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程研讨)
1创新的“1 3”教学方法 1.1“1 3”教学方法介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学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学习
1创新的“1 3”教学方法
1.1“1 3”教学方法介绍
根据当前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再根据学校的具体资源构建了“1 3”教学方法,其中“1”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而“3”则是完成这个目标或者任务需要的三个过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配置教学资源,通过项目式教学方法以及启发式或者教和做一体化的各种先进教学手段以及模式,来完成对“1 3”教学方法的丰富以及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
(1)准备教学资料以及模型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的课堂上,我们不可能把一个真实版的金属模具搬到课堂上进行讲解,一方面金属模具太过于沉重,另一方面不能够看到模具的内部结构,所以在本院课堂的教学时,采用了透明的模具进行讲解,这解决了模具体积大、看不到内部结构的难题。另外本院还有专门操作透明模具的模拟机,这样就能够模拟金属模具的生产过程,从而展示模具的运动过程,有利于学生看到模具是如何让塑料颗粒成型的过程。这种目视化的教学方式,显然提升了教学的深度。
(2)教学方法的设施
以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将整个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成80个课时,并根据学生所在宿舍为单位,每4人为一个小组,同时以寝室长为学习小组组长,从授课开始,就将有关产品的模具设计任务书下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并明确每个小组学习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然后有授课老师和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并指导小组内部的分工协作,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期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学习。
其一,创设产品设计环境,并明确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按照课程内容来创设真实环境,在一体化教室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以手机产品的机壳的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不同手机品牌的机壳结果,并讨论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来提升手机机壳的稳定性。
其二,团队协作。老师要根据手机机壳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并明确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模具设计最为重要的组成本费。通过老师的指导,在每一个学习小组的统筹下,利用周边的资源比如学校的图书馆、互联网资源以及专业杂志,对手机机壳的浇注系统进行讨论、分析以及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授课老师要充分的发挥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团队之间的讨论,从而让每一个小组设计一个合理的初始化的浇筑方案。
其三,分组讨论。因为在初始化的方案出笼之后,这个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优的,比如对原料的节约、良品率的提升,工艺的改良等都不是非常完美,因此,可以组织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和解释本小组的浇筑系统的设计以及优缺点。同时,鼓励全体同学对个小组的设计结果和设计思维进行碰撞,取长补短,从而完成对本小组设计的优化。
1.3建立基于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方法大部分是统一采用考试的方法来实现,但是这种方法显然不合适“1 3”教学体系的评价,因为这种方法对于理论教学的成果具有很好的检验作用,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需要结合现代企业对专业模具设计人才的需求,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基本目标,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需要建立新的考核模式。
在“1 3”的教学体系中,考核方式摒弃了考试定水平的模式,采用了平时成绩、模具设计说明书以及模具实例三大模块进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讨论问题的表现和平时的学习态度决定的;模具设计说明书则通过两个部分进行考核:一是,完成的模具设计是否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产品分析、设计理念以及对特殊部位处理技巧的掌握和总体方案的水平;二是,模具设计过程是否充分发挥出团队的协作意识,以及在信息化环境里对模具设计岗位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创新精神。即首先认真搞好二维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虚拟的模具设计平台来完成模具的三维实体的设计,要重点考察学科交叉知识的基本运用能力,以及要充分了解模具结构设计的优化,从而真正让学生拥有这种创新精神。
经过数年来有关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极大地提升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成果和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对知识养分的攫取能力、沟通和表达的能力,及团队的协作精神,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也给现代企业输送了大量合格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的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