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是表扬吗(南安连续四年泉州优秀)
近日,泉州市公布了2021年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共有5个地区获得优秀档次,南安位列其中。截至目前,南安已经连续四年获得了该项荣誉。
从小流域两岸荒草丛生、河道淤积、河岸崩塌,到如今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近年来,南安市立足本地实际,以实现区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在各小流域实施生态护岸工程,按照“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要求,以水土流失治理、河道治理为重点,进行小流域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悉,2021年,省、泉州市下达南安市水土流失治理任务3.781万亩,其中水利部门治理2.3万亩,林业等其他部门治理1.481万亩。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完成治理面积6.4万亩,占省、泉州市下达任务的169.27%;完成投资3445.1万元。
01
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打造青山碧水
宽阔干净的步道,绿植分布周边,流水潺潺……近日,记者来到官桥镇九十九溪成竹村段,溪畔繁花似锦,红色的慢道沿溪铺开,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溪边纳凉,现场一派人水和谐的唯美景象。
这是刚刚建成并通过验收的南安市2021年度省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九十九溪小流域工程。
成竹村党支部书记曾全成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脏乱差的河堤,两岸水土流失严重、杂草丛生,加上泥沙淤积,导致河道越来越窄,基本失去了灌溉功能。流域遭遇较大暴雨时,不仅汇集当地水流,还要承泄上游来水,岸坡容易冲毁,淹没大片农田,农民损失惨重。
据南安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九十九溪小流域项目区总面积131.29k㎡,水土流失面积18.43k㎡,占土地总面积的14.04%。项目涉及成竹、山林、漳里3个村,综合治理措施面积204h㎡,建设安全生态水系1.88km,包括生态护岸、清杂清障、建设亲水步道、绿化带、汀部坝、防涝排水管等,项目总投资300.65万元。
如今工程建设完工,保护了附近千亩农田,约1.5万名群众受益,河道重现“水清岸绿河畅”优美风光,为两岸群众的休闲娱乐提供一个自然优雅洁净的环境;同时,也改善了流域内群众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和示范带动周边村庄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有幸福感的新农村。
九十九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正是南安市将水土保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近年来,本着这一治理思路,金淘镇南丰村通过生态建设,与当地传统乡土文化构成一个小型综合景区;洪濑镇大洋村将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提升了村容村貌;省新镇满山红村水土流失治理结合清新小流域建设,实现了生态美景……越来越多的生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南安市各地涌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土流失治理便是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据悉,2021年,南安实施33个水土流失专项治理项目,建成饱含水土保持元素的美丽乡村建设点26个,建有水保生态园2个。
02
与农业提质增效相结合
坚持效益驱动
走进南安市官桥镇曙光村生态果园,记者看到,几条水泥铺成的机耕道将果园连城一片,每条机耕道旁还修建了排水沟、蓄水池和沉沙池。这不仅成功解决了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为果园种植提供优质环境,还强化了民生保障。“修建这些配套水利设施,既可以蓄水拦沙、保护生态,又能改善果园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益。”南安市水土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为解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的农业发展受限问题,南安市因地制宜,按照“山顶戴林帽涵养水源、山腰绑茶园发展经济、山脚穿林草固岸护堤”思路,在眉山乡、向阳乡、翔云镇等地对茶果园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通过封禁造林、护岸护坡、农田整治、河道清淤和实施生态茶果园等工程,在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基础上,将1800亩的“三跑”茶果园(即水跑、土跑、肥跑)变成“三保”茶果园(即保水、保土、保肥),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03
与智能化监管相结合
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要综合治理,更要源头预防。近年来,南安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方针,将升级监测手段、强化执法力度、强化项目审批等多方面工作做精做实,按照水利部“强监管”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依托“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应用,为监督执法装上“千里眼”,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确保监督执法水平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南安市还积极推行水土保持区域评估,通过园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 区域监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有效提升水土保持区域服务管理水平。
2021年,全市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表)71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991.82万元,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及水土保持监督检查34次,出动执法人员71人次,发出整改通知13份,立案查处1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12件。值得一提的是,南安市“天地一体化”的经验做法已在泉州市各县(市、区)进行全面推广和应用。
秀美的溪流两岸不再是杂草丛生,寸草不生的“黄土坡”被改造成生机勃勃的花茶果园,一排排抗干旱、抗风、耐盐碱的树种迎风挺立……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和治理,南安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硕果累累。在这个闽南特色浓郁的千年古郡,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场面场景,我们处处可见,时时感受。
记者:庄树鸿 黄奕群
通 讯 员:梁鸿彬 陈素兰 文/图
编辑:商妹儿 审核:黄种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