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

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高达457万,招生名额只有120万左右。这样计算下来,能在研究生考试中成功上岸的考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而接下来研究生的报考热度会持续提升,考上研究生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既然考研的难度在持续提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考生参与?就目前的形势以及趋势来看,还有必要报考研究生吗?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1)

客观分析,为什么研究生考试越来越难?

报考人数增加:虽然每年研究生考试的招生人数持续增加,但是与此同时报考人数也在增加,且增加的速度要快得多,两者的增长速度并不成比例

头几年已经在研究生考试中上岸的考生表示,还好当年自己考得早,如果现在再参加考试,恐怕也只能成为陪跑的炮灰。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2)

竞争异常激烈:通过2022年研究生考试的初试结果就不难发现,考出400 甚至是420 的考生不在少数。

初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都非常紧张,他们努力备考,就是为了在初试中取得好成绩。“二战”、“三战”的考生自然也是不甘落后,这就导致了上岸变得异常“卷”。

免推生占比大:此外在研究生招考中,部分院校的免推生数量出现了上升趋势。甚至有部分高校在公告中表明,不再招收全日制统招普通考生。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3)

考生在报考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高校的免推名额比较多,就要慎重报考了,这意味着留给考生的名额不多了,上岸难度很大。

院校要求变高:此外院校的选拔标准也越来越高了。光是通过了初试和复试还不行,还需要满足其它的一系列要求,比如必须过英语六级、具备相应学术成果等。

还有部分高校对考生的第一学历有要求,如果考生的本科院校并不属于211或985,就极有可能被直接刷掉。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4)

考研难度提升,还有必要花时间考研吗?

薪资和学历密切相关: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当很多人还在质疑考研值不值得时,有不少有上进心的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比如通过专升本、成人自考等实现学历上的逆袭

从就业市场的情况来看,目前薪资和学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拥有了研究生学历后,不仅工资待遇会提高,奖金福利、发展空间也都要比本科生有优势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5)

考进体制内更有优势:以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为例,研究生在报考时会发现,自己可以报考的岗位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大,且从长远角度来看,在考入体制内后,各种提拔机会以及政策补贴都要优越过本科生和专科生

目前报考热度同样很高的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上岸的难度也非常大。大部分考生考研的目的也是谋得好工作,因此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6)

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在提升学历期间,学生个人能够接触到更优秀的人,自身也会得到很积极的影响。不管是优秀的导师还是优秀的同学,都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

此外,在读研之后,个人的人脉圈子也会得到拓展。未来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优质的人脉圈子都是不可忽视的助力。和本科时相比,读研时人脉的重要性,对个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7)

备战研究生考试,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提高学习效率:备考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好宝贵的时间。很多考生都表示,自己会拿出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备考。

但其实备考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还是学习效率。为此考生需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制定详细的备考方案。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8)

保持良好心态:目前研究生考试的难度越来越高了,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没必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

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可以通过和身边的人倾诉、运动的方式,来缓解自身的压力。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即使考研失败也不意味着无路可走

为什么考研现在没有难度系数了(上岸人数仅占不到三分之一)(9)

总结:2022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高达570万之多,接下来这个数据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报考人数增多,意味着考研的压力越来越大。有很多考生辛辛苦苦花费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备考,但是最后也未能成功上岸,这样的结果是非常遗憾的。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学历的提升依然很有必要。不管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工作,学历的硬性要求都是存在的。每个毕业生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今日话题:大家认为,面对考研难度的增加,还有必要花时间在备战研究生考试上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