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上,

2023高考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上,(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引号的用法

【典例引领】

(2019·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故选B。

【方法技巧】

引号的用法。

(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

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通关训练】

1.(2022·江西·临川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表现了中国人“感时应物”的节气律动感。前两句是自然气候,后两句是农业活动,从这种对应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联系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天人感应装置”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几年来,一般来讲,殴打的事情已经渐渐地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

B.学生会组织领导体制是学生会组织能够顺畅运行的“导航系统”。

C.“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D.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刘魏在《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天人感应装置”引号表特殊含义。

A.表示反语;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直接引用。

故选B。

2.(2022·江苏省如皋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代发展如大江大河奔涌向前,将无数家庭、个人的命运卷入浪潮中。面对来自时代的冲击,《人世间》中的每个人物都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交出了千差万别人生答卷,由此诞生出了人世间的悲歌与欢笑。这使观众陷入思考——人的一生,究竟要怎么“活”。

与文中画线句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放眼全球,从世界各国的抗疫成效来看,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才能掌握抗疫主动。

B.一家名为“宜汀园艺”的花店正式入驻花市,这里不仅销售鲜花,还设置培训课程。

C.游客可以在服务区休憩时,逛- -逛便利店,带走自己心仪的“冰墩墩”“雪容融”。

D.数千只反嘴鹬擦水飞行,经过长途跋涉,这群“贵客”从南方北归,回到胶州湾。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画线句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

A.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C.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D.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

故选D。

3.(2022·河北·衡水市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C.我游黄山只有三天,真用得上“窥豹一斑”那个成语。

D.有人民网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最受关注节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于北京举行,“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榜上有名。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引号是表强调的内容。

A.是反语,表示讽刺和否定;

B.是特定称谓;

C.是引用内容;

D.表强调的内容。

故选D。

破折号用法

【典例引领】

(2020·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

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 种劳作。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破折号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掌握破折号常见的几种作用,如表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转折或转换,表声音的中断或停顿,表语意的跃进等,结合语境仔细辨析。

文本“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后面写“去吃门钉肉饼”,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

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与“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在语意上构成转折。

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通过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方式,对“一个人”进行补充说明。

故选B。

【方法技巧】

破折号用法

(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示例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示例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2)标示插入语

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3)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示例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示例2:画家开始娓娓道来──

数年前的一个寒冬,……

(4)标示话题的转换。

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5)标示声音的延长。

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6)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示例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示例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7)标示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8)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9)用于副标题之前。

示例:飞向太平洋

──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10)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示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示例2: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汉书》

示例3: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我看大可不必。(方胜,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用彩绸等制作,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成。──编者注)

【通关训练】

1. (2022·四川成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面对沙尘暴的威胁,各国都在想方设法进行治理。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地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多项重点工程,沙化治理成效显著,已经大大降低了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第二段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一一长不了。

B.我想借此唤起人们热爱生活的希望一一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无论如何,“雷锋精神”都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一一中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说明。

A.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

B.引出补充说明的话;

C.属于转移话题;

D.对“家乡”的解释说明。

故选D。

2. (2022·江西南昌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诗》章节,展示了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他们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B.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C.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是为了亲眼看看,有人是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

D.倘使我能够相信“在天之灵”,自然可以得到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展示了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破折号表话题转换。

B.破折号表声音的延长。

C.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D.破折号表语意的转折。

故选C。

3.(2022·贵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名后的李渔又给自己取了许多名号:“笠鸿”“笠翁”“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所有这些都标榜着一个意思——自诩小人物,仿佛刻意与他特别显赫、特别精彩、特别响亮的人生形成对照。后人给他冠上的头衔让人眼花缭乱: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出版家、书籍经营家、社会活动家、园林艺术家、发明家、美学家、美食家、时尚文化倡导者、文化产业先行者……而我以为他最有资格享有的头衔应该是生活家——独一无二的生活家。在艺术的海洋中,他成了一尾快活的鱼。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应该是生活家——独一无二的生活家”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你真走得开,(暗指地)你放得下这好的地方么?你放得下周家——

B.我们舔盐,眼睛看着远方,但谁也不敢嚼盐。嚼——盐?那可太厉害了。

C.“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D.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应该是生活家——独一无二的生活家”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B.破折号表示说话中断或间歇。

C.破折号表示突然转变话题或突出语意转折。

D.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D。

冒号

【典例引领】

(2022·江西赣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1年6月30日晚,1000架无人机在广州完成了一场精美绝伦的灯光秀:首先是无人机组成的广州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随后,天空中出现紫荆花旗和莲花旗,象征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然后是北京鸟巢与“五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和“七一勋章”图案;最后是再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路的数字“100”图案,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祝福。

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鲁达)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路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B.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仍然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

C.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冒号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

A.冒号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

B.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C.冒号用在“说”后面,引出说出的具体内容。

D.冒号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综上,A项和文中的冒号都是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

故选A。

【方法技巧】

冒号用法

(1)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示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2:她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

示例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示例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2)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3)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1:(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间:8月15日一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示例2:(做阅读理解题有两个办法。)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人为主的干扰。

(4)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1:广平先生:……

示例2:同志们、朋友们:……

(5)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通关训练】

1.(2022·贵州贵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信宫灯重15.85千克,总高48厘米,主体部分宫女高44.5厘米。宫灯采取的是分铸组装的方式,整件灯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和灯座、灯盘、灯罩六部分组成,六个部分均可以拆卸,这样清扫灯内积攒的烟灰就变得十分便捷。其整体设计独具匠心:宫女左手托着的灯盘中心,有一个烛钎,灯盘上附有短柄可以来回转动;宫女右臂垂下的袖管,自然地形成灯罩;灯体外围有两圈弧形的挡板,可随意开合,方便调节灯的亮度和照射方向。

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历史上贵阳城包括内城和外城两大部分,共九个城门:老东门、大南门、次南门、大西门、北门、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和新东门。

B.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的人,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

C.此情此景之中,诗人伫立江畔,仰望明月,不禁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文中冒号与A项均是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B.用在“快语”之后,表示说明;

C.用于提示性词语“遐思冥想”后,提示下文;

D.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故选A。

2.(2022·四川省泸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速发展的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化的LED显示屏营造情境结合的场景,互动投影技术打造覆盖观众全视角的绚丽影像,人机交互技术增强互动体验。如今,各类绚烂的光影秀、星空秀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热门选择,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这些沉浸式体验项目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园、商场和文化展馆。长远来看,沉浸式体验项目仍有升级换代的空间,尤其要在加强故事情节设计、优化消费体验上下功夫,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旅游服务。

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有力支持”后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中国扩大开放按下“加速键”: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编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容自由贸易……

D.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中的冒号为解释说明。

A表示提示下文;

B表示总结上文;

C表示解释说明;

D用于称谓语之后。

故选C。

3.(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自己也很普通,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对人生有一些想法,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冒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朋友们:人都到齐了,我们出发了。”

B.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C.淘气的孩子们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

D.他弯下腰,直着眼睛看着那两个人,压低嗓音说:“你们来干什么?”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冒号的作用是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A.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B.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C.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D.用在“说”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故选C。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