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的生活日常 三姑的前半生落寞过后

文/王先生

@情感学院院长

全文共约3400字

01

每次正月里大姑踩着雪来我家走亲戚时,她都会喋喋不休地提起二十几年前一桩往事。

其实说是“一桩往事”有点儿不恰当,细究下来应该是“三桩往事”。可这三桩事又被一场大雪拧成了一股绳,看起来就好像一桩事似的。

九三年的阴历十月,鲁西南早早地下了一场大雪,这雪来得早,似乎透着一股古怪劲儿。可在大姑的眼里,这是一场好雪,因为那一年的十月里她一共吃了三次席面。

大姑吃的第一桌席面是她的小姑子生女儿,那时大雪正纷纷扬扬地往下落;第二桌席面就是我降生了,那会儿大雪刚刚歇住了脚,地上的积雪都已经可以没过人的脚脖子了;第三桌席面呢,正巧赶上三姑生孩子,去大王庄看三姑时,大姑没少遭罪,因为那时积雪已经开始融化了,她一脚泥一脚水地往大王庄赶路,时不时地还可能跌上一跤。

别看三姑比我的父亲要小上三岁,可她出嫁的日子和父亲成亲的日子差不了几天。出嫁那一年,三姑虚岁二十四岁。

一个大立柜,几床红棉被,这是三姑的全部嫁妆。在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中,三姑就坐着摇摇晃晃的地排车嫁到了105国道东边的大王庄。

嫁过去的第二年,三姑父的妹妹竟然成为了我的二妗子,我们家和三姑父家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三姑的生活日常 三姑的前半生落寞过后(1)

02

说实话,在三姑找到婆家之前,我的爷爷没少发过愁。爷爷发愁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三姑的条件实在不太好。

刚刚一米四出头的三姑不仅脸上长着成片的蒙脸沙,而且还有着哮喘的毛病。哮喘这种毛病是治不除根儿的,一碰上天凉或者什么急事,三姑就会呼哧呼哧地喘个不停。

按说有这种病的人是不能犯急的,可三姑天生又是一个急性子,碰到芝麻大点儿的事都会咋咋呼呼上半天,所以她在冬季里经常会憋得喘不上气来。

这种病似乎是会遗传的,因为我的爷爷早些年似乎就时常会喘个不停。

我不知道三姑父在迎娶三姑之前知不知晓她有这个毛病,他可能早已知道,也可能他被能说会道的媒婆给瞒住了。可不管怎么说,三姑最终还是顺顺利利地嫁到了大王庄。

第二年,三姑就诞下了一个大白胖小子。这小子是真的胖,足足有八斤重,这在整个大王庄都是比较罕见的。

所有认识三姑的人都羡慕三姑的好运气,一个连十元和五十元都分不清的“睁眼瞎”(三姑不识字)能够寻到婆家已属不易,并且还能平平安安地生下儿子,这是老天爷都在眷顾呢。

三姑的生活日常 三姑的前半生落寞过后(2)

03

可老天爷在眷顾了三姑几年后就暂时忘掉她了。

婚后的三姑父不仅整天在牌场里晃悠,而且似乎手脚也不怎么干净。

后来不知怎么的,可能是在牌场上碰到了一个更为厉害的狠角色,一晚上下来,三姑父竟然丢掉了一根小拇指。

九八年的年根儿,三姑父又出门了,可他直到年三十儿都没有回家喝饺子。

大半个正月里,三姑全家都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后来镇上的派出所传来了消息,三姑父在异乡骑着摩托做扒手时,因为着急逃窜不小心被迎面的大货车给撞了,据说当场就断了气。

喜气洋洋的正月还没过完,三姑就套上了白衣裳。三姑父走得不光彩,再加上他在村子里还属于小辈,他的丧事家里人也就没有大办。

呜呜咽咽的唢呐声,一个不起眼的土丘,两行能够让人皴脸的热泪,三姑就告别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三姑父刚走的第一年,三姑还没有动改嫁的心思。虽然有不少人劝她要趁着年轻赶紧找一个,可当时三姑所有的心思似乎都在孩子身上。

三姑的生活日常 三姑的前半生落寞过后(3)

04

慢慢地,三姑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那时她的婆婆已经在床上瘫了好几年了,拉屎撒尿都是三姑在一旁伺候着,可不知道怎么的,老太太却总是埋怨是三姑克死了他的儿子。

三姑这人心眼儿小,每次都把这些胡话往心里搁。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了,还会口无遮拦地顶上几句嘴。

老太太自然是不能下地怎么样三姑的,可他的老伴儿却是一个猴精猴精的人。他不打三姑,也不骂三姑,只是闷声不响地将三姑一个人关在柴房里。

三姑打小就怕黑,把她一个人反锁在柴房里,这无异于要了她的命。因为怕黑,三姑就着急地踹门跺墙;因为着急,她的哮喘就又发作了。

可那老头儿就好像掐准了时间一样,每次三姑眼看着要翻着白眼晕过去了,他这才不急不缓地打开木门的锁链。

这些事,早些时候父亲是不知道的。直到一次冬季的大雪夜,三姑一个人冒着大雪跑回了我们家。

刚看到三姑失魂落魄的样子时,父亲着实吓了一跳。三姑这人是不识路的,东西南北都很难分得清,可她竟然可以一个人穿过国道走了十几里路摸到我们家,父亲这才意识到发生大事了。

那天,三姑的婆婆瞧见三姑不顺眼,挥舞着拐杖要打三姑,可三姑也不甘示弱地回呛了两句。

像往常一样,这场闹剧还是以三姑被关柴房收尾的。可当三姑的公公再一次打开柴房的锁链时,三姑一把推开了公公,然后一个人急慌慌地夺门而逃了。

当三姑偎在炉灶旁捧着一碗姜汤在我家厨屋里哭哭啼啼时,母亲已经打定要帮三姑改嫁的主意了。

三姑的生活日常 三姑的前半生落寞过后(4)

05

一提起改嫁,父亲是沉默不语的。在农活上,父亲有使不完的力气;可在家庭事务上,父亲怎么都拿不定个主意。

而三姑呢?除了舍不得那个已经快要上学堂的孩子外,她似乎对那个家庭已经彻底无牵无挂了。

我记得,整个冬季三姑就在我们家住了下来,直到过年三姑都没有回婆家。

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从中斡旋的,也不知道那个一肚子弯弯肠子的老头儿有没有为难母亲。

第二年开春,母亲把三姑的孩子用三轮车给轿来了,三姑和孩子在我们家亲亲热热住了个把月后,孩子又被他的爷爷骑着二八自行车给接走了。

临行前,母亲将自己亲手缝的布书包赠给了孩子,这一幕我是亲眼看见的。整个春季母亲拢共就做了两个布书包,一个是给三姑的孩子的,另一个是给我的。

从此之后,三姑似乎和原先的家庭划上了句号。以此同时,母亲与二妗子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有几年甚至连过年照了面都互相不搭腔。

当然,母亲不愿意搭理二妗子,不仅仅是因为三姑在婆家受气的缘故,还因为二妗子对我的姥娘不怎么样,用我姥娘的话讲,“她这人说话总是喜欢夹枪带棒的”。

三姑的生活日常 三姑的前半生落寞过后(5)

06

故事到了这里,似乎三姑的人生充满了悲情。可好在老天爷又一次看到了被命运丢到黑暗角落里的三姑。

在母亲的张罗下,三姑嫁给了隔壁村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虽然那人比三姑年龄要大四五岁,可对方为人实诚,肚子里没有什么花花肠子,算是一个靠得住的人。

在喧闹的锣鼓声中,三姑又嫁了出去。那天三姑哭成了一个泪人,我不知道她是在感激我的母亲还是在怨恨我的母亲,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那就是母亲在三姑跨出大门前偷偷地塞给她了一个鼓鼓的手帕,“恁娘不在了,俺这个当长嫂的得表示表示。”

三姑哪懂得推辞,她将手帕收在最里层的衣服里,然后一抹泪就跟着迎亲的队伍出发了。

隔一年的大年初一,三姑又生下了一对双胞胎,那是两个女儿。

我们家得知这个消息时,太阳已经快要落下河堤了,可父亲却激动地从大立柜里捧出一大盘红鞭炮。

那盘红鞭炮用绳子高悬在门口的老榆树上,炮焾子是我手持着冒着火苗的玉米秸秆给点着的。那天,整个村子里都能听见我家的鞭炮声,父亲也露出了比以往过年更灿烂的笑容。

“三妮儿以后就等着享清福喽!”这是母亲望着逐渐攀高的炮竹喃喃讲出来的话。

三姑的生活日常 三姑的前半生落寞过后(6)

07

前两年,大王庄的王小儿(三姑的儿子)骑着摩托车来看三姑,那时三姑的两个女儿都已经读小学了。

听三姑讲,刚看到外面来了陌生人时,她是不敢开门的。可她望着外面的小伙子一直在门口抽着烟不离开,她心里也开始犯起了迷糊。

最后,她还是移开了铁门后的抵门棍。小伙子盯着三姑看了许久,喉结上上下下动了好多次,嘴巴依旧没能蹦出来一句话。

“俺爷爷前两年就老了,走之前说恁来到了这个庄上,我来看看......”

三姑不知道该怎么答,可再愚笨的人也知道眼前高出自己好几头的小伙子就是三姑的儿子呀。

三姑僵硬地扯着他进院子里吃饭,可他迟迟地不愿意进去。最后,他终究是没能迈进那个不属于他的陌生院落。

据三姑讲,对方在套头盔时说了句不真切的话就走了。母亲抹着泪问是什么话,三姑边搓着掌心边沙哑地说道,“他说,只要看到我现在过得不孬,他也就放心了......”

说这话时,一群飞鸟正好从三姑和母亲的头顶掠过。这群飞鸟是要远行还是归巢,我不知道。可不管远行还是归巢,只要有巢穴在等待,它们都不再落寞无依。

三姑的生活日常 三姑的前半生落寞过后(7)

“这连着筋的亲人不能断,还得来往着......”

这是母亲望着空荡荡的东方讲出来的话。远方国道上路过的大货车拉起了长长的鸣笛声,似乎在回应着母亲的喃喃自语。

天要合黑了,三姑站起来拍拍身子要回去给放学归来的两个女儿烧汤了。羊回圈,鸡上架,人回家,万物生灵都要有一个巢穴。而就在那天,三姑似乎又找回了之前那个她曾经不得不失落的巢穴。

三姑依然喜欢拖着地走路,可那天她的脚步却轻快沉稳得很,就像一个放学归家的孩子。

——end——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图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