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的上海生活场景趣味浓(老上海人过冬咋取暖)

七十年前的上海生活场景趣味浓(老上海人过冬咋取暖)(1)

各式各样的“汤焐子”。本报记者 蒋迪雯 摄

你知道老上海人怎样在冬天取暖吗?一场别开生面的“汤焐子”展日前亮相徐汇艺术馆,展出上海文化创意工作者马德岗收藏的上百个各式各样的汤焐子。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介绍,上海人称“汤婆子”叫“汤焐子”,“焐”谐音“捂”,“捂子”的另一层含义是带来孩子,从“汤焐子”的发音中也可窥见兴旺发达的寓意,引申开来则是家庭美满之民俗意蕴。古时候姑娘婚嫁的嫁妆常常会附带这个物件,有些汤焐子还传了几代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汤焐子依然是上海人家冬日的“取暖神器”。

不过,这些来自普通家庭的汤焐子如何做展览呢?记者在展厅里遇到了正在布展的马德岗。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汤焐子并不是摆在展柜里,而是放在一张巨大的“床”上,下面铺满棉花,令人一望便心生暖意。据介绍,绿色雕花的木质床头和床尾是上世纪30年代的老家具,中间为十张床板拼成。“在形式上做出变化,是想让汤焐子展览也可以很好看。而且这种开放的展陈方式,也是方便观众伸手去触摸、拍照,亲身感受展品。”

做平面设计的马德岗对“旧物”情有独钟,他平时经常在旧货市场上看到汤焐子,于是随手淘来,慢慢累积。从这些汤焐子里,也可看到不同时期生活方式的变化,早期的很多汤焐子器形圆润饱满,材料、做工考究,盖子、把手都有人性化的设计。到了物资紧张时期,制作工艺就粗糙了,设计上也统一量化了。大跃进时期,铜、铁等材料匮乏,汤焐子就改成其他材料制作。在展厅二楼的“席梦思”床上,集中展示了几个陶瓷汤焐子,这种汤焐子大量出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上面写着“沈陶57厂”的拼音,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陶瓷则由塑料取代。除了南方使用的中国传统的圆形汤焐子,还有流行于北方的椭圆形器形,这种器形受到日本影响,欧洲的汤焐子则是圆柱形。

如今尽管各种电暖气、超导暖气、利用地心热水供热等应有尽有,但汤焐子等老物件所承载的岁月记忆以及人们在物品上寄托的情感价值是我们不能遗弃的。马德岗希望,“汤焐子”展能够勾起人们对老上海生活的回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