,倒以俸米济之贫者。当地不少绅士皆雅敬瀹之义行,连同当朝尚书王邦瑞督学关中时,也赴富平登门访瀹。乔世宁在《耀州志》中赞扬梁瀹“行方介,立信义”, 与汉代节士范丹、闵仲叔无贰。
15、李尽心
李尽心,流曲臧村人。庠生,援例补鸿胪序班。乐施济,婚丧弗举者必周之。尝捐千金建石桥,人称“李公桥”。南游出千余金平商於崎岖,人称“李公路”。入义仓粟满千石,复捐千金修文庙,百金修鼓楼。关辅饥,出二万金赈之,另以百金赈庠生。当朝都察院御史杨爵赠匾赞其“富而好礼”,都察院御史马理题匾赞誉“积而能散”,富平知县赵桐题匾,表彰其门为“尚义人家”。中丞直指人奏,上异之,特加荣表,赐鸿胪少卿衔,建天下义士坊以纪。
16、杨四聪
杨四聪,流曲梅家庄人,明万历庚子(1600)武举。梅家庄杨氏以尚武起家,一门三武举(杨四聪、杨定国、杨卫国),文武两进士(杨定国、杨日升),尚武崇儒家声传承数代,享誉陕甘宁。明嘉隆年间武举人杨四聪节义豪爽,与吏部尚书孙丕扬至交。其长子杨定国为武进士,任朔方副总兵都督。次子杨卫国,武举,任宁夏卫游击将军。孙丕扬有《河华吟》相赞。
17、朱国栋
朱国栋,华朱华东人,明天启进士。任户科给事中时,敢于两劾部臣,五劾巡抚,请更时政奏议,激切中理。历授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明史》记载:吏部侍郎张捷荐逆案吕纯如,国栋上疏力诋。已,又劾两广总督熊文灿,招抚海盗刘香,奏词掩饰欺罔五罪,帝切责文灿。而朱国栋累迁巡抚山东右佥都御史,督治昌平。山海关城垣有其塑像。
18、刘雨化
刘雨化,淡村都村人,万历年癸卯(1604)间解元,嗜古博学,工坊古文,名噪海内,学士宗之。义军领袖李自成久仰先生道德文章,曾邀其出山,故有一段闯王虚心求贤的佳话。著述甚多,以《蒮议狂言醒言》《醉溪斋》《终南游草》《健阳大会草》最著。晚年隐居盘龙寺,至今为人称道。
19、梁 甫
梁甫,流曲昌宁人。洪武年间,以孝廉授应天(南京)府尹。为官八年,作为京师地方最高长官,依然清廉节俭,如同寒士,与民无异。居官所得俸禄悉数赈济灾民,携妻上任渡江时所乘二驴,别官时仍乘二驴北归返乡。由于他把官俸多作赈济,深受百姓爱戴。故而大家以“是亟”赞誉。“是亟”者, 取义人格完美无瑕也。
20、刘 顺
刘顺,字孝夫,流曲昌宁人。明成化进士,曾任山西夏县知县。自幼天资聪慧,少时家贫,靠种菜赡养母亲。遇方士授以《易经》,遂大有文名。某年大饥,刘顺去同官山中背米,值县令亲自出题要求诸学子写文章,竟无人敢应。某士授餐于刘顺,请其应对。刘顺提笔一挥而就,县令见而奇之,列为高等庠生。刘顺不屑一顾,仍以一介布衣儒士居住乡间。省试时,临郡县闻者翕然,莫不求识荆,其为人器重如此。比视时,衣犹不掩膝,然道义朴直,卓然有躬行君子之风。
21、张冲翼
张冲翼,字颜渊,流曲东街人,生于明天启初年,少时天资聪明,一目十行,记忆力非凡。明崇祯壬午(1642)科举人,授教谕,四川平武知县。民间直呼其字之谐音“张元元”。《陕西通志》记载,顺治十四年(1657)张擢升御史,疏请府诸生岁科两试,并豁免各省滩地赔粮,巡盐巡仓卤漕肃清。康熙十二年(1673)圣祖亲试,台垣奏议冲翼名列第一,荐历大理寺少卿。回籍养病,乞假归卒。
22、田本沛
田本沛,字汉元,号华石。宫里董村人。田本沛自幼聪慧好学,崇祯九年(1636年)乡试中举,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式癸未科进士。清朝入关,田本沛出任长洲知县、蒙城知县,政绩卓著。升工部主事,历迁刑部员外郎、郎中。康熙六年(1667年),督学福建,遴选人才有方。以候补参议归里。卒祀乡贤祠。乾隆《富平县志》有传。编有《家谱》及《蒙城志》,另有《漆园草》、《栩栩居存诗》行世。
23、李因笃
李因笃(1632一1692),字子德,号天生,薛镇韩村人。一生安贫乐道,勤于研读,执教著文,毕生不倦,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为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与顾炎武、傅山、屈大尊、朱尊彝、李颙、李雪木为至友,并邀其聚会富平,论学咏吟。时人称李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关学领军人物。他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主张“师古不泥其意,用法不求其人”,康熙十八年(1679)荐鸿博授检讨,未两月,因母病而恳辞。著有《古今韵考》《受祺堂诗集》35卷,《受祺堂文集》5卷等。
24、陈有虞
陈有虞,富平人,字大陆, 顺治三年(1646)以进士任福建仙游县令。十一年岁末, 海寇攻泉漳郡,县吏望风奔溃省城福州,独有虞率数百乡勇矢守。寇屡派内奸劝降,有虞皆力拒。寇迅即二十余万桶围城下,凿地道,纳火炮,以地雷绕城。火开城崩,众寇蜂拥而入,有虞遂率健丁与之巷战。壮烈殉难。其弟开虞正游吴越,惊闻其兄罹难,急奔仙游扶柩北归。后开虞授漳州同知,继升江宁知府,虽值大兵大役,因清廉洁己,力减民赋,重清积案,善安地方,故所地民望很高,广有口碑。
25、韩文
韩文,字斗山,淡村荆塬人。顺治丙戌(1646)以举人授河北文安县令,后迁山东滨州知州,博学能文。继孙志后,曾纂《富平县志》稿,未刊。以《荆山记》一文,名满三秦,向为文人膜拜之作。清代诸《富平县志》均有此文。以后《阎良区志》等书亦予收录。
26、周宁人
周宁人,名懋康,以字行,淡村忽周人。学富五车,高隐不仕。 史称其“长于诗, 以邑人李太史子德为宗,王阮亭(士祯)、孔东塘(尚任)两先生极力推之,有一代风雅之目”。 他嗜诗如命,以游历山川为乐,以交友研习为趣。康熙四十三年(1704)夏日,周宁人冒着溽暑,揣着自己的诗卷《公非草》,亲自去山东阙里(曲阜),拜谒年已五十七岁从京城罢官还乡三年的孔尚任大师,求其指教,请其作序。
27、张青云
张青云(1777-1854)字衢九,号楠亭。薛镇马张寺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武进士,以汉人入直禁卫乾清门。因功实授兖州游击,后迁胶州副将。道光十四年(1834)护理曹州镇总兵,继授广东高州镇总兵、署广东陆路提督。十九年(1839)调补四川川北镇总兵。二十一年(1841),英国侵略军侵犯广东沿海。张奉命率部由川北驰援,抵粤后充任总督行营营务翼长。抗击英舰,夺回了失去之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广战火暂息,清廷因功实授他广东陆路提督,赏顶戴花翎。在粤任职先后八年,卒时77岁。
28、冯云杏
冯云杏,字樵云,号砚农,淡村都村人。以明经官至泾州学正。致仕后,专注地方典籍整理校注,用所积薪俸全部付诸《频阳四先生文集》《受祺堂文集》《醉溪斋集》《频阳二布衣诗抄》《拜石轩诗文集》《五贞女传》《义资记》《樵云家训》《读史臆说》《读史偶吟》《豆棚新语》《拥炉间记》《读经偶抄》《楚辞香草》《水经注勺录》《文心雕龙摘鳞》《关中名胜录》《麻痳痘疹》等书刻印。如此浩繁的刀雕印刷,不仅对地方著述的存世作出了巨大贡献, 更彰显了先生热心乡梓的赤子情怀,堪称明清六百年来富平兴文盛事之绝版。
29、王小屏
王小屏,富平人,清末编著的《羽衣新谱》集明、清以来流行的清曲246首,分五卷于宣统元年(1909年)由西安公益书局出版铅印发行,王平生嗜好曲歌,且熟习韵律,他把改良戏曲作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编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羽衣新谱》是现存最早陕西眉户曲子集锦。
30、齐正
齐正,富平人,由吏员任四川巴县令。史称齐“洁己爱民,莅任有政声”。 当时巴县正值岁饥,齐力主发仓赈济,并与县署诸员捐俸千两。如此,当地饥民生命得以保全。官民深感齐正大德大恩,老少捧酒俸果,夹道敬谢,并立碑以表。巴县还将其硕行书之于志,以垂千古。事略见清代《富平县志》(樊)卷六名宦。
31、曹玉珂
曹玉珂,字禹琉,号陆海,一号缓斋,富平人。顺治十六年(1659) 己亥科三甲进士,康熙六年(1667)任山东寿张知县,官至中书舍人。为政廉平,卒于官。其诗为刘体仁、李因笃所推崇。著述有《缓斋初集》《缓斋续集》《佟华仙迹志》《史论事论杂集》等。善书法,精鉴赏。
32、沈起潜
沈起潜,字逢禧,流曲北耕人,贡生,以诗文书画名重清初,康熙九年(1670)亲自设计《富平地舆图》,《陕西地舆图》并由李承命刻于同一石版,是为陕西石刻地图第一人。他还为清初《陕西通志》一书绘制所涉及的省州地图。北耕村沈家堡的沈起潜父子设计并捐资石刻了《富平县舆地图》、《陕西省舆地图》。1962年由其后人捐赠给了富平县政府,现存县图书馆。
33、王象天
王象天,富平曹村人,字文石,号颖山。性任孝, 善体亲心。事继母无异所出,爱诸弟亲如手足。顺治丁亥(1647)进士,初授河北临漳县令。任内自奉菲薄, 罚懒惩惰,教民各勤职业。临漳六载,多遇天灾。象天三请赈银,额计达万余两, 排涝固堤,县城方得无恙。继任太仆寺丞, 奏临漳百姓三苦,乞恤协济。后历任户部主事、湖广学道,除弊兴利, 颇有政声。象天卒于官,著有《望云轩集》《刑戒注释》《学政条约》及《王氏家谱》。
34、朱久括
朱久括(1768-1824)华朱人,字巨源,号梓亭。嘉庆辛酉(1801)大挑一等, 与蒲城王鼎同科。以知县分发云南,垂二十年。历任平彝、宜良、富民等九县县令。凡任皆重兴教,立乡规,振士风,兴水利,劝桑蚕,传织纺,善仓厫,置公田。所处人皆以“朱青天”颂之。道光四年(1824)卒于署上。士民闻之,男停耕,女辍杼,披素缟而哭之以祭者达数千人,情如失考丧妣。为纪念其人德政,当地将其名奉名宦祠以祀。富平人亦将其奉县署乡贤祠内以祭。著作有《五经会意》《史谕心法》《正蒙句解》《关学续编》《明月山房诗文集》。
35、田若琬
田若琬,号少华,字未若,宫里董村人。顺治己酉(1645)中顺天府(北京地区)举授广东乐昌县令。康熙三十四年(1695)乙亥值荒,田少华组织各方捐米千余石,煮粥赈饥,民得以活。田访知乐全县久无登甲乙科者,便修葺文庙,倡立义学,倡谨图慎勤,文风驟变。后,乐昌科名不绝。田在官者十余载,城乡安然,官民乐业,口碑远近。其表叔关学大师李因笃生前曾嘱田解俸刻版诗集《受祺堂诗集》。
36、翟平桥
翟平桥,清末民初,富平齐村人,翟平桥长于画花、鸟、兰、竹,可与郑板桥媲美,时誉“板桥的竹子平桥的兰”。《富平县志》有载。传世作品较为珍贵,目前书画市场及网络上有其作品出售,价格不菲。
37、赵兆麟
赵兆麟,字玉书,县城窦村人。清初授郧阳巡抚,御寇济饥,民渐安堵。供兵养马,调济有方,招集胁盗悉归,命出俸造江南湖广拨漕运船二百余号,折输良便。当事首肯,归即具疏陈前事,蒙允折解余漕留襄,准作楚军口粮。赵任上复兴文教,辑襄志,建城楼,禁苞苴,革火耗,垦荒恤驿,简讼惩蠹,历六年以疾告归,卒于家,著有《春秋点注》。祀乡贤,又祀湖广名宦。
38、焦子静
焦子静(1878—1945),东上官焦家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重阳节,与井勿幕、李异材等人以祭轩辕黄帝为名,集会盟誓,确定“驱除鞑虏,光复故物,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的奋斗目标。1911年10月,西安起义成功,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焦子静被军政府任命为渭北民团使兼游击司令,负责安定渭北社会秩序。九一八事变后,目睹民族危亡,义愤填膺。1939年7月, 蒋介石请其出山襄助抗战。焦子静复信给称自己病情严重,力不从心。1945年7月9日,病逝于西安。
39、胡景翼
胡景翼(1892—1925),字笠僧,又作励生。庄里胡家人。1910年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在耀县组织起义失败后流亡到日本。1915年护国战争时期奉派回国。1917年护法战争期间加入于右任在陕西组织的靖国军,任第四路司令。1920年直皖战争后被直系收编为陕军第一师。直奉战争期间所部驻在彰德—顺德一线。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又暗与冯玉祥、孙岳联合倒直,发动北京政变。后与冯、孙组织国民军,任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11月,任河南军务督办。1925年4月病逝于开封。
胡景翼
40、张义安
张义安(1888~1918),名养城,以字行,到贤庄镇人。幼喜拳击,因家贫破格入省农业学堂正谊书院就读。在领导学生反清运动中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以军功两次留学日本。受孙中山重托,随胡景翼聚义华山,参与富平兵变,历任陕西护国军学生连连长,备补营营长。1918与董振武、邓宝珊发动三原起义,时任靖国军右翼军第二支队司令。在围省讨陈战争中牺牲于户县,时年30岁,后葬于富平北郊,被广州军政府追赠陆军中将。
41、高培支
高培支(1881—1960),名树基,别号悟皆。东上官焦村人。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例奖“拔贡”。中国戏曲(秦腔)改革先行者,陕西文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领军人之一,西安易俗社创始人之一,四届老社长。同盟会员。陕西辛亥起义,参加秦陇复汉军,先后任督府篆印官,陕西省模范通俗教育演讲所所长,兼省图书馆馆长。1912年创办西安易俗社。创作出《夺锦楼》等一大批优秀剧本,教化民众。是易俗社任期最长,负责培养学生功劳最大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
42、张鹏一
张鹏一(1867~1944) ,字扶万,号壹翁、在山主人,齐村董南人。1897年中举,曾加入保国会。年(1908)至民国31年(1942),先后任山西长治县知事,北京中国银行秘书长,国立北平研究院、陕西省政府合组陕西考古会委员长,陕西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晚年息影田园,倡修水利,疏渠办学。遗作约50余种,如《唐代日人往来长安考》、《鱼豢魏略补遗》、《阿姆河考》、《关陇丛书》与《晋令辑存》等。
43、景志伊
景志伊(1880~1964),字莘农,号恧翁、柏叶庵主,今城关乡寺后堡人。生于湖南衡阳,甲午(1895)入三原宏道书院,为刘古愚高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协和医学堂深造,后在北京、西安行医,以善治内科杂症、针灸出名。1930年任陕西省政府主任秘书。建国后,任西安市政协委员,筹办陕西省文史研究馆,任馆长。当选西安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主编《陕西中医法》著有《伤寒论概说》《伤寒论读法》等。
44、景岩征
景岩征(1885--1961年),名志傅,字岩征。陕西富平人,1905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议员,《民主报》编辑,陕西督军公署秘书、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秘书长,富平县参议长。建国后,任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厅长,陕西省文教厅长,陕西省副省长,中苏友协陕西省分会副会长。1961年11月27日逝世,享年76岁。
景岩征
45、刘淦
刘淦(1874~1948),字介夫、介福,淡村都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当选为陕西临时议会副议长。1913年2月任第一届陕西省议会议长,任满后历署宝鸡县知事、镇巴县知事等。1917年始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任西安易俗社评议、副社长等职务20余年,辅佐社长高培支主持社务,使易俗社得以保存和发展。后病逝于西安。
46、武淑
武淑(1850~1921) ,女,字怡鸿,号仪光阁主,富平南社人。宣统元年(1909),任陕西省女子师范学堂首任监督(校长)兼教席,为当时陕西妇女主持教育的第一人。宣统三年(1911),辞女师监督,息影家园。于民国10年(1921)前后逝世。所著《仪光阁诗钞》、《仪光阁杂著(文集)》,与其夫吕申著《华洁馆诗文集》四卷。
47、师子敬
师子敬(1876~1964),富平南社人。清光绪16年(1890)入蒲城县衙户房习吏事。光绪31年(1905)冬与井勿幕等组织自治社、天足会。次年冬参与了富、蒲一带农民抗捐、交农。西安辛亥起义后,先后任三原县县长、河南省铸造局局长、陕西省府参议、凤翔烟酒特税局局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政协副主席。
48、刘守中
刘守中 (1882-1941),字允丞,亦作允臣,富平张桥人。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参予陕西军幕,转战东西。1917年在渭北联络组织靖国军,响应护法,1920年任靖国军总指挥。1924年与冯玉祥、胡景翼等发动北京政变。1925年,协助胡景翼主政河南,陪同李大钊与胡开封相晤。1926年1月当选国民党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当选为国民党第四届国民党政府委员,1936年国民党第五届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抗战爆发后,曾往来于南京、武汉、重庆之间,积极主张抗战。著有《续汉书郡国志解注》等。
49、马亚时
马亚时(1886~1958) ,名庸中,美原西街人。清宣统元年(1909),举拔贡,授七品京官。民国初,先后任靖国军第四路司令部秘书,陕西陆军第一师后方司令部秘书兼代理乾县知事,国民二军第三师(田玉洁部)秘书兼泾阳县知事,任富平县教育局长,西安印花税局秘书。1942年至 1949年任《西北革命史征稿》主纂并组织出版 。建国后,创建富平剧团并首任团长。1954至1957年,任西安市文史馆员,
50、武关石
武关石(1879~1919),原名武钧、鸿钧,字关石、观石,原籍南社,清末迁至县城金城堡,同盟会员。1911年,参与组织富平辛亥反正,后任富平保卫团团总,1916年5月7日参与“富平逐陆之役”。1917年,胡景翼被囚禁西安,他亲往营救。1919年12月26日,靖国军司令于右任来富平视察,武观石出席作陪,归家途中,遭奸人刺杀。
武关石
51、王绍猷
王绍猷(1884~1971),名建勋,老庙硷王人。同盟会会员。任富平县巡警局排长、巡视,协助辛亥富平反正。民国建立,先后在渭北民团、陕西靖国军、陕西陆军一师、国民二军三师、国民联军第十一路及南路军等职。民国21年(1932)入陕西易俗社,著有《秦腔记闻》,是我国第一部秦腔理论专著。创作、改编秦腔剧本《新忠义侠》(周仁回府)、《铡美案》《紫霞宫》、《解甲封王》、《法门寺》、《蛟龙驹》、《金光玉》、《拷红》、《双愚计》等约40部。
王绍猷
52、杨 杰
杨杰(1886~1971) ,字汉三,城关莲湖人。幼读私塾,长好拳勇,师从“鹞子高三”大徒魏金钟学艺。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入秦陇复汉军任游击营长。随时寻师访友,精研拳术。民国26年(1937)在与杨瑞轩筹建陕西省国术馆,任教练。建国后,被选为县政协委员,任省国术辅导处武术教练。1958年,被聘为省戏曲学校武术教练。1960年,赴北京参加全国武术表演。人们尊称为“神腿杨杰”。
杨杰
53、郭锦屏
郭锦屏(1880—1960年),名藩,以字行,城关王旦人。 1900年受聘在县城周边执教二十年。 1912年(民国元年)后,郭锦屏担任富平劝学所所长。1916年(民国五年)逐陆之役后,他协助胡景翼重修望湖楼,新建图书馆藏书楼。1924年代胡景翼赴北京谒见段祺瑞。后任河南武陡县长,清谦行政,关心民膜,大有美声。1926年任富平县知事。1932年应邓宝珊邀请做宁州县长。抗战时期,富平设立财务委员会,郭锦屏任委员之一。建国后,先生历任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委员、县政协委员。
郭锦屏
54、惠思聪
惠思聪,富平东乡人,乳名临子,父名大有, 母王氏。惠未周岁, 大有随商客去新疆30余年, 杳无回音。光绪十年(1884)有自伊犂归者遇大有于金河城西大河沿。大有言关中数遭兵燹大旱, 妻儿存殁,均不得知,故揺头绝望。归者至富, 方知王氏健在, 其子已是为人父。思聪幸悉其父尚在人世, 即负干粮告别家人, 于八月十九西去寻父。时值秋雨连绵, 至金州(兰州)已大雪纷飞,衣裳尽烂。思聪遂弥拋衣相裹, 西出阳关, 越戈壁, 翻冰坂。至次年正月,方抵边城伊犂。父子相见, 悲喜交加。方圆人皆称思聪“惠孝子”。待帮其父农务告获后, 思聪于九月吉日陪父离彊, 于十二年(1886)正月旋归故里。王氏见夫,竟不相识。大有热泪盈眶,连连叹息:“你母子俩受苦了!”从此一家,共享天伦。
富平,一部丰厚的人文史书。
富平,一轴绵延的名人长卷。
作为长安京畿的富平,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三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一代又一代富平人在广阔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历史活剧。
感谢先哲,他们用自己的所作所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精神遗产。
感谢前贤,他们用自己的崇高品德,为我们树起了熠熠生辉的学习楷模。
#富平人# 还有那些名人没列出来的,请大家跟帖留言!记得内容中要加入话题 #富平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