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书100幅欣赏(天下第一的真迹行书)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兰亭集序》《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
▲《祭侄文稿》唐,颜真卿
▲《黄州寒食帖》北宋,苏轼
为何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下第一真迹行书?
其实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还未被发现(其真迹已被唐太宗李世民带进了昭陵,此陵未被开发),我们现在所见到是兰亭序是唐太宗时冯承所摹写的并非真迹。而颜真卿《祭侄文稿》的真迹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以它就是天下第一真迹的行书。
《祭侄文稿》横59.6公分,纵29.2公分,大概相当于两张A4纸横着拼起来的大小。
大多数人看见这幅作品一定会满头问号,为什么这样的字可以成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而且许多毛笔字初学者对颜真卿的映像是从他工整的楷书字帖开始。这幅作品给人极大的反差。
墨点字帖·颜体楷书入门教程——偏旁与结构
墨点字帖·颜体楷书入门教程
今天小墨就为大家解析一下《祭侄文稿》,这篇饱含悲痛一气而成的书法作品。
字字泣血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感情与书法的合二为一
从“惟尔挺生”开始到“百身何赎”用笔豪放,章法左右飘忽不定,字局、行距变化较大,形成跳跃性变化。接下来的“呜呼哀哉”到全文结束“尚飨”二字嘎然收笔,章法从行草逐步改变为大草,压抑的情感爆发出来。其间不少自然的涂改,恰恰与茂密浓厚对比,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无意间调节了浓密沉闷的空间,造成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强烈反差。舒张开朗,给人以畅快淋漓的感觉,使悲愤情绪得以宣泄。这也正说明了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的论断。
《祭侄文稿》其墨法苍润,流畅自然。干笔枯墨,燥而无润,干练流畅,挥洒自如。
全文不到300字,只用了七次蘸墨,到了一笔墨写下了53字,留下了干枯压痕出现难以控制的伤痛轨迹。通篇气息流畅,随着心情的不可遏制,越往后越挥洒自如,无所惮虑。两个“呜呼哀哉”的狂草写法,足见书家悲愤之情不可言状。最后的三行如飞瀑流泉,急转直下,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其情感交织而产生的笔墨效果使作品达到艺术的巅峰状态。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的悲恸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除此之外。从《祭侄文稿》中多处用枯笔修改的迹象表明:颜真卿在写这篇草稿时情绪激动,思如泉涌,手不能追,非快速行笔不足以表达其激愤之情,且无暇注意墨色的变化,虽笔中无墨仍然继续书写。然而这些干枯的笔墨,却给人以苍劲老辣的感觉,与浓重的笔墨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枯、润、浓、淡、虚、实的变化,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召力。
一次蘸墨,疾书数行,有些笔画明显是以笔肚抹出,却无薄、扁、瘦、枯之弊,点画粗细变化悬殊,产生了干湿润燥的强烈对比效果。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且和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也唯此作品能当之。
穿越千年
这幅真迹作品的可贵之处我们也能从纸上60枚钤印看出大家把作品保存的很完善。帝王钤印有宋徽宗、宋理宗、宋高宗、金章宗、元文宗、明宣宗、清康熙、清乾隆等22枚;宋、金、元、明、清皇家内府鉴藏印8枚。宋代官吏、文豪、书画家等鉴赏收藏印按先后排序,宋代有文彦博、苏轼、苏汉臣、米友仁、朱熹、徐照、岳珂、贾似道、陈居中等;元代有李衎、仇远、袁桷、欧阳玄、张雨等;明代有朱棡、项元汴、沈周、倪元璐、宋曹等;清代有宋荦、耿昭忠、王图炳、刘墉、邓石如、汪文柏、周於礼、江标、吴大澂、张百熙等;印迹模糊未辨识1枚。反映皇家收藏与民间流传的印迹寻踪止于二十世纪初,此后百年销声匿迹避过民国与当代社会动乱传世至今。
高超的书法技艺与深厚的情感,加上颜真卿本人的刚烈气节,都赋予《祭侄文稿》无上的魅力。千年过去,这幅充满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仍然有机会被观赏,实在是整个人类的幸福之事。
END
- 今日互动话题 -
说一说你对《祭侄文稿》这幅作品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