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知识框架(土壤与肥料土壤的各粒级和主要特性)

(1)石块:主要是残留的母岩碎块,山区的土壤中常见,土壤中含石块多,对耕作和作物生长是不利的,一般用来发展林业与果树,如农业利用时要设法除去。

(2)石砾:主要是岩石碎块,山区的土壤和河漫滩中常见,土壤中含石砾多时,孔隙越大保水保肥能力越差;耕作时越易损害农具,应进行改良。

(3)砂粒:主要是石英颗粒,在冲积平原的土壤中常见,颗粒越大,比表面积(单位重量土粒的表面积)越小,土粒间接触点越少,形成的孔隙越大,土壤通透性越强,毛管水上升高度越低。砂粒无可塑性、粘结性与粘着性。湿时不膨胀,干时不收缩,保水保肥能力弱氧化硅含量高达80%以上,营养元素含量低

(4)粉粒:主要是直径在0.002~0.02mm的土壤颗粒,在黄土中含量较高,因颗粒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形成的孔隙较小,故通透性较砂粒小,毛管水上升高度高,可塑性性、粘结性、粘着性较小,膨胀收缩性微弱,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氧化硅含量在60~80%之间,营养元素含量较多

(5)粘粒:主要是直径小于0.002mm的土壤颗粒,在胶泥土中含量高,因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形成的孔隙小,遇水膨胀易堵塞,故通透性极差,毛管水上升高度不如粉粒高,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强,干时坚硬,保水保肥能力强氧化硅含量在40~60%之间,营养元素含量丰富

土壤肥料学知识框架(土壤与肥料土壤的各粒级和主要特性)(1)

土壤各粒级特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