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

读书日这天,徐峥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和书本作伴,看上去好像一副“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悠然画面。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

曾经的“小人物”徐峥,早已顶着各种头衔,高光时刻,不胜枚举。

论资历,徐峥绝对混出来了,可有人看了他这最新状态,看破了几分“愁绪”。

黄渤说过:“徐峥这个大光头,里面装的可都是智慧。”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聪明绝顶”的徐峥,如何一路出人头地又是因何今时惹争议的。

人终究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文化宫的老师到学校选拔小演员,在众多孩子中,老师一眼就被徐峥软萌的外表所吸引,觉得他特别适合演小地主。这个“地主家的儿子”,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少年宫巡回演出。

从自己登上舞台那一刻起,徐峥就立志成为一名演员。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3)

徐峥心里明白,论长相,自己也算不上英俊;论家底,自己也只是普通家庭的一员。

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唯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放徐峥身上,演好小地主,

登得大舞台。

他绝对没给自己选错路,如愿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4)

在帅哥成群的上戏,徐峥虽然算不上英俊潇洒,但是靠着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徐峥还是风靡校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发型模特。

细看之下,那时的徐峥还淡淡散发着“哥哥”张国荣的味道,就连徐峥也以为自己会成为娱乐圈中的一枚小鲜肉,走上偶像路线。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5)

然而,世事的发展充满了反转。

如果说当繁花落尽,树枝的脉络才清晰可见,那么当徐峥的头发开始脱落,他的演艺道路才真正开始萌发初芽。

洗头时,徐峥发现自己的头发随着流水,不断地往下掉。

徐峥突然慌了神,赶忙问老爸,“你是不是把脱发遗传给我了?”

之后的徐峥,出门必戴帽。 听人说生姜擦发有用,徐峥每天都用生姜擦发,就连洗发水都是生姜洗发水。

有次,徐峥不小心把一瓶生姜洗发水打翻了,同学们大笑,“这桌子该不会长毛吧。”

马上有同学笑道:“别开玩笑了,你看他的头发就知道,没戏。”

徐峥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开始用逃避人群作为自己的金钟罩。他盘算着,这样一直下去也不是办法。

人终究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徐峥做了个决定,他来到理发店,花了5毛钱,把剩余的头发都剪了。

既然不能再靠颜值吃饭,那么就改变自己,用实力说话。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6)

在同学们都忙着接通告的时候,徐峥选择在角落里认真完成作业。

在所有人选择往荧幕前扎堆时,徐峥耐住了寂寞,来到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这不是所有演员都敢做的尝试,在话剧舞台上,没有重来,如果有突发状况,还要考验演员的临场应变能力。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高强度磨练下,徐峥的演技蒸蒸日上,四年后,凭借《股票的颜色》,徐峥斩获“白玉兰奖”,堪称国内话剧界的最高荣誉。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7)

徐峥想要的远不止如此,26岁的他,愁的不再是得奖,而是如何施展他满腔的才华。

于是他自编自导了《拥挤》和《母语》两部话剧。

夜郎星稀时,徐峥畅想过台下观众如雷的掌声,记者采访时滔滔不绝的赞美。

但是现实让徐峥明白:好运总是要先捉弄一番。

台下的观众并不买账,不是睡着了,就是中途离场了。

记者采访时,他还忍不住要辩驳几句,事后徐峥一直琢磨,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的内容以及观众所理解的内容,这三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千禧年到来,徐峥遇上了改变一生的一部作品。

此时的徐峥不知道,自己离大红大紫差的就是这部剧。

这部作品不仅开创了他的第一个事业巅峰,更让他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8)

带资进组,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徐峥在《春光灿烂猪八戒》里尽显可爱软萌,一举一动尽显对小龙女的呵护和爱意,这部“龙猪恋”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虽说不上万人空巷,但也创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收视率。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9)

这部剧的成功,让徐峥名利双收。在大家臣服于徐峥不可挑剔的演技之时,我们还不得不佩服徐峥的眼光。

在话剧舞台摸爬滚打的徐峥,习惯了“文艺小清新”风格,最初对这部剧还是心存芥蒂的,但是在看过剧本后,徐峥聪明的脑瓜开动了。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0)

徐峥边看剧本边随口问了一句:“谁演小龙女?”

“陶虹。”话音未落,徐峥就答应了出演。

刚应下,剧组遇到了资金问题。

但敏锐的嗅觉让徐峥当即决定拿出全部家当,使得《春光灿烂猪八戒》顺利杀青。

随着这部剧的热播,“带资进组”的徐峥,身价也水涨船高。

更让徐峥赚大的是,戏外的情真弥补了戏里的遗憾。

来到剧组时,陶虹已经是“三料影后”了。但是,陶虹没有一丝架子,对徐峥是格外照顾。

戴着猪八戒的头套,徐峥吃饭成为一个难题,陶虹就拿着勺子一口一口喂他。

戏里的追逐,戏外的关爱,让感情慢慢生根发芽。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1)

收获名利,收获爱情,在羡煞旁人的同时,徐峥竟然不快乐了。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顶着“猪八戒”的光环。

走到街上,“猪八戒来了!猪八戒来了!”众人指着徐峥,高声呼喊着。

有次到银行取钱,柜台小姐笑语盈盈,“您好!请稍等。”转身话筒里传来了一个声音:“给猪八戒取一万块钱。”原来柜员忘记关话筒了。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2)

这一叫,让徐峥好生尴尬,他看到所有人都低头捂着嘴,眼睛眯成一条缝。

虽然这是角色深入人心的表现,是大家对他演技的肯定,但是徐峥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陶虹真会宽慰人:“你演了个紫色的角色,所有人都让你演茄子。”

人这辈子咋可能一个角色吃到老,徐峥又一次展示了过人的聪慧,他决定破除“猪八戒”的魔咒,寻找新的机会。

娶了陶虹,绝对是福气。那天,徐峥翻老婆的邮箱,意外看到了《疯狂的石头》的剧本。

彼时的宁浩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白,但是徐峥想要一个出现在大银幕的机会。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3)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4)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5)

徐峥甘愿白演20天,零片酬出演《疯狂的石头》。事,成了。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6)

虽说没有片酬,徐峥也丝毫不马虎。在剧组里,他成为了一名“爱管闲事”的专业户,完成自己的戏份后,还拧巴地与剧组一起讨论剧本,提出拍摄的意见。

徐峥将自己的导演才华一览无余地展露在大家面前。

虽然作为男五,没赚片酬,但是赚到两个朋友,黄渤和宁浩。后来还一起合作了《疯狂的赛车》。

比他不漂亮的黄渤,火了,比他年轻的宁浩,被认可了。喜剧市场的蛋糕这么大,徐峥聪明的脑瓜,又开动了。

更大的一盘棋,他预见了。

跨界导演,开拓自我新领域

2010年,徐峥出演了《人在囧途》。谁也不曾想到,这部小成本电影成为了公路喜剧的天花板。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7)

徐峥扮演的老板,属于城市精英,内心是冰冷的,眼里只有对利益的狂热。当高高在上的人跌落窘境,他的内心被矛盾撕扯着,这份与自我的妥协,让我们体会到了思乡的余韵。喜剧给人提供思考,牛。

看到好评如潮,徐峥可不会只甘心是戴个黑框眼镜逗乐的角色。

两年后,徐峥作为股东,成立了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有公司的51%股份。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8)

叫一声,徐老板,他敢答应。

之后,徐峥尝试自编自导自演,《泰囧》在他的精心打磨下横空出世,并以12.69亿的成绩放声大笑,成本只有4000W左右。而徐峥的分红就拿了也差不多4000W。

徐峥又被贴上了众多标签,从演员到导演,从光头到票房神话。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19)

徐峥的发展势如破竹,又以导演、监制、投资人的身份参与了多部电影的拍摄。譬如《幕后玩家》、《我不是药神》、《超时空同居》。

《我不是药神》这部现实主义力作,“封神”至今。徐峥的表现配得上一句演技炸裂,还拿了个影帝。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0)

《超时空同居》中,徐峥化身监制,指导青年导演,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徐峥为电影事业的薪火相承所做的努力。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1)

这些作品的成功,除了证明徐峥的表演功底外,更加证明了他的才华、眼光和一种责任感。

但每次徐峥都顺风顺水吗?

五年磨一剑,2015年,徐峥的《港囧》在观众的期待中上线了。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2)

然而,观众发现,徐峥与黄宝强这对刻在观众心目中的黄金cp解体了。尽管如此,观众依旧怀揣着囧系列的情怀,走进电影院。

《港囧》以15.7亿的票房击败了《泰囧》,徐峥可谓是“超越了自我”。彼时,徐峥已经参与出品方“欢喜传媒”的股东,必须笑得更大声。

然而票房很高,评价却不比之前的《泰囧》,《港囧》呈现褒贬不一的两极化评论。

徐峥在答谢会上非常诚恳地接受了所有的影评,并开始自我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一句“观众给予的所有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会变为我们成长的一个养分”,为徐峥赢回了口碑。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3)

从小屏幕到大银幕,从演员到导演,成就了从“无人问津”到“票房神话”的逆袭。徐峥足以说句,跨界我骄傲。但步子大了,总会扯到麻烦。

麻烦啊,麻烦

其实《泰囧》的票房惊艳四座后,徐峥就惹麻烦了。

《人在囧途》的原剧组一纸诉状,将徐峥以及出品方公司告上法庭,其中包括徐峥的真乐道公司。

《人在囧途》剧组认为徐峥在宣传《泰囧》时,一直以《人在囧途》的知名度为背书,误导观众,让观众认为《泰囧》就是《人在囧途》的续集。

最后徐峥被判罚款500万元。此时,在徐峥心里有个声音,要将“囧途”进行到底,打造属于自己的IP。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4)

细心的观众发现,在《泰囧》之后,王宝强在徐峥的囧途中彻底消失了,两人就像平行线一般,再也没有过任何交集。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5)

各种猜测流言四起之际,徐峥本人只是说,“王宝强自带的一种天然质感让他无法适应多种角色。”

但是转眼间,王宝强讨喜的草根幽默感出现在了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里》,王宝强甚至公开表示:“思诚更懂我。”“好吧我们在一起。”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6)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7)

到底谁更懂谁,那只有几位心里清清楚楚,观众看到的是,“宝宝”和徐峥真没有再携手共“囧”。

爱会消息啊,兄弟会走散。当初拍摄《人在囧途》时产生的化学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殆尽。

娱乐圈纷繁复杂的利益也许才是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吧。

随着黄金cp的解体,徐峥的“囧途”似乎走得有些费劲。

2020年,徐峥执导的《囧妈》选择在网络上向观众倾情呈现。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8)

隔壁的陈思诚坚持院线见。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29)

结果是隔年见。

有人讽刺徐峥的操作聪明过头,不讨好,惹怒了同行。有人赞他,心有爱,会动脑。

但是不得不承认,徐峥的做法,也为电影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继《囧妈》之后,还有一些其他电影选择绕过院线,以网络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囧妈》之后,徐峥的大制作电影也不多。

直到徐峥监制主演的《爱情神话》于2021年平安夜上映,结果差强人意。

虽然影片大咖云集,阵容豪华,然而票房却遭遇了“滑铁卢”,全国2亿票房,其中有一半是上海贡献的。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30)

全程浓郁的上海腔调,文艺是文艺的,但小众了。其中喜剧成分,没点闷骚的中年人生活打底,看不明白是哭是笑。

“徐峥出品”,不灵了?

摆在徐峥面前的“中年危机”不止于此,二十年前过陶虹介绍了“酒窝女神”是眼下更大的麻烦。

当被曝出与“峥酒”关联,知名导演、演员徐铮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31)

当然,聪明的徐峥,明面商业关联上看和张林夫妇那摊子买卖没瓜葛。

人在江湖走,行过必有痕迹。口碑折损,免不了。

作为演员,他是商业的;作为商人,他是艺术的。麻烦,往往是因贪商轻艺。

人永在囧途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32)

徐峥扮演的角色往往都是陷入中年危机的一些小人物。然而徐峥却说:“人生每个阶段都充满危机。”

看看他前五十年的囧途,徐峥算巧妙闯过来了,功成名就,人在顶峰。

黄渤对徐峥说过:“你中年站在巅峰,以后的每一部都在走下坡路。”

然而,对于徐峥来说,真正的下坡路是停滞不前。

所以,徐峥压根没想过放自己下坡。

徐峥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聪明人的前半生)(33)

2021年,徐峥成为兰心大戏院主理人。场面大伐?

而且喜提新身份,上海国际喜剧节艺术总监。显然,他摩拳擦掌,又在喜剧市场干着大事情。

徐峥说过:“在我心里,只有一种奖,就是终身成就奖。就是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情。”

刚刚过完五十岁生日的徐峥,能不能实现在演艺圈终身成就,且行且珍惜吧。


文 | 阿吉

编辑 | 沄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