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复杂矫正牙齿的全部过程(整牙成功后像整了容)

《光头强》系列的动画片受到很多孩子的喜欢,但12岁的莫莫(化名)提起它却恨得牙痒痒。原来,莫莫的嘴巴咬合时下牙在上牙的外侧,导致上颌发育不足脸型凹陷,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光头强”。长期的嘲笑使得莫莫性格内向、孤僻,其家人也很是焦急。

“地包天”容易形成“半月脸”面容

妈妈带着莫莫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王婧婧处治疗。王婧婧副主任医师仔细检查了莫莫的口腔后,诊断为牙齿的“反颌畸形”,即俗称的“地包天”。这种错颌畸形的主要表现是咬合时下牙在上牙外侧,不仅长期对牙根造成颌创伤引起根吸收,还限制了上颌骨的发育,导致面中部凹陷,产生“半月脸”面容。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社交。

采集资料、拍片子,专业头影测量……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王婧婧副主任医师决定为莫莫戴用前方牵引器,将被下颌骨限制住的上颌骨顺其生长中心牵拉,等颌骨畸形纠正后再进入双期矫治的第二期即固定矫治排齐牙齿。经过近半年的坚持,莫莫终于完成了上颌骨前牵引的矫治,面型也得到极大改善,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最复杂矫正牙齿的全部过程(整牙成功后像整了容)(1)

治疗中

遗传和不良口腔习惯是导致反颌畸形的主要因素

“由于遗传或是不良口腔习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常会产生上下颌骨及牙齿不匹配的情况,继而导致各种错颌畸形。”王婧婧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其中最为重要,急需早期矫治的是反颌畸形,约占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40%。严重的反颌要从乳牙期开始正畸,孩子配合的话,3岁半就可以进行。

在反颌畸形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遗传,如果父母亲或直系亲属中有反颌症状的,一定要给孩子定期检查牙齿,早期干预。其次是喂养习惯、不良的唇舌习惯以及咀嚼习惯。例如孩子长期躺着喝奶,或是后牙龋坏只能用前牙咀嚼,都会引起下颌主动前伸从而导致反咬合。

如果是遗传引起的反颌,可以尝试提前干预,等换完牙齿看是否治疗成功。如果是不良习惯引起的反颌,一般只要对症治疗,孩子配合,大部分都可以矫治成功。

王婧婧副主任医师建议,在乳牙期(6个月-2岁),要尽量纠正完全平躺喝奶的习惯;鼓励1岁以后用吸管杯,防止不良吞咽习惯引起反颌;治疗龋坏磨牙等,都可以预防反颌的发生。同时,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牙齿健康,及时纠正不良唇舌习惯,加强咀嚼训练。

替牙期是纠正骨畸形的最佳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反颌一旦发生,就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活动矫治器治疗了。在替牙期(6-12岁),由于牙齿在不停替换,一般采用牵引上颌骨的方式来纠正骨畸形,否则一旦颌骨发育定型,靠正畸手段就无法解决了,只能求助正颌外科手术。

王婧婧副主任医师指出:在乳牙期和替牙期,主要是纠正不良习惯及预防颌骨畸形(包括反颌及上颌骨发育过度),防止颌骨定型后增大治疗难度;对于牙齿的排列暂不做排齐处理。等牙齿都换完进入恒牙期(12岁之后),进行二期矫治,即牙齿的排齐和咬合关系的精细调整。在生长发育快速期进行正畸治疗,可以矫正骨畸形,给后续的治疗提供方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牙齿正畸的年龄范围很广,从幼儿期的反颌,到替牙期的骨型纠正,以及成人的牙齿排列及个别牙微小正畸,都是牙齿正畸的适应症。

早日正畸,可以改善过分拥挤的牙列或过突的侧貌,避免成年后正颌外科手术,同时给口腔种植提供条件和空间。矫正牙齿也能更好调整咬合关系,减缓牙齿异常磨耗,提高咀嚼效率和生活质量。牙齿矫正后,能改善面型,增强自信;同时能更好适应唇舌功能及口腔环境。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孩子们矫正牙齿的最佳时期,牙齿正畸,即矫正牙齿,能将牙齿排列整齐,使之便于清洁,避免牙龈炎及龋齿的发生。

通讯员 袁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徐珩

来源:扬子扬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