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关于文明和野蛮)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已经熄灭。但圆明园的大火又在很多人心头燃起。今天,我们重读雨果写给英法联军指挥官的那封信,或许会对超越国家的道德和文明有更深刻的感悟。

分析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关于文明和野蛮)(1)

(火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内部)

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被录入《雨果文集》第11卷,也曾被选入中国初中语文教材。

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

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分析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关于文明和野蛮)(2)

(圆明园复原图:方壶胜境。国家地理中文网)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程曾厚译)

在雨果写下这封信的159年后,同样因雨果而闻名于世,为无数中国人所熟知的巴黎圣母院今天也遭受了烈焰浩劫。

圆明园遗址公园在其官微写下这样的文字:

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

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

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

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

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

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

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

一场文化之殇,

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

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的守护它,

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

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

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分析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关于文明和野蛮)(3)

(圆明园遗址。圆明园遗址公园)

正是因为了解失去圆明园的痛苦,我们才不会对巴黎圣母院失火幸灾乐祸。它和圆明园一样,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象征与骄傲,失去它们,不仅是法中两国的痛,更是全世界的伤痛。

新民眼工作室 李一能

编辑 | 谢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