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

北纬36.8°,

陕北黄土高原上,

有一个小小村落,

名叫梁家河,

“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2)

讲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

追寻人民领袖的初心;

记录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激发砥砺前行的信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

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

第六集:我就是一个农民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3)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4)

点击音频马上收听

“土”学问:我就是一个农民

到梁家河两三年后,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与当地人一样,把土豆叫“洋芋”,把馍馍叫“酶酶”。2009年11月,他到延安考察,仍能讲一口流利的延川话。吃饭的时候,他问陪同的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能不能听懂“酶酶”是什么东西,赵乐际说不知道,他解释说:“‘酶酶’就是馍馍,白面馍馍,也就是馒头,是延川土话。”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5)

鸟瞰梁家河村。人民日报记者 赵鹏飞摄

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条沟、每一架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的每户人家。2015年2月13日他回梁家河,即使40年没有联系的人,他一见面就能认出来,大名、小名都能叫出来。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6)

2015年2月13日上午,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调研时同村民边走边聊。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他熟悉梁家河的饭菜。那天中午吃饭,他和彭丽媛与石春阳、吕侯生、张卫庞、梁玉明、王宪平等几人坐一桌,吃的都是当地的“土菜”。他给彭丽媛介绍桌上每道菜叫什么,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有什么特色。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7)

2015年2月13日,来到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考察调研,向革命老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祝贺新春。

插队期间,乡亲们来串门,坐在炕上,他不介意他们身上带的土是否会弄脏被褥与枕头,更不担心有人带来跳蚤、虱子。石春阳说:“像我们农村人一样,他已经对虱子的毒素产生了抵抗力,就算被虱子咬了,红肿也没那么严重了。”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8)

住过的土窑洞。人民日报记者 赵鹏飞摄

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村里人请教,渐渐地所有农活都熟悉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9)

说:“刚开始干活时,我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春天给地里送粪,一担有七八十斤,他一口气能挑到几里外的山上;夏天担麦子,两大捆100多斤,10里山路也能一口气走完。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0)

梁家河村民正在知青淤地坝田间劳作。人民日报记者 赵鹏飞摄

从张青远家搬出来后,住进吕侯生家的一孔窑洞里。这时,村里开始为知青建新窑。六孔窑洞,耗时40天,负责担水、和泥、抹墙。窑洞建好后,住在左边第四孔,这个地方现在被称作知青院。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1)

2015年2月13日,来到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考察调研。

对农村里的各种活计,已经干得很娴熟了。他还学会了自己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带来的针线包派上了用场,尽管针脚不那么齐整,但也有模有样。他说,自己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2)

说:“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那些年,他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

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

“洋”学问:要向北京娃娃学习

梁家河教给了“土”学问,也教给了梁家河“洋”学问。

梁家河有个社员,不爱参加村里的集体劳动,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被列入公社的“管制分子”名单。但他不服管教。一次,他偷队上的葱时被抓了个正着,按照当时惯常的做法,要召开社员大会对他进行批斗。所谓批斗,其实就是由社员轮着骂他。那次批斗会,和雷平生也参加了。没有骂他,而是一条一条跟他讲道理,要他改正错误,这名“管制分子”听了直点头。和雷平生见他点头,就说:“那你唱个信天游吧。”一句话,使会场紧张的气氛化解了。

后来,这名“管制分子”说:“我老汉以后要向北京娃娃学习,可不敢再偷了。”这种通情达理的处事办法,让梁家河人打心底里佩服:“还是北京娃娃行!”果然,这名大家眼里的“二流子”开始转变,积极参加村里的劳动,成了一名好社员。事后,梁玉明和聊起这件事时,说:“他只是犯了一些小错,完全可以改过来,还是可以团结的人,应该以教育为主。”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3)

尊重人,帮助人,进而团结人,梁玉明觉得这个平时话少的知青不简单。此后,他遇到什么事就找商量。“这个年轻人见识广,比我懂得多。”梁玉明说。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4)

2015年2月13日,陕西延安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知青旧址外景。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5)

渐渐地,住的地方成了梁家河村的中心。这个地方给梁家河人以未来的憧憬。人们喜欢到他这里串门,和他谈天说地,听他讲历史、讲外面的新鲜事。他真正成了梁家河的一分子。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6)

《梁家河》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梁家河》,记录了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由央广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苏扬、黎春倾情播讲,后期制作精益求精。用最优美的声音和最专业的制作,呈现精彩的“有声版”《梁家河》。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18)

2015年2月13日上午,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往期回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