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简单易学的战斗机(飞机空战为何放弃机枪)
20世纪飞机被发明后,人类还没来得及将飞机变成改变世界的运输工具,就早早将其派上了战场。
墨西哥内战里,飞机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最早的飞行员们只是进行侦查任务,并时不时往敌人阵地上丢石头和铁钉出气。后来双方的飞机频繁在空中相遇,飞行员们偶尔拿出枪支对射,开始了原始的空战。
一战、二战的战斗机主要武器是机枪,标配一到两挺重机枪。当时的空战是“狗斗”模式,即两机追逐射击缠斗,用机枪破坏敌机。为了增强火力,飞机上的机枪数量越来越多,一战末期的战斗机上起码有3挺机枪。
按理说来机枪越多,火力越猛,战机的战斗力越强。但是后世的战斗机并没有走上这条路,二战的战斗机仅有一两挺机枪,只有轰炸机有几个机枪手操作着十几挺机枪。
为什么空战主力是火力较弱的战斗机,而不是搭载大量机枪和机枪手的大型飞机呢?
一、一战战斗机:宁轻一斤,不重一两一战是人类空战的成型时期,但这一时期的飞机设计还很稚嫩,工程师们制造战斗机追求的不是火力猛,而是轻巧、灵活。
最早上战场的飞机都是侦察机,驾驶员不配备武器,而是带着望远镜,两方相遇后甚至会互相打招呼。1911年,墨西哥内战中首次出现了侦察机飞行员用手枪对射的场面,这一新闻传到欧洲,“空中作战”开始被世界各国思考。1914年一战开始后,法国人制造出了“莫拉纳.桑尼埃”战斗机,开始了人类空战的序幕。
早期的战斗机马力小得可怜,只能搭载机枪,无法装炸弹,所以航空兵的精力都放在空战上。
一战的空战在一开始就不是靠火力制胜的,而是靠飞行员的技术,因为当时的飞机飞得太慢了。20世纪初的大部分战机的时速不到100公里,低空飞行会被步兵攻击,在天上被敌人咬住也很难逃脱,只有高空复杂机动才能取得空战胜利。
一战的机械工程师绞尽脑汁增加飞机的马力,同时减轻机身的重量,让飞机快速并且灵活。
战斗机机身使用的是帆布和木板,刮大风的时候甚至能将整架飞机吹起来。驾驶员、机枪、发动机是最重的东西,怎么把机枪尽量简约地装上飞机是个难题。一战时德国的“福克飞机”率先掌握“射击协调装置”,即把机枪放在驾驶员眼前,将开火按钮和驾驶设备合二为一,子弹发射和螺旋桨的旋转相协调,不仅减轻了重量,还提了射击的准确性。
而英国法国的战斗机会搭载多台机枪,把机枪装在机翼,有时双座飞机的后座还有个专门的机枪手负责腰部射击。这种多机枪战机已经逼近当时双翼战斗机的设计极限,重量和操作性都不如德国飞机,空战中速度慢又不灵活,战斗力不如灵活德国的“福克飞机”。一战的前两年德国“福克飞机”统治战场,英法将这一时期称为“福克灾难”。
直到1916年法国得到了一架福克飞机残骸,在研究了其“协调器”之后,英法的战斗机性能才跟上了德国。
二、二战空战: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到了二战时期,飞机的发动机技术突飞猛进,英、法、苏、德、日、美各国主力战机无论是速度还是续航,都是一战时期的几十倍。
二战的空战战术基本和一战一致——互相追逐然后用机枪决出胜负。只是二战的战机飞行速度更快,机动更灵活,火力也更猛。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二战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设计非常严格,无法在机身上加装,所以机枪都被整合在了飞机里面。
也在这一时期,军用飞机的定位越来越专业,轻巧的战斗机只负责空战,而多发动机驱动的大轰炸机取代“飞艇”成为对地攻击的大杀器。
以美国著名的B17“空中堡垒”为例子,这架飞机全长22米,重25吨,时速270公里,最大航程3000公里。B17轰炸机拥有6名机枪手,头部、尾翼、腹部、腰部、顶部共有12门机枪,基本可以做到无死角防御。
虽然B17轰炸机的火力非常凶猛,但是这并未让它在空战中获得优势。恰恰相反,B17轰炸机在增加载重和自身火力后牺牲了速度和机动能力,是德日战机空中围剿的猎物。
日本著名战机“零式”的时速高达400公里以上,其灵活机动更是B17难以相比的。B17虽然火力很强,但是每一座炮塔各有方位,“射界”有限,总是有难以打击的死角。而且当时的机枪完全由人力操作,用人眼瞄准,要在天上打中灵活的战斗机,有时候更要同时追踪数架战机,难度可想而知。
战斗机可以拉开距离躲避机枪弹幕,或者用云层、太阳光隐藏自己的位置,随后进行冲击突袭。
轰炸机被攻击时无法做出翻滚或者急转弯等动作,因为它装着大量的燃油、炸弹、弹药,高强度机动的风险很大。战斗机凭借灵活的操作躲避弹幕,然后向轰炸机倾斜机枪子弹,几次冲锋就能获得很大的收获。
二战初期的盟军轰战机战损率超过10%,最高曾达到13%!这代表一架轰炸机只有不到10次战斗飞行寿命。所以轰炸机虽然有十几挺机枪护卫,还是需要战斗机护航伴飞,战斗机负责解决敌方战机的拦截,轰炸机的武器只负责近身的自卫。
三、喷气式时代,机枪渐渐靠边站二战末期,德国人将喷气式飞机送上了战场,人类从活塞时代进入了喷气式时代。
早期的喷气式战机还是以机枪作为武器的,它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敌人,然后“一触即离”,即在短时间内对敌人倾泻火力,然后离开战场。这种战术的基础就是战机本身的速度,让敌人无法跟自己纠缠“狗斗”。
德国人同时发明了“导弹”,其中就有专门用来空战的“X-4”,但德国自己并未将其真正完善。
到了“空空导弹”成熟的50年代之后,战斗机的空战完全成为了导弹的对决,中东战争成为最早出现导弹空战的战场。这时候战斗机的战斗力只取决于它的飞行速度和雷达、导弹的技术水平,武器的数量优势荡然无存。
虽然机枪很少用到,但是喷气式战斗机并未彻底将机枪淘汰,除了最新型的隐身战机没有机炮外,所有的战斗机都会装备机炮,在近身格斗和对地攻击中它都能排上用场。
总的来说,飞机这种载具在百年的发展中越来越精密,高空高速是它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它的武器更强调距离、准度而不是数量。
以前的战斗机用几挺机枪都很难打下一架飞机,而现在一发导弹就能击落一架敌机,武器数量少,但是在雷达和火控系统的帮助下,战斗效率提高了。这种发展在90年代信息化战争到来后成为人类共识,“求质不求量”,是武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战斗机发展史》,罗伯特.杰克逊
2、《战斗机发展规划探讨》,沙正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