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战后期是不是占领了意大利(二战德国是如何区分)
自1939年9月1日德国发起闪击波兰的战役开始,其后数年德国领土开始了急剧膨胀,尤其是在1941年苏德战役开打之后,德国占领区几乎囊括了整个西欧。
而为了能够对如此庞大的占领区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避免出现政令不通的混乱,德国政府按照亲疏关系把“占领区”分成了5个大板块,即合并区、民政长官管辖区、附属区、占领区、作战区。
合并区
合并区顾名思义就是立即并入德国本土版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二战开打前的德国和邻国的领土争议区,这些土地在历史渊源上都曾有段日子是归属德国和其前生普鲁士。
并入渊源大致分为历史争议、语言归属2种。譬如归属于波兰走廊的“但泽-西普鲁士”并入德国版图,将德国飞地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连通,以及德国拿回一战战败后割让给波兰的波森地区是典型的历史争议,即那块土地曾经归属德国。
比利时的圣维特市并入德国版图的主要原因,则为该地区本身就是德语区,虽然国籍是比利时,但是不管是语言还是习俗都跟德国人相差不多。
民政长官管辖区
民政长官管辖区是一种预备纳入德国本土版图的过渡模式,被纳粹德国归入此类的地区,一般在历史上跟德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并入它的出发点是,为以后的大纳粹帝国提供安全可靠的地缘空间。
其中波兰比亚威斯托克省是最典型的“需求运用”,1941年德国军队杀进苏联,不久苏联乌克兰部分纳入了德国占领区,而为了能够在行政上尽快将其收为己用。
德国决定把跟其临近且接壤东普鲁士的波兰比亚威斯托克省,归入民政长官管辖区,使其成为德国通往乌克兰的桥头堡,蚕食苏联的“尖兵”,因而比亚威斯托克的民政长官,不但是东普鲁士的行政长官还是德国驻乌克兰的专员。
附属区
附属区通俗点讲就是德国近期并不打算直接纳入本土版图的地区,此类地区纳粹政府给予他们“自治权”,即可以有着自己的政府,并在部分民用经济领域跟德国保持着相对平等的关系。
主要形式包括由忠心于纳粹的地方权贵组建的“总督辖区”、德国专员遥控指挥的“自治区”,以及战前跟德国政府达成某种共存协议的“保护国”。囊括的主要地区为“自治区”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保护国”的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
占领区
占领区一般设置在对德国进行过顽强抵抗,地区反抗局势严峻,迫使德国不得不用军队进行高压处理的地区。行政上并未纳入德国的行政系统,一般由军事司令官进行协同管理。
这类地区主要包括比利时、丹麦、法国北部。为了能够降低占领成本,对于这些地区,军事官员往往会强调,只要原有的当地政府,完全协调德国政策,就不会破坏当地的领土完整以及干涉政治独立。
作战区
作战区是在1943年墨索尼里下台后,德国构建的有着“特殊地位”的地区分类,理论上是为了方便德国在意大利作战,保证自己地区安全,不得不占领的原意大利版图。
为此希特勒还特意去跟墨索尼里解释,德国并没有趁机吞并意大利的意思,只是为了让在意大利作战的德国军队,能够获得最大限度补给支持的权宜之策。并暗示道只要打退了美国人,作战区会立即就取消,把领土归还给意大利当局。
主要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希特勒的欧洲》 阿诺德 汤因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