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是不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故事)

《英雄》是张艺谋执导的武侠电影,由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于2002年12月14日上映。

正面观点

英雄人物是不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故事)(1)

《时代周刊》封面之英雄

影片主要角色均着纯色且色彩亮丽的服装,配纯色装饰,极富个性,充满了寓意。不同的颜色似乎也暗示了四位主角的不同命运,也成为本片在艺术上的一大成就[1] 。

《英雄》是导演张艺谋面对电影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实现自身艺术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明星云集,场面宏大,画面精美,武打设计挥洒写意,将中国传统意境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大陆电影新一轮的票房神话和电影产业化模式。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同时,《英雄》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宏大叙事策略,也在知识分子、普罗大众、官方意识形态和电影专业人事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2] 。其风格、色彩、意境的东方风格,美轮美奂的视听奇观,华语大明星的组合,杜可风、程小东、和田惠美、谭盾等跨国跨地区制作团队的建构,为后来中国的商业大片提供了可以复制的模式。

英雄人物是不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故事)(2)

宣传活动

《英雄》带来的电影产业化运作的模式也是颇有启示的。从前期的策划筹备、类型片明星制,到拍摄制作,最后宣传发行,《英雄》呈现给人们的,是一整套迥异于国产电影以往操作路数,却又完全符合商业规律的市场化电影运作范式。《英雄》上映2个月,国内票房就达到2.5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英雄》获得了国产电影空前的商业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英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的一块里程碑,它在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发展上,有着丰富的启示意 义[2] 。

《英雄》在西方受到广泛好评,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外国上映的《英雄》为汉语发音,外文字幕,而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对于西方人来说比较复杂,但对于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亚圈来说又过于简单),许多西方观众只为电影的图像美感叹为观止,却难以理解电影要表达的内容和精神实质[3] 。美国影评家罗杰·埃伯特认为,《英雄》在结构上模仿了黑泽明的《罗生门》,但张艺谋第一次使武侠电影具有了诗意。美国《纽约时报》以两个版的篇幅报道了《英雄》在美国上映的盛况,评论称:“《英雄》这部中国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制片人张伟平评论到:“《英雄》这部电影在北美延迟了2年才上映,却依然受到北美的欢迎,登顶首周票房冠军,真为我们国产片长志气。[1] ”

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及《十面埋伏》并列第1名,这也是华语电影首次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第一名,杂志对张艺谋两部武侠巨制赞誉有佳,认为影片无论色彩的运用、动作设计及摄影画面都是上乘的创新。[4]

总之,《英雄》是内地大片的开山之作,也为内地贺岁影片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型:武侠大片,这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历史上应当被浓浓地写上一笔[1] 。

反面观点

英雄人物是不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故事)(3)

宣传剧照

影片剧情太过于单薄,不足以支撑起90分钟的长片电影,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对于西方人来说 比较复杂,但对于东方人来说,却又过于简单[1] 。情节缺少那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感觉到人物性格的前后发展变化比较突兀,斧凿痕迹比较深,失去了真实性。给人的感觉是演的不是人,而是神。主角给人不够丰满的感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由于在影片中相对的黯然失色,没有达到“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那种催人泪下的悲剧色彩。

影片的场景虽然壮阔、美丽,但是艺术的真实却不允许夸张过度,秦国的文武百官、士兵总是像蝗虫似的出现在画面上,十足是一群无能之辈,其实正面人物往往需要反面人物的陪衬,而且要恰到好处进行对比,否则总是给人做戏的感觉。那样的场景虽然比较大一些,但是对塑造人物,烘托情节的发展却未见得是合理的[5] 。

参考资料

1. 《英雄》:内地大片的开山之作 [引用日期2014-06-15]

2. 《英雄》 [引用日期2014-06-15]

3. 为什么《英雄》在美国受到好评 [引用日期2014-06-15]

4. 美国《时代》杂志评2004年十大最佳电影《英雄》第一 [引用日期2012-12-27]

5. 评论:完美的《英雄》中缺了点什么? [引用日期2014-06-15]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都蜜豆、cai磨叽、煤恶人、万鼎星辰东、爱吃猪肉脯QvQ参与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