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之人生三境界(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温馨提示: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以后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新联鑫大联盟”分享的关于人生感悟、思维认知、职场管理等优质文章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王国维之人生三境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王国维之人生三境界
温馨提示: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以后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新联鑫大联盟”分享的关于人生感悟、思维认知、职场管理等优质文章。
他,是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融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他巧妙地借用写儿女私情的句子来讲人生三境界;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他就是王国维,对他来说,做学问是一生的全部工作和事业。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摘自他的作品《人间词话》,他从古人描写儿女私情的诗句中提炼出“悬思——苦索——顿悟”,用以表现治学三境界,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其深刻的内涵。
《人间词话》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原意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却将此句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原词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无悔,王国维却用它表达对事业、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达到成功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此一境界,乃在奋斗的道路上,即使困难重重,也要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词是表明作者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王国维却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和多年磨练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达到最后的成功。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国学造诣极高 却没让子女继承“衣钵”
王国维共有六儿两女,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自己、家人和朋友会遭遇怎样的命运,一直是他的心事。他深感那时要做一名学人很不容易,不但要经受时局动荡导致的颠沛流离和冲击,还时常为生计所困。所以,国学造诣极高的他,没有让任何一个子女继承“衣钵”。
长子去考海关,次子去考邮政……他希望儿女们都能凭借一技之长,不至于为生计担忧。
十月革命爆发,看到俄国覆亡,王国维认为祸将及我,中国“恐以共和始,而以共产终”;“五四”运动热潮席卷全国,上海掀起“三罢”他心绪恶劣。王国维告诫孩子们切莫参与青年学生活动,并致信友人罗振玉,说此次运动“有国际竞争,有政争,最可怕之社会运动恐亦有之……大乱将随之矣。”
从东瀛到清华
王国维字迹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解体,王国维携全家随罗振玉东渡日本。他每日与藏书古物为伴,晨夕不倦地治学,不但写出《宋元戏曲考》等著作,还在甲骨文、金文和汉简的研究上取得诸多建树。
王国维(左一)等人合影
王国维经济不能自主,生活主要依赖友人罗振玉资助,一大家人渐觉费用不裕。早在“百日维新”和“诏废八股”时,他就感到非专门之学恐不能糊口。那时的他就常依赖友人资助,或就职于不喜欢的地方。
国内不断传来的动荡消息时常让他担忧,再加上不愿再拖累好友,所以他决定回国。
1916年,王国维回国到上海哈同花园内任职。他对那里并无好感,但为了养家,也为了利用哈同花园内收藏的古物和文献做研究,才在那工作。此外,他还兼职为别人整理藏书,参与《浙江通志》编撰,以增加收入弥补子女上学费用。
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在梅贻琦等人努力下,清华园为一批学人营造了安宁的治学环境,王国维的一生成就,也在这里达到巅峰。
清华国学研究院
1926年,大儿子的病逝对王国维打击很大,他再无笑颜。之后不断传来关于北伐的传闻更让他忧心,直到冯玉祥的兵锋指向北京。
几年前,正是在冯玉祥部队的“保护”下,紫禁城内任职南书房行走的王国维被迫“护驾”逊帝溥仪出宫。当“社会运动”来到北京,他会有怎样的遭遇呢?
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沉。法医在其衣袋中找到他写给三子的遗书,纸已湿透,但字迹清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墓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料理,必不至于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不至饿死也。
王国维墓地
家人依了王国维的意思,没请风水师择坟,也没挑选吉日,在清华园外买了块地把他埋了,四面都种了树。
死因成谜:先生“殉文化”
王国维的死因到现在仍是不解之谜,关于他的死因有很多说法,包括“罗振玉逼债说”、“罗振玉带回女儿说”、“殉清说”、“时局逼迫说”等。但据王国维的女儿介绍,王国维自杀导火线是大儿子突然病逝,大儿媳又被其父带走,所以受到打击。
王国维与罗振玉
有研究者认为,罗振玉“逼债”说难成立,商承祚“妻妾受辱”说也靠不住。从他遗书上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可以看出,陈寅恪之“殉文化”与梁启超论王国维死因相接近,因而“殉文化”之说最接近本真,被后世研究者所赞同。
关于留辫子: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
王国维生活的年代,许多人都剪了辫子,但他一直留着。他的儿子说:父亲不重视仪表,头上一顶瓜皮帽,一年四季都是长袍,只穿布鞋。那时清华园里西装革履的人很多,但父亲却永远是这套装束,辫子是他的标志。
当时有不少人被北大学生剪了辫子,王国维常出入北大却安然无恙。原因是很多学生都认识他、仰慕他并爱戴他,所以没人忍心侵犯他的尊严。
王国维卧室
每天早晨漱洗完毕,王国维妻子就替他梳头,有次妻子忙,或有什么事烦心,就嘀咕他说:人家的辫子全剪了,你留着做什么?他说: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其实,王国维自日返国后,在其中任何时候剪去辫子都会成新闻,但那决不是他所希望的。从他保守固执的个性来看,以不变应万变是最自然的事。这或许这就是他回答妻子话的含意吧!
文章来源:央广新闻
欢迎关注【新联鑫大联盟】头条号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大家一起探讨、一起学习,欢迎分享、点赞、转发帮助更多人哦~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